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宜君,群山环抱,林壑优美,郁郁葱葱,有千里林海之称,是秦岭以北最大的一块绿洲。这里春日满山桃杏,夏日绿阴凉风,秋日田园果香,冬日银装素裹,是文人骚客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太安森林公园,曾为唐太宗的狩猎牧马场,此地水色山光,曲径通幽,清泉潺潺,松海涛涛,风景如画。在西部大开发中,县委、县政府围绕兴县富民,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这一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已见成效,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发展为县域特色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十五”以来,宜君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4年来累计完成造林5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2万亩,飞播造林16.9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建成油松、刺槐采种基地4.5万亩,其中三角岭省级天保工程示范点建设,受到国家、省、市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经调查,全县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同时结合退耕还林新建核桃园9.7万亩,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其中优良品种核桃面积1万余亩,核桃年产量稳定在3000吨左右,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以核桃、种苗、花卉及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4%,重点水土流失区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林业建设成效显著,今年二月份该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县级先进单位。
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主,大力推动林业五大转变
自2001年以来,宜君县依托天保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林业建设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大户造林、企业公司、社会团体和干部参与林业建设,大力推动林业五大转变,即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四年累计天保造林4.4万亩,“三北”四期造林3.3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木材采伐调减为零,涌现出了1000亩以上造林大户8户,如尧生乡刘益民、赵田宁、田晓军等承包造林2000亩以上的大户5户,如马坊村马辉红,西村乡文兴村田东怀均自购核桃嫁接苗木,栽植核桃园百亩以上。先后吸引香港富海公司、西安惠民公司、西安保安公司来宜承包荒山2.5万余亩,进行开发治理。部门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得到蓬勃发展,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潮,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推动该县林业发展的生力军,全社会办林业的步伐逐步加快。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
四年来,宜君县立足森林、土地等资源优势,大打绿色品牌,围绕绿色产业、绿色通道、绿色经济作文章,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紧抓国家实施六大工程的机遇,积极争取天保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业治沙贴息贷款等林业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拓宽资金渠道。四年累计争取各类林业资金6712万元,为加快宜君县渭北绿色经济强县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建立了林业项目储备库,每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进行项目论证、筛选、储备、上报,做到上报一批,补充一批,淘汰一批,实行滚动管理,不断更新项目,为项目及时顺利争取做好前期准备,保证了林业项目争取的成功率。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1998年以来,宜君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塬区苹果、山区核桃的布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退耕还林工程为支撑,为核桃基地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四年来,采取政府引导,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典型带动的工作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一批科技大户的带动下,群众参与核桃建园的热情高涨,建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2004年,群众自购嫁接苗建园的大幅增加,为核桃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今年新建园2.196万亩,建成了两个500亩县级示范园,14个百亩以上乡级示范园,74个50亩以上村级示范园,补栽补植2万亩,低产林改造1万亩,核桃育苗300亩,全县核桃园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其中新品种核桃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稳定在2000-3500吨。今年10月份,宜君县核桃已被权威机构确定为绿色有机食品,这意味着该县核桃产业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实施优果工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搭建了平台,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注重国有林场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四年来,宜君县一直把国有林场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全力抓好天保工程建设,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大力实施封山禁牧、封山育林,实现森林资源快速增长,奠定发展基石。二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活化机制。各国有林场从深化内部改革入手,合理设置股室,推行聘任制,按岗定员,因材施用,实行工效挂钩,积极推行“承包经营、目标管理、岗位考核”的三位一体管理办法,责任到人,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职工爱岗敬业和“场兴我荣,场衰我辱”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后续产业建设。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争取资金,按照“巩固提高已建项目,认真实施在建项目,全力争取上报项目”的工作要求,加快国有林场的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在林木种苗、经济林、森林旅游,非林非木、食用菌、药材等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林木种苗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迈进。多种经营收入已占到林场收入的70%以上,林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场容场貌焕然一新,交通、通讯、防火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职工收入大幅提高,林场在全县林业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日益突显。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宜君县始终把质为先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常抓不懈。各项工程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责任追究制、资金审计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责任,确保质量。同时,在造林绿化中,该县非常注重造林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大力开展林业适用技术培训,并为每乡派驻技术干部,积极推广大坑深栽、针叶树容器苗造林、截干造林、生根粉、保水济浸根、浇水、覆膜等抗旱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如2001年天保工程三角岭省级示范点造林成活率达到98%,一举攻克了阳坡针叶树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广泛开展技术培训,近两年先后举办核桃科学栽培、嫁接改良、抚育管理、嫁接苗培育、果实采收及防冻等专门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数2000人次,广大栽植户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产,林业先进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得到普及,工程质量大大提高,科技兴林步伐逐步加快。
(栗波 贺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