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2月14日电(记者崔砺金、王长山)78岁的贺廷忠老人活了大半辈子,没料到过去雨天道路泥泞、晴天灰尘四起的村子今年铺上了水泥路,而自己有个头痛脑热的也能便利地去村卫生室就医。“现在啊,大家天天乐呵呵的,村里人的精神面貌都变了。”贺廷忠老人开心地说。
记者近日在云南省临沧市的农村采访时发现,这个市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针对贫困山区农民的衣食住行、教育、文化、卫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强烈需求,梳理出13项“三村”建设指标,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以文明村为发展动力,以小康村为发展目标,从去年4月开始,全市选择100个试点村,将政府有限的投入和社会资金、农村劳力投入相结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调动了农民参与特色产业致富的热情。
“13项三村建设指标个个具体、实在”
位于滇西南的临沧市,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云南省后位。一直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变自身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满眼是郁郁葱葱的青山,记者来到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宁安村。走入村里,平平的水泥路在各农户门前通过,路面整洁,路旁的沼气池不断映入眼帘,一些农户的屋顶上可以看到太阳能热水器,房前屋后栽种着果树,有的柿子树上还挂有橙红的柿子。正是中午,走进村民孔广祥的院子,碰到他的媳妇正用沼气灶煮饭。
正在菜园里的孔广祥放下手中的农活对记者说:“我家今年5月份花了2000多元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现在方便多了,全家人随时可以用热水洗脸、洗澡、洗衣、洗菜。”在一旁的村支书唐玉强补充说,全村832户农户中,现在已有200多户安了太阳能。
在坝胡村,记者钻进养牛大户李根云的牛棚。这里饲养了100多头印度么拉冻改水牛。李根云出去跑销售了,他的妻子丁美廷边给牛添草料边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们才开始搞养牛,最初养了50头,村里帮助从信用社贷款100万元,改良品种、人工授精全靠村里的兽医站帮忙。
丁美廷告诉记者,当地半岁的水牛犊每头仅卖600元左右,而她家改良后的水牛犊,长大后可耕田,能作肉牛,还能产出质量很好的牛奶,这样的牛犊市场上每头能卖1600元左右。
类似的养牛大户、养猪大户在这两个村子较为普遍。宁安村村支书唐玉强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832户中有750多农户养仔猪,去年出栏仔猪4.3万头,收入210多万元,今年出栏仔猪增加了2000头,仅卖仔猪收入就达241.7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比去年增长12.3%。
踏访这两个村的村委会,记者发现,13项“三村”建设指标全部登记上墙,并且有明确的完成时间表。这些指标包括: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地;人均一亩特色经济林木;每户一院安居房;每户用上以沼气为主的洁净能源;每户一个科技明白人;每户一个能致富的好项目;村有一个可以“普九”的教育网;有一个合格卫生室;有一个以植保、畜禽疫病防治为主的科普协会;有进村入社的硬板路;有一个党员电教室和群众文化室;有一套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的好制度;有一个团结干事的好班子。
“除‘每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目前还没有做到外,其他指标今年大多完成了。”坝胡村支书唐国民告诉记者:这些指标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空喊口号、摆花架子,所以老百姓很拥护,村干部也很有干劲。
“过去吃饭用的碗是附近窑里出的土碗,现在是瓷碗,就连昆明的春城牌钢精锅也用上了。”贺廷忠老人说起生活变化来就滔滔不绝,“过去茅草房很多,现在瓦房也不算好了,要盖平顶大房子。”
支部、协会、下派干部“劲往一处使”
宁安村村委会墙上的一行标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身为民、体恤民、诚助民”。已连续当了4届村支书的唐玉强说,村干部本身就是农民,要时时想到农民的疾苦。他们通过农函大学习、外出考察等机会,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又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安居房,用上节能沼气池,房前屋后种上果树,搞“庭院经济”。
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贺廷科兼任村畜禽养殖协会会长,他本人就养了近400头仔猪,除去成本,仅此一项年利润就有2万元左右。“过去引进的洋三元仔猪品种,乡亲们开始不愿意接受。市场俏销后,又通过协会培训,传授一些配饲料的技术,大家才逐渐都养新品种仔猪了。”现在,在宁安村每隔5天一次的“街天”中,都有大批本村喂养的仔猪出售,邻近的双江县等外地贩运户一车一车到村里来收购仔猪,“宁安仔猪”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协会最大的好处就是帮助我们搞防疫,每年防疫几次。过去不懂技术,猪瘟流行,最多的时候死猪遍河都是,现在没有了。”村民胡兴荣告诉记者,乡里10多部《现代化养猪》科教片各村轮流抢着放映。
在宁安村,记者还遇到从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位置上下派村里当副支书的朵盛文。乍一看,小朵的穿着打扮已和当地农民无甚区别,只是胸前红色的“共产党员”徽章煞是醒目。据村里介绍,小朵已帮助村里引来60万元水利资金,帮助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和田间灌溉难题。
“市里专门制订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列入‘三村试点的村,由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按每村20万元标准予以补助。各县财政按每村10万元予以补助。全市统一考核时,群众满意率70%以下为不合格。对不合格村,第二年上级给的优惠就会逐步减少。”临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军告诉记者,至于下派干部,如果农民评价不高,返城后的提拔就“没有机会”。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302名干部像小朵一样下派进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困难。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撒胡椒面
“贫困是一种综合症,综合治贫方可营造新的富民平台。”临沧市委书记李国伟说,近年来中央和各省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但由于现行体制、机制的制约,资金使用四面出击、八方应对,项目配置上单项突进,缺少其他项目支持,效果不明显。“只有在政策配套扶持、项目系统实施、部门优势互补方面挖掘潜力,‘三农问题的资金才能用在刀刃上。”
正是有了其他资金包括农村劳力的配套跟进,政府有限的财力才发挥了“放大”效应。宁安村66岁的村支部委员胡发贵感叹,贯穿村里的5公里长的水泥路花了108万元,要是没有上级各部门24万元投入,群众自觉投工投料的84万元,这条路再等几十年也修不起来。
农户新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需要1700元,政府给予每户500元的政策补助,余下的钱靠农民自筹,或者市里有关部门捐赠,村党员帮助劳作。坝胡村支书唐国民告诉记者,依靠这种办法全村已建成沼气池721口,74%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上山砍柴,现在都忙着外出打工了。”
不撒胡椒面是临沧市开展“三村”建设的初衷之一。市长刘明对记者坦言:“我们开展‘三村’建设,是每年在全市选100个村子集中各类力量实施脱贫工程,改变了以往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遍撒胡椒面的做法,要求各部门把资金等资源用在这100个村上集中脱贫攻关。”数据显示,首批启动的100个“三村”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3.4亿元,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年递增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