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左)与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本·伊萨(右二)在一起。(法新社图片) |
本报驻摩洛哥特约记者 史桃李
12月11日,第一届“未来论坛”会议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闭幕,来自中东、北非和八国集团的近30个国家的外长及财长参加了会议。这是首次针对中东北非国家民主进程的一次会议,旨在推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美国进一步推行“大中东计划”
“未来论坛”对话协商机制,其实是美国“大中东计划”的进一步推行。
伊拉克战争打响前,美国总统布什就曾多次表示,中东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推进民主化进程。美国于今年年初提出了一个“大中东民主计划”:美国和欧洲将在大中东地区推动和帮助自由选举,扶持新的独立媒体,培养“有文化的一代”,提高妇女参与社会能力,释放政治犯,仿照欧洲战后模式建立大中东开发银行,把西方名著译成阿拉伯文等。美国计划到2008年,在这一地区培训出10万名女教师,以组成“文化兵团”。但这个计划随即遭到了大多数中东国家的“委婉”拒绝。于是,美国不得不修改这一计划,重新提出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推行政治、社会和经济改革的“泛中东和北非计划”,并于今年夏天的八国首脑会议期间抛出。根据这一行动计划,八国集团将与泛中东和北非地区有关国家成立一个“未来论坛”。
修改后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拿出了经济援助这块“诱饵”,但还是没有得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响应。因为这项计划说到底还是美国人要拿阿拉伯国家开刀。此次“未来论坛”就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抵制,苏丹、索马里、吉布提、伊朗等中东国家拒绝与会,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许多重要国家的外长也没有参加,甚至八国集团也大都只是派代表与会。
在摩洛哥国内,反对“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呼声也很高。在首都拉巴特,社会各界人士还举行了静坐示威。示威者称,美国推行中东“改革”政策,目的是在阿拉伯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版的“援助换改革”不得人心
在“未来论坛”会议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提出“泛中东和北非计划”,是为了帮助有关国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革,并为此提供政治和财政支持。鲍威尔一再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阿拉伯国家为促进政治自由而进行的改革努力,共同把中东和北非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民主与和平的国家共同体”。
作为“未来论坛”对话机制的主要一方,阿拉伯世界各国虽大多赞成改革,认为顺应世界潮流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却认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应该在“共同负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与阿拉伯“特殊的文化、宗教和文明价值相协调”,而且必须是来自于各国人民的“内部意愿”。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本·伊萨表示:“改革必须同这一地区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文明和宗教的特征相吻合。”他呼吁以色列当局为巴勒斯坦大选提供便利,并呼吁国际社会帮助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和多党制的伊拉克。
阿盟秘书长穆萨强调,改革必须“建立在坦诚、透明和相互信任的对话基础上”,只要一方继续把另一方的文化视为“敌对文化”,任何改革与合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由于伊拉克局势持续恶化以及其他因素,美国提出的“泛中东改造计划”,在盟国中也和者甚寡。法国外长巴尼耶就表示,为了能够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西方国家应该“充分倾听”对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话机制,以避免西方与阿拉伯世界“走向决裂”。巴尼耶甚至指出,欧盟早已提出“环地中海计划”,并且早就建立了“欧洲—地中海合作伙伴机制”,美国现在又独自提出“大中东计划”,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会影响欧盟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因此欧盟不愿支持这一计划。
与会的意大利、利比亚、土耳其、日本的代表甚至认为,解决巴以冲突和在伊拉克建立和平“远比在中东地区进行改革更为重要和急迫”。
在论坛开幕前几天,阿拉伯国家的思想界人士齐聚摩洛哥中部城市马拉喀什,召开了“第三届阿拉伯思想大会”。会上,阿拉伯思想基金会主席阿卜杜勒·阿齐兹发表讲话说,在当今充满变革的世界中,阿拉伯民族可以接受“变革文化”,但拒绝“文化变革”。“变革文化”是一种乐于接受和顺应变革的文化,也是阿拉伯民族固有的,而“文化变革”则是外部力量试图强加给阿拉伯民族的,其目的在于改造阿拉伯文化。
美国下决心改造中东
“未来论坛”对话协商机制的启动,表明美国改造中东的决心,标志着美国一手打造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已经完成“北非登陆”的第一步。
有分析家指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一直认定中东是滋生恐怖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对美国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认为,要取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控制恐怖源头。只要中东各国实现了民主化,就会对恐怖主义釜底抽薪,恐怖主义再也没有生存的土壤。美国早就宣称,不惜花费20—30年时间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政要也多次放风,“要让民主之风吹遍中东的每个角落”。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明确表示,“改造中东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时间。”如果说伊拉克是美国用武力建立的“中东民主国家典范”的话,巴勒斯坦未来的大选和在其他国家的“民主推进”,则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另一种“战争”。
此间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以“援助换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未来论坛”,虽兼顾了有关各方的利益,但仍以美国为主导,对阿拉伯世界进行多层面的综合改造,以实现美国“重新整合和长期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确保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大中东计划”引发的各种矛盾并没有消失。
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就拿伊拉克来说,美国原以为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重建应该是比较顺利的,当时美国国内及国际媒体开始关注美国下一个军事打击目标是谁。没想到,伊拉克现在成了美国陷进去却拔不出来的一个“泥潭”。伊境内反美武装层出不穷,对美英联军的武装袭击日益频繁,打乱了美国的战略步骤。布什和鲍威尔都不得不承认,没有估计到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袭击如此强烈和持久。伊拉克安全形势严峻,政治重建和经济重建均因此举步维艰。美国将伊拉克改造成“整合”中东国家的“民主样板”的计划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进展,伊拉克大选也不知道能否顺利举行。
沙特《生活报》认为,美国想通过推行“大中东计划”,“改造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结构及该地区人民的观念,显然是很难做到的”。中东的政治家们也认为,“我们正在提供与我们的吞服能力相适应的民主剂量,但我们不能一夜之间完成。”不少阿拉伯国家认为,美国插手中东事务有着自己明确的战略用意,并不会给这一地区带来繁荣和进步,甚至会最终动摇其统治基础。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直言不讳地表示:“不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任何改革都无从谈起。”
转自搜狐
|
伊拉克儿童企盼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