我们今天《2004中国经验》关注经济强省广东,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数字, 2003年广东GDP达13450亿元,这个数字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财政总收入达3280亿元,上缴中央税收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国家每6块多的税收中,就有1块钱来自广东。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理解,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但是低矮的民房、破旧的街道,说起来,您可能不敢相信,这样的画面与我们印象里的广东似乎有些不一样。在经济强省广东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么贫穷的地方呢?我们的记者找到了这个地方——广东河源。
梁伟发,广东省河源市市委书记,谈起位于珠三角东北部山区的河源,梁书记告诉记者,他曾经愁的连觉都睡不安稳。
广东省河源市市委书记梁伟发 :固定资产的投入,税收等八项指标,其中五项都是全省倒数第一。首先不知道河源这个地方,知道了他说很远,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同梁伟发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河源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赖泽华,他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就在几年前,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河源一度成为被珠三角遗忘的角落。
发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官员们,还有河源的老百姓,30岁的黄平卓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由于家住山区,耕地很少,过去仅靠务农根本无法维系全家人的生活。
面临被遗忘危险的不仅仅是河源,从1995—2003年,珠江三角洲GDP平均增速为13.8%,而东西两翼、山区则仅为9.9%和10%,2003年,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仅为珠三角的1/5和1/6,处于远远落后的状况。
黄华华,2002年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2003年1月当选为广东省省长。2004年提出区域经济应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合作。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广东还是2/3的地方等于和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广东发展不平衡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记者: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及山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会给广东全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从经济发展上像这些比较后进的地方,他会拖整个广东省的后退, 不协调,不平衡看来还是比较大的问题。
从黄华华省长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广东省的一个心头之痛。怎么才能让河源这样的穷地方,也能一道富起来呢?说起来河源的脱贫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赖泽华,河源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他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2002年,河源开始建立开发区,招商引资,然而巢是筑好了,凤凰却并没有来。
赖泽华广东省河源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没有企业愿意来。
曾仕昭香港龙记集团董事助理:他们担心交通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解决地理位置偏僻的先天不足,河源打出的第一张牌是“改善交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河源倾全市财力进行高速公路网的修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连接起来。
梁伟发广东省河源市市委书记:我们修了三条高速、两条国道,两条铁路。
然而,就在山区的交通逐步改善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摆了出来,前来河源考察的企业开始担心这里的能源是否有充足的保障。为了消除企业的担心,河源投资了上亿元对全市的能源供应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在开发区内设立专线,以确保外来投资企业能源的供应。
就在交通、能源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之后,投资成本成了挡在投资商和河源之间的另一道瓶颈。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从珠三角来到河源,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经过反复的考虑,河源市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幅降低能源和土地成本,来吸引投资商。低成本意味着高赢利,在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吸引之下,短短两年的时间里,80多家企业来到了河源投资建厂,3个百万平米以上的工业园区也已经正式启动,众多来自珠三角腹地的企业也给河源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我们看到,河源锲而不舍,筑巢引凤,终于引来了金凤凰。用当地人的话说,现在河源这节慢车车厢,终于挂到了珠三角的高速火车头上。实际上,在广东,和河源一样,发展滞后的城市还有不少,像清远、云浮、肇庆,它们都位于珠三角的边缘地带。地理位置是偏了一点,那如何避免这些地方在经济上也被甩到一边呢?广东区域经济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拿些数字做个对比,广东最富裕的东莞市,去年生产总值接近950亿元,是广东最贫困城市的6.9倍;东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去年是8481元,相当于河源两个半农民的年收入。怎么才能让广东的贫困地区,也跟上珠三角的脚步呢?我们再来听一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说法。
记者:传统的粤港澳的合作是以制造业为主,现在看到服务业及从香港澳门进入广东越来越多,这样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黄华华省长:这种变化说明我们合作的档次更提高了,相对来讲
地产产业,特别是深服务业方面,广东相对薄弱,香港比较强,香港很多中介公司帮我们企业包装,使我们上市。去年粤港澳之间签订了CPEA协议,就是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记者:现在这个时间过去一年多了,广东在这个更为紧密的贸易关系中间,所起到的作用有没有新的变化。
黄华华省长:去年我们确定了12个方面的重点合作内容,今年确定了新的14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到目前为止,港澳在广东的投资
已经有8万多家企业,累积投资达到了980亿美元,应该说占到我们利用外资的67.2%,所以我们整个经贸合作这个成果非常丰硕。
记者:在您看来大珠三角的框架下,广东澳门和香港应该分别有什么样的定位呢?
黄华华省长:广东建成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香港就是建成服务中心,澳门要建立成为既有吸引力的旅游博采中心。
广东今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这个经济强省,打造了一个更坚实的基础。而广东打出的第二张经济牌,是建立粤、港、澳合作新机制,也就是形成大珠三角经济格局。这张牌份量有多重?再来看看这样一组数字,截止去年年底,广东省累计利用外资1765亿元,其中来自香港和澳门的资金超过了1200亿元,占到了7成以上,引进港澳企业近8万家。东莞是港澳企业最集中的地方,2004年东莞却在与港澳合作中,遇到了新难题。
人李世东莞市虎门镇新闻发言贤:市场信息仅仅是靠一个店来返亏已经远远不足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现了我们商品,商场以销售的形式不对称。
李世贤所说的“信息闭塞”矛头直指在东莞实施了20多年的“前店后厂”模式,他告诉记者,在过去的粤港合作中,往往是东莞生产,香港销售,大部分的加工企业无法了解市场信息,也就很难做大做强。
东莞市虎门镇新闻发言人李世贤:按照现代的营销理念已经跟这个前面店子,后厂有点格格不入了。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东莞开始引导企业更多的了解市场,建立新的粤港合作模式,东越服装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市场部经理严惠君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聘请的是香港的设计师,生产的则是自己的品牌,这些产品将会以连锁店的形式在香港甚至境外销售。
东越服装公司市场部经理严惠君:一件衣服跟香港对比可能有翻倍的利润,那个提升国外可能要2.5倍或者3倍左右.
就在广东的加工企业纷纷建立自主品牌的同时,服务行业的欠缺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另一道瓶颈,广达塑胶制品公司经理杨以华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婴儿制品大多销往美国、加拿大,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而东莞却没有这样的权威检测机构,每项产品的检测必须送往香港,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广达塑胶制品公司行政经理杨以华:要送到香港去起码多浪费几天,交货期就会延期。
杨以华的烦恼在今年12月份烟消云散,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一家权威的质检机构--香港标准检定中心进入了东莞,港澳服务机构在广东的迅速扩展带给加工企业的是更高的效率。
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总经理容启文:可以快一半的时间。
记者:我们在采访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像东西两翼和山区的这些老百姓都很希望能够得到珠三角的帮助,他们这种愿望能够实现吗?
黄华华省长:山区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它的资源优势,有的水利很丰富,你发展小水电,有的种烟叶,烟草,可以发展烟草加工。还应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把外边的外资,三资企业引进来,把外边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引进来,这样的话帮助山区发展。
记者:珠三角和这些落后地区之间是靠什么样的纽带,把经济建设连接起来的?
黄华华省长:把珠三角和山区,东西两翼的市搞到一起来进行经济洽谈,这个洽谈会两年举办一次,去年我们在河源签订了490个合约。最近我们准备又到韶关去召开山洽会,估计这次效果也会不错,但是我知道东西两翼和山区存在一些很明显的弊端,比如说交通能源和劳动力,而这些问题是发展经济所必备的条件,像这样的一些明显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它,省里面准备五年内拿出375个亿来支持,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支持山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你像高速公路
还有通到县里面的等级公路,还要县通到镇镇通到管理企业,通到村。
采访中,黄华华省长还告诉我们,今年10月下旬,他曾经和董建华、何厚铧一起到英国和葡萄牙举行经贸交流会,联合推介大珠三角,扩大粤港澳和“大珠三角”的国际影响,并且签定了一大批投资和贸易项目,而实际上广东的胃口还不止这些,他们今年还全力打造了区域经济的第三张牌。
广东为了协调各地经济的发展,打出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两张牌,小珠三角就是以广州、东莞、佛山、深圳、珠海等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大珠三角,加上了港澳两列经济快车,让广东经济如虎添翼。而广东在今年打出的王牌是“泛珠三角”合作,也就是广东、福建、江西、四川等9省区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资源共享,经济合作。这被形象的称为9+2模式。那么,这个9+2是如何推进的呢?
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我宣布首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
这是7月14日,首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时的情景,在四天多的时间里,广东、贵州、海南、广西、江西等九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间签署了847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2926亿元。
这是泛珠三角合作的另一个重点项目—跨境工业园启动时的画面,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共同为工业园奠基,在这张示意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工业园划分为珠海和澳门两个园区,两地的企业可以在同一个工业园中共同发展,更为紧密的合作。
这是记者在广东河源拍摄到的画面,由广东通往江西的粤赣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而江西境内的路段也刚刚建成,这些高速公路将成为泛珠三角框架内九省经济往来的桥梁。
粤赣高速公路江西路桥段总工程师胡先运:尽早的通车可以缩小我们江西和广东沿海地区这样一个差距。
这组镜头中间我们不难看出,泛珠三角框架下,各省都卯足了劲,希望搭上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快车。那么,这些省份的加入,又会给广东带来什么机会呢?我们再来听一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说法。
记者:“如何借力发展” 泛珠三角的合作,是我们在采访中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你怎么会想到要推行这样的一个模式?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现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个方向,始终我们都要走这个方向,这样的区域合作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很有好处。
记者:广东和港澳之间的合作由来以久,但是它怎么和其他的八个省之间进行无障碍的合作?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9+2里面优势互补性很强,你像广东、福建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它的发展比较快,基本上是制造业比较发达,但是像一些中部和西部资源很丰富,往往差异比较大,合作更能搞成。
记者:能够达到真正的开放吗?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那这次合作的话大家有共识,就要想办法打破这么一个地区封锁,就要促进整个的公开,整个流通。比如说现在大家正在研究的话,我这个9+2之间怎么样为农产品开绿色通道,所有公路,高速公路对农产品的话,都给予免费通行。
记者:在今年的6月份,九省和粤澳领导人签订了一个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那么这个协议怎么能转化成实际的经济效益?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关键是合作的机制,很多合作项目要靠政府推动,部门之间还可以签定合同,靠部门的衔接落实制度。所以这次9+2论坛上签署了874个项目,总共签下项目数达到了2926亿元人民币,这还是个很大的数,这里面都是比较实的,凡是重复的不登记,凡是9+2之外的不登记,这样的话整个的2926个亿都是比较实的签约项目。
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广东人的胃口是越来越大,腰包也越来越鼓。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虽然诞生在夏天,但它对广东来说,也更像是一个春天里的故事,它会给广东经济带来新的生机。明天的《中国经验》我们来关注西部大省四川。
记者:周人杰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12:35(次日)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