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1颗,另有6颗备用目标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当前,美国宇航局和天文学家正在翘首期盼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制造的宇宙探测器将在不久后发射升空,并按计划撞击彗星;撞击行动使研究人员的目光能够深入彗星内部,一窥这个太阳系漫游者的“庐山真面目”。
藏着太阳系的秘密
这项名为“深入撞击”的行动计划,将于2005年1月12日启动。短暂的太空飞行后,担任撞击任务的探测器将冲向“达滕佩尔1号”彗星,同时其母船将飞越彗星并从旁观察整个撞击过程。该探测行动将持续数月,研究人员希望最终能够穿透彗星表面,深入内部并一探究竟。
在华盛顿的美国宇航局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马里兰大学教授迈克尔·赫恩说:“从太阳系形成至今,只有彗星的内部物质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在这之前,我们并不了解彗星内部的情况,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深入撞击’来收集彗星内部的信息。”
如果发射成功,“深入撞击”将成为美国宇航局多年来的第二次彗星探测。2004年1月2日,美国“星尘号”探测器飞过彗星81P/wild2,拍摄照片并收集了样本,这些收获将于2006年发回地球以供研究之用。欧洲航天局也于3月2日发射了“罗塞特”彗星探测器,对67P/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进行观测,并计划于2014年发射着陆器“菲莱”到达该彗星表面。
能否准确命中?
母船将在“滕佩尔1号”的轨道中释放撞击用探测器,该探测器重820磅(372千克),自带摄像机,可用来记录撞击过程。
随后,彗星将追上探测器并以2.3万英里的时速与之发生碰撞。在碰撞前,探测器将在最近的距离(根据彗星表面尘埃的厚度来定,可能是在离彗星20到300公里之间)拍下有史以来第一张彗核照片。而母船和地面设备将远距离监视这一碰撞过程。
通过研究碰撞产生的物质和随后形成的撞击坑,科学家可以确定“滕佩尔1号”的物理特性,并对那个坑的形成进行近距离观察。
加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深入撞击”计划主管里克表示,虽然错过目标的几率小于1%,但由于此前从未做过这样的试验,需要不断测试。赫恩也表示:“虽然这是一个技术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试验。”
全球目击碰撞胜景
在美国宇航局的众多行动中,“深入撞击”因自身的短暂性而显得尤为独特。从发射到撞击,只有短短6个月的太空飞行时间。
为确保撞击行动万无一失,航天器设计师们对飞行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反复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便要对工作进行再次核查。
这项耗资3.3亿美元的太空行动原计划于2004年12月30日启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迟了两次:一次是由于设计人员需要再次进行地面试验,另一次是要置换一个发射部件。“深入撞击”的发射截止日期为2005年1月28日,只要在这一期限内,任何时间发射太空船都不会错过2005年7月4日与“滕佩尔1号”的会合。
里克说:“我们肯定能在1月28日之前发射探测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届时,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在内的一系列地面和太空望远镜将对撞击彗星做全程监视记录。到那时,世界各地的观测点都会观测到这一壮观的景色。
虽然美国宇航局自信将在1月28日之前完成升空,然而该任务的规划者还是作出了应急计划,选出了6个替代彗星。一旦错过“滕佩尔1号”,“深入碰撞”还可以瞄准其他目标。(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