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在西方发达国家,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而我国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将钱花费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
热衷奢侈消费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尚不完全具备消费实力的“参照群体”,他们购买奢侈品的目的在于仿效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人群,藉此“找一份感觉”。
“1888元星级酒店节日套餐加豪华套房”、“购化妆品满1200元送新年礼包”、“香港购物游团费大减价”……临近岁末,各类迎新活动此起彼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经济实力还不雄厚的年轻人和学生成为此类奢侈消费的“生力军”。
这几天,26岁的国企职员张先生正计划新年活动。他和朋友们预定了某星级酒店价值800元的法式节日套餐,还花费1200元在市区一家会所预订了别墅。他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则是一只价值8000元的名牌打火机。
一名五星级酒店公关部经理透露,年底酒店推出的昂贵新年大餐,主要针对商务消费者,没想到今年竟有一些普通白领、大学生也来预定。
奢侈之风甚至刮进了一些中学校园。高二学生小黎下个月将和同学参加香港购物游,她的购物预算为1.5万元人民币。“女生用的化妆品档次越高,她在班里就越有面子。”小黎告诉记者,班里有六七个女生请她代买名牌化妆品、衣服和电子产品,其中一个女生叫她买两套“兰蔻”化妆品,总价超过2000元。
据调查,在西方发达国家,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而我国奢侈品消费群体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将钱花费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热衷奢侈消费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尚不完全具备消费实力的“参照群体”,他们购买奢侈品的目的在于仿效地位较高人群,藉此“找一份感觉”。
对此,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孙时进指出,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人纷纷进入奢侈消费的行列,很大程度上是受媒体渲染、身边奢侈消费者“榜样”吸引所致。由奢入俭难,若青年人养成奢侈消费的习惯,一旦实际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其需求,很容易心态失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对学生来说,迷上奢侈消费更值得引起警惕。某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武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家境富裕的学生每次把奢侈品带进班里,总有一些孩子“跟风”购买。最近,班里几名学生常聚在一起讨论:该问父母要什么新年礼物、该换哪种型号的新潮手机、哪个品牌的服饰最时尚等等。武老师感叹,一些家长推波助澜,助长了孩子的奢侈消费之风。曾有家长在家长会上坦言,“自己既然负担得起,就应该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否则在班里会被其他学生瞧不起”……
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指出,不管是穷孩子还是富孩子,都不应养成奢侈的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最好有意识地控制孩子消费,引导他们自制账本、合理制定消费计划。
作者:本报记者栾吟之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