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物:申淑 年龄:49岁
职业:个体经营者
推荐理由:从1999年开始,申淑陆续收养了56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她最大的心愿是办个孤儿院,帮助更多的孩子。
感动细节: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自己能照顾自己,我就满足了。那些残疾的孩子,我会一直照顾他们。将来他们结婚时,我要给每个人都举办婚礼,我会一直帮助他们、照顾他们。
早晨6时,延吉市园纺社区,申淑的18个孩子都已经早早起床,几个孩子在收拾自己的书包准备上学。申淑是延吉市农村的朝鲜族妇女,初中文化。她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从1999年开始,她陆续收养了56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9岁),直到现在还有18个孩子住在她家里,每个孩子都亲切地叫她“妈妈”。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办个孤儿院,帮助更多无家可归的孩子。
爱心缘起
1999年帮同学照顾智障的孩子
厨房里,申淑刚刚做好早饭,一大锅大米粥和一盆馒头,桌子上是她自己做的朝鲜族特色的咸菜,几个孩子围着桌子吃得正香。
“其实我刚开始时没想到会收养这么多孩子。”申淑说,1997年,全家从汪清县来到延吉市做生意,丈夫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大女儿已经结婚,小女儿金莲子今年20岁,平时帮助妈妈照顾这些孤儿。
1999年,申淑的一个同学因为生病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智力障碍),好心的申淑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来,帮助同学照顾。5个月后的一天,申淑在汪清的老乡将一个10岁的孩子——金松胜送到她家,请她帮忙照顾,这个孩子没有了父母,只有一个哥哥还在上学,申淑留下了他。接着就有第三个、第四个孩子。
爱心累积
5年来,56个孩子在她家生活过
从1999年到现在,申淑已经先后收留了56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时间最长的在她家里住了5年,最短的也有两个月。
现在申淑的家里住着6个女孩、12个男孩,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4岁。这18个孩子中已有9个分别在三个学校上了小学;最大的1个孩子在免费学美容,另外两个稍大一点的在学电脑;还有两个也进了幼儿园的学前班。
“妈妈再见!”早晨7时,9个读小学的孩子吃完了早饭,背起书包,一一和申淑说再见后出门上学。申淑开始收拾饭桌,“一顿饭没有4公斤大米不够吃,不过吃饭我不担心,我最担心的是他们不能上学。”前段时间申淑刚刚和社区协商好让孩子们上学。“那段时间我每天早晨6时就出去找人、找社区、找学校,终于他们同意让孩子免费上学,我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他们虽然都是孤儿,但我要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读书,成为有用的人。”
为了孩子们上学,家里已是捉襟见肘。白天,申淑和丈夫出去帮人做推销;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做一些小咸菜,送到市场去卖,另外申淑还做一些十字绣,这样下来每月大约能赚2000元左右,除去每月交房租700元,几乎都用在了孩子们上学上。
申淑说:“只要孩子们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我就是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们上学!”
感动瞬间一
给每个孩子过生日
10时,申淑开始给孩子们做午饭,她从阳台上取了4棵大白菜和一盆土豆,一边洗菜,一边和记者交谈,“我们吃得不好,但没办法,孩子多,肉得隔一段时间才能吃一次。”
为了让孩子们感觉到家的温暖,每逢有新的孩子到来,申淑都要登记孩子的生日、来到的日期、户口所在地等。每逢孩子们的生日,申淑都要给过生日的孩子订一个大的蛋糕,还要带所有的孩子去饭店庆祝,虽然会花不少钱,但看到孩子们纯真幸福的笑脸,申淑会感到很欣慰。
申淑对孩子们的好,孩子们都记在心里。到了申淑生日,懂事的孩子们都会为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做的卡片,金明久在给妈妈申淑的祝福卡片上写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都很高兴,祝妈妈生日快乐!天天快乐!身体健康!!我要好好学习以此来感谢您!”
感动瞬间二
父母为帮忙照顾孩子也在附近租房住
申淑的二女儿金莲子告诉记者,妈妈收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她才15岁,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家里多了一个朋友。可是随着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却越来越少。都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可在她看来“有妈的孩子不一定是宝”,看到妈妈每天忙忙碌碌地为孩子们操劳,看到孩子们在妈妈的照顾下渐渐开朗快乐起来,金莲子渐渐懂得了妈妈的心。
申淑说,亲人的鼓励是她最大的支持。申淑有2个妹妹、1个弟弟,父母已经70多岁,他们对申淑的这种做法都表示支持,时常打电话鼓励申淑要坚持,这几年每当有困难的时候都是在亲人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年迈的父母为了能够帮助申淑照顾孩子们,也在附近租住,有空时总会过来给孩子们做饭洗衣。申淑爱人的父母均已过世,1个哥哥、1个姐姐住在外地,总是打电话鼓励申淑好好干,有机会来延吉办事总要来家里探望。
感动瞬间三
许多人都伸出援助之手
申淑照顾收留无家可归孩子的消息传开后,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每个月都有好心人送来大米、白面等生活用品,还有好心人给孩子们送来衣服,申淑都将这些一一记在了本子上,她时常将这些讲给孩子们听,要他们长大后回报社会。虽然申淑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对教育孩子却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每天晚上,申淑都会检查孩子们的功课,听孩子们讲学校的事情,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申淑都要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大家一起来决定。平时,申淑总是告诉孩子们不要忘记过去的事情,长大后要努力成为有用的人,要善待自己的子女,要有责任心。由于收养的孩子中很多有智力障碍,申淑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家务劳动中锻炼孩子们,让他们学习生活的自理能力。
感动瞬间四
“我不需要孩子报答我”
申淑说,许多人出国打工,把孩子都送到我这儿来,但是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在自己家里呆一段时间之后,都被父母、亲戚接回家。很多孩子在回家之前都抱头痛哭,不愿离开自己。很多父母在接孩子的时候对申淑千恩万谢,表示以后一定要回来感谢她。“我不在乎,我不图他们回报我们,我要图那个,我就不留这些孩子们了。”申淑说。
对于孩子们的未来,申淑充满了信心:只要孩子们好好学习,能照顾自己,我就满足了,那些残疾的孩子,我不会抛弃他们。将来孩子们结婚,我要给每个人都举办婚礼,一直帮助他们、照顾他们。
爱心延续
二女儿要接妈妈班
申淑今年已经49岁了,多年的操劳让她身体越来越差,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把在青岛打工的二女儿叫回来,让二女儿接她的班。看着操劳过度的母亲,二女儿同意了母亲的提议。现在,她和母亲一起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才20岁的她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又一个心理依靠。本报记者 杨威 李珉琦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