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海频道(记者王帆、王圣志)2000年和2002年连续两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长期依靠广大干警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垫付办案、办公费用,干警们连国家规定的福利政策也难以享受。近年,在干警们再无力垫付办案经费而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民和县公安局因经费和警力不足运转艰难。
没有手铐 干警遭犯罪嫌疑人偷袭致死
民和县公安局局长倪玉东告诉记者:2002年8月26日,前河派出所民警刘文国在侦查一起私藏枪支案件时,当场从犯罪嫌疑人家中查获一支手枪,由于派出所没有手铐,刘文国就去寻找麻绳准备将其捆绑回派出所。趁此机会,犯罪嫌疑人又拿出私藏的另一杆枪,将刘打死了。倪玉东痛苦地说:“如果有手铐,刘文国就不会死!我们很多派出所根本没有办公经费,有的派出所连手铐都不够用。”
据民和县公安局局长倪玉东介绍,目前,县公安局很多一线办案单位,如刑警大队、治安大队、110、派出所还没有装备一件现代化的刑事技术设备,甚至没有勘察箱、照相机、摄像机和手铐、脚镣等必要的设备,公安部门在执行任务时没有必备的头盔、盾牌、防弹衣,这使民警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县许多派出所、刑警中队没有交通工具,外出办案全靠两条腿,不但效率低,有时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而丧失收集证据、破获案件和抓获嫌疑人的机会。
记者10月26日在巴州派出所采访时看到,由于天气寒冷,民警们冻得直跺脚。而所里却没有生火。所长杨城安介绍说:“我们把烤火费当办公经费花了,没有钱买煤,这里冬天一般气温都在零下20℃以下,每年只有在12月份天气最冷时,我们才舍得买点煤球生火。”
派出所仅有的一辆警车瘫痪在角落里,杨城安说:“这是2000年县局淘汰下来的车,光维修费每年就要4000多元,我们根本买不起汽油。最远的村离派出所20多公里,平时遇到急案,只能叫村民开手扶拖拉机来接我们。”
记者看到,民和县民警的警服大多颜色发白,领子、袖口破损。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由于经费紧张,公安局只为每名民警发放了一套冬、春秋服装。部分民警冬天值勤时没有御寒的警用防寒服,经常穿着警服上岗的民警因没有换穿的衣服,警服已破烂不堪,民警的形象严重受损。
案件高发 办案经费捉襟见肘
民和县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有“青海东大门”之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县37.5万多人口中,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占1/2,加之经济相对落后,因而教派矛盾突出,流窜案、盗抢车案频繁发生,社会治安状况极其复杂。民和县公安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10月到现在,全县发生刑事案件472起,与同期相比多了44起。
倪局长说:“近年来,民和县刑事发案率呈高发趋势,犯罪手段智能化加大了公安机关的办案成本,但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却有减无增。民和县现在的警力与人口比例仅为万分之4.2,与公安部要求的民警数与人口总数比例必须达到万分之10至12相比,悬殊很大,警力和办公经费十分紧缺。现在就连处置突发事件的'110'大队使用的出警车,也是报废的昌河车,有时汽车发动不了或在半路熄火,办案人员只得跑到案发现场。”
民和县副县长李登洲说,今年县财政给公安局的预算经费为35万元,但实际只拨付4万元,缺口很大。民和县是国定贫困县,每年财政收入3000多万元,除了发工资,就只剩下102万元的办公经费,县财政已经是竭尽全力支持公安工作,把上缴的罚没款百分之百返回给县公安局,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在办理重特大案件时,甚至不得不动用明令禁止挪作他用的工资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