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接连两天的轻舞飞扬使人们感到久违的快感。但城市的街头并非都是欢愉。诸如他们———蜷缩在公交站台上的流浪女,身旁华丽的广告牌上写着“春节回家”;躲在两棵大树下,在寒风中站了8天8夜的母子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尽管记者和一些路人极力劝说,但落难母子却始终不肯去救助站。记者无奈之下,与110指挥中心取得了联系,随即110巡逻车和联盟路派出所的民警也赶到现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进行劝说工作。最终,在一家搬家公司的帮助之下,落难母子被送到了石市救助站接受救助。昨日23时,记者再次来到裕华东路,那位妇女仍旧睡在公交站台上。此时,雪下得更大了。
住在大树下的母子俩
北城路上的雪真厚,一脚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印。落难母子就住在脚印的尽头。说“住”,未免太过牵强。准确地说,是在北城路东头的两棵大树下,母子俩就站在这里。母子俩,母亲叫方林,三十几岁;儿子叫雪小品,6岁。马路对过小卖部的霍师傅昨天说,8天前,他早晨一开门,发现这对母子木木地站在树下,身边像现在一样扔了一大堆旧衣服。有人说,这对母子曾在裕华路上呆过,但一天凌晨1时左右,开到这里的一辆车上突然下来十几个人,把他们母子给扔到了这里。北城路这一段,晚上没有路灯。于是,这对母子就开始这样木木地站在这里。北城路附近都是些劳教所、看守所的家属楼,不少热心的街坊们拿来一些衣服和食品,送给这对母子。问起两人来历,母亲一会儿说是河北陕西,一会儿又说是河南陕西。问一句,答一句,前后常常不合。小男孩则围绕着母亲,不时无语地嬉闹。两人的话少得可怜,即使是他们之间。常常是母亲一个眼神儿,儿子便乖乖地躲到母亲身后。天气越来越冷,终于下雪了。12月21日晚,母子俩穿着街坊们送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地坐在树下,他们头上,挡着雪花的只有一张硬纸板。来到这里的8天里,他们夜里就是这样度过。附近派出所和110民警曾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要送母子俩到救助站,但母亲只是摇头。救助站亲自找过来,母亲依然摇头。这些行动的最终,以剩下一床棉被和几箱方便面告终。送饭菜的街坊们努力相劝依旧无果。落难的母子俩依然住在北城路,直到雪越下越大。
睡在站台上的流浪女
昨日上午10时,雪花飘得正起劲儿。在裕华东路,体育大街往东一点北侧的公交站台上,横卧着一床被子。这是一床花被,雪花不时飘到上面,早已洇湿了大半。花被很薄,她的头深埋在薄薄的花被里,露在被子外面的只是一个破旧的风帽,和佝偻的躯体。她睡在公交站台上已经有个把月了,没有下雪的时候,就在这里。平日里,在城市里转悠讨食,晚上就来这里睡觉。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来自何方。她平日里态度也不好,曾有救助站的人员对其提供帮助,但被她一口拒绝。最后,救助站的人只好给她留下了一床棉被。但棉被随后就被她扔掉了,她认为那不是自己的。从她有限的话语里,人们获知,她是南方人,今年43岁。仅此而已。记者曾试图撩开她的帽子与之交流,但在她那双灰黄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却只有憎恨。有人说她神经有问题。夹着雪的风格外锋利,打得路人的脸生疼。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她仍是蜷缩在这床被子里,一动不动。在这块没有积雪的一小片水泥地上,除了薄棉被,她身下的垫子是一块塑料布,一双单鞋放在脚边。鞋窠子里的雪早已下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