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线装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相册,近代中国的众多第一映入眼帘:第一磅近代火药、第一炉钢水、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有关南京路的照片已是汗牛充栋。然而,20世纪初由地皮大王哈同出资60万两白银,为南京路订购400万块油渍熏铁藜木铺就的照片,则令人耳目一新:南京路曾拥有当时最高级的木砖路面……
昨天,位于外滩的市档案馆新馆开放了第17批共计27403张老照片、6344册档案资料,记者有幸“穿越”历史隧道,徜徉“老上海”。
小舢板、乞丐船、小火轮、花轿、独轮车、人力车……这些照片展示了上世纪初“老上海”的城市风情和风貌。一张上海工部局乐队的照片,乐师们演出完毕后神态怡然,仿佛还陶醉在音乐艺术中。而这支成立于1879年的乐队,后来成为上海交响乐团,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翻开原《中华画报》编辑胡伯洲收藏的《照片集》,内有民国政府高级官员与外国政要等参加的重大外交活动照片,也有中美英开罗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等人的照片,还有印度大夫柯棣华赴八路军抗日战区从事救护的照片……时间跨度从1911年至1946年。
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伦敦合影中,记者欣喜地看到了“球王”李惠堂,想起老上海人流传的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可谓弥足珍贵。“马歇尔在华的最后一次敬礼”富有特别意义。这位美国将军二战后出任总统特使,赴华“调处”国共冲突,未能成功,他临走时留下了这样的影像。
此次开放的照片和图片档案,分为上海解放前后历史两大部分。解放前的起止时间为清代末期至1949年5月;解放后的为1949年5月至2000年。而开放的档案资料起止时间为1882年至1950年,其中,1882年由清政府总理衙门排印的《中俄约章会要》收录了自康熙朝起的中俄间条约,这是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年代最早的历史资料之一。
如果你想在档案馆里看“老上海”,请拿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地处外滩的市档案馆新馆5楼吧,一定不虚此行。
本报记者洪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