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讯 怎么也想不到,原本为一些流浪街头人员提供的返乡车票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倒卖,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令工作人员头痛不已。杭州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感叹:像这样的情况还真让我们犯了难!
新问题:流浪者倒卖救助车票
据杭州市救助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站自建立以来,对符合规定的救助对象予以救助,并对一些生活遭遇困难但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求助人员给予临时救济。然而,近来随着春节的临近,救助管理站发现:来要求救助的人员越来越多,最多一天甚至达到20多个。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得到救助的“流浪者”竟然转而将救助站提供的返乡车票倒卖给他人,堂而皇之地当起了“黄牛”。
“他们当黄牛,我们帮着埋单,据说生意还很不错,你说这是哪门子事?”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像这类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要不是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我们还真当大了‘冤大头’”。
“能否在全省统一制定救助人员乘车凭证?”工作人员设想说,如果有统一的救助人员乘车凭证,那么倒卖车票的现象将不会发生。
老困难:救助者越来越多
春运期间因救助人员激增而出现处理难也是救助站经常面临的问题。“我们预测春运期间将有大量务工不着、财物被偷、被抢人员到救助站求助,此类人员返乡心切,需及时处理好。但春运票务紧张,购票困难,给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压力。”工作人员说,像现在救助站碰到救助者倒卖车票的事件,处理起来更加困难。
针对这些求助人员,救助站一般采取对老、弱、残、幼人员实施救助,对务工不着、走投无路者给予临时救助的做法,接收后,尽可能联系求助者户籍所在地单位、亲友、父母前来领人或寄经费由救助站代购车票送其返乡。
此外,按规定,救助站实施一次性救助,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可有些救助人员的救助期限远远超出标准,甚至出现不愿走的现象。
建议:受助者应限期逗留
针对这些情况,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志军。刘教授表示,救助站的环境不错,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但社会救助也不是万能的,对受助者应有时间限制,避免出现长期滞留的情况。另外,受助者的范畴还应该更详细一些,如涉及到在城市流浪、乞讨人群时,必须剔除那些将乞讨作为“生财之道”的人。
刘教授说,对能够查明受助人地址,但本人无法返回住所地,经联系受助人亲属、所在单位、地方民政部门均不来领回者,超过救助期限的可以护送返乡。
记者 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