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
其实,无论是创办还是改造一个栏目,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最佳的播出时段,寻找最合理的表达方式。《东方时空》进入晚间时段,6点15分至7点整,这是一个受众差异极小的黄金收视时间。在这个时段播出,《东方时空》十多年来相承的内容定位和表达风格,应不应该改变呢?比如非新闻性的表达方式、温情俯视观众的精英意味、封闭式的子栏目结构等等。这次改版,给了我们一次空前同时也是绝后的机会,要么原汁原味,没准儿会流芳百世。要么“杂交水稻”,没准儿会诞生出一个更加高大的后代。而骨子里对新闻话语权的迷恋,对传统的批判性格,使我们更加倾向后者。
改版已经两个多月,使我们更加肯定当初的判断。我觉得今天的《东方时空》的确好看了不少。鲜活、敏捷、明快有力、整体感强,同时又不失以往的人文传统和价值取向。这正是我们期待的模样。
先说一组数据。
改版前的最后一周,2004年8月25日至8月30日,《东方时空》的最高收视率是0.64;
改版后,9月1日,最高收视率就达到了1.04;
9月6日最高收视率突破了1.5;
9月30日最高收视率突破了2.5;
11月8日最高收视率突破了3;
11月18日最高收视率冲到了4.5。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翻了7倍!
日平均收视率也从8月份最后一周的0.2左右,一直冲到了12月7日的2.37,翻了11.89倍!
应当承认,收视率的猛增也含有客观因素,一是与《新闻联播》相接,观众到达率大大增加;二是进入冬季晚间收视的基数也在大大增加。还应当承认,《东方时空》的好看程度也大大增加了。连我太太和儿子这种对时事新闻从来没有兴趣的人,近来也会经常问:今晚上你们《东方时空》要说什么?
一夜之间,《东方时空》突然变得有活力了,有了一种十年前踌躇满志的感觉。
我觉得《东方时空》变好看,首先是因为强化了它的新闻气质。不仅仅是因为它关注了“当天态”的新闻,还在于它关注和选择新闻的方式、平民化的视角、评论语言的独到,尤其是开篇挑头的《时空看点》。《东方之子》和《百姓故事》也越来越呈现出特有的新闻潜质。同时,新添加的《时空调查》、《媒体观点》、《场外评论》等配合性元素,粘连在各个板块之下,使得《东方时空》的新闻气质更加饱满、丰厚、张扬。想象一下,傍晚刚刚回家的人们,在了解当天高关注度的新闻的同时,还能获得如此丰富的延伸信息,为什么不看《东方时空》?
《东方时空》变好看,还在于它的整体结构更加完整通透了。编委会挂帅,各子栏目围绕当天的新闻主看点进行整体编排,突显主播统领各个板块的作用,《东方时空》现在终于有理由一口气看完了。过去因为各个子栏目封闭作业,板块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谁会一口气看完它?现在从每天的收视曲线上观察,排除广告的因素,观众在节目播出中的流失率大大降低。成立《东方时空》编委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东方时空》终于成为了一个有头脑的新闻专题栏目,这个头脑每天都在把各种复杂因素:新闻、采编、语言、观点、编排、包装进行优化组合,每天给观众提供一期有主题新闻的、编排风格一致的电视新闻杂志。
《东方时空》变好看,还在于开始学会了根据观众、根据市场的做节目。现在每天我们都可以收到来自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最新出炉的,前一天播出的节目,第二天收视率调查报告就会反馈到我们手里,这份报告每天一定是编委、主编、记者们抢着阅读的。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在昨天的节目中,哪个板快收视率高?哪一分钟观众出现流失?是什么样的内容造成了观众流失?等等。《东方时空》不再关起门来自我评议节目了,市场因素的引入,使我们对自己的许多判断开始修正,比如有的节目我们兴趣极高但观众反映平淡,比如担心主播评论太多观众可能流失但事实并非如此。
《东方时空》变好看,还在于它越来越懂得资源共享的好处。只要可以利用的资源,《东方时空》决不应该放过。《国际观察》、《新闻会客厅》、《社会记录》、《焦点访谈》的采访素材、已播节目,已经多次被《东方时空》再次利用,并且收视效果甚佳。我们不应该在乎的是“独家资源”,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独家表达”,因为观众不会在意《东方时空》使用了别人用过的素材,观众注意的是《东方时空》用什么角度组合和分析这些新闻素材。所以“拿来主义”会是《东方时空》今后要常做的一件事情,现在每天上午编委会的一项工作就是议论其它栏目当天播出的节目。况且还能节省经费,何乐不为?
今天《东方时空》的收视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真不觉得可以盲目乐观。这种效果是“天时、地利、人和”带来的。天时就是机会,过去哪有这么好的机会?黄金时段、领导还放手让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地利就是一批批《东方时空》人积累的经验和力量,他们只是没有等到这次“水到渠成”的机会。人和就是《东方时空》100多位兄弟姐妹对改版的热情高涨。但收视率绝不可能始终呈现增幅,“天时地利人和”也会用尽,剩下的日子将会难题丛生,如何用制度来激励节目创新、质量提升,这将是马上要做好的一件最重要、也是最累人的工作。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