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2004中国经验 > 系列报道

《中国经验》系列报道——内蒙古篇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07日16:40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中国经验》系列报道——内蒙古篇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
 
《中国经验》系列报道——内蒙古篇
 
《中国经验》系列报道——内蒙古篇
 

  《中国经验》系列报道——内蒙古篇

  今天我们继续播出系列报道《中国经验》。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提起内蒙,大家总会首先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内蒙古围绕着草原经济,做了不少文章,一批农牧业产品风行全国。但有一段时间,市场繁荣并没有给内蒙古草原带来生机,甚至连牛羊遍野,策马奔腾的场面,在草原也很难见到了。内蒙古最具传统优势的畜牧业,遭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呢?

  内蒙古畜牧业走到尽头?

  画面中看到的是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牧场。我们看到,有几只羊在啃噬着地面上残留的草根,更多的羊无草可吃,呆立在一旁。就在几公里外,记者发现了一具骆驼的残骸。牧民张克强说,这是他家骆驼的遗体。他家曾经放养了138峰骆驼,但在2001年有35峰骆驼饥饿而死。

  张克强(内蒙古阿拉善盟牧民):难过的娃娃都难过的没睡觉。

  此时在内蒙古中部,盛产羊绒的伊金霍洛旗,作为牧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绒山羊几乎常年处于饥饿状态。

  张义厚(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牧民):60%的草场基本是明沙梁纯粹不长草。

  草场沙化严重,山羊无草可吃,牧民只好把羊群赶往更远的地方。然而沙漠却步步紧逼。

  赵存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5亿多亩草原中度退化占到全部草原的60%。

  白玉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副市长):一片黄色,一点儿绿色都看不到,整个草原基本上是一片沙漠。

  内蒙古的畜牧业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郝文胜(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产业办副主任):认为是走到尽头了,找不到出路。

  虽然,片子记录下的只是个别牧区前几年的局部现象,但的确从1998年到2001年,内蒙古的支柱产业畜牧业遭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也对这场危机,有自己切身的感受。

  访谈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

  杨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当时农民是非常的痛苦和困惑。

  杨晶,2003年4月起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主席,2004年1月当选自治区政府主席。当年9月提出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记者:他们困惑的是什么?

  杨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困惑不知道明年该种什么,该养什么,什么才是市场需要的,种什么养什么他们才能够有利润有收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难题,当时大家在调研的基础上已经认识到,超载过牧是草原退化最大的因素。

  杨晶主席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超载过牧。鄂尔多斯市按照国家规定,当地最多25亩地能养一只羊,但1998年前后,当地一些牧区25亩地差不多得有20只羊。也就是说,放牧量超过了草场承载能力近20倍。这种无节制的超载过牧让草原不堪重负。根据内蒙古畜牧业厅提供的数字,当时整个内蒙古13亿亩草场中,有近6亿亩中度沙化,3亿亩轻度沙化。一方面,牧民要增收,就要多养牲畜,另一方面却是草场面积急剧减少。那么,内蒙的畜牧业出路究竟在哪里?来看看牧民张义厚家发生的故事。

  鄂尔多斯禁牧

  牧民张义厚带记者来到了他家的草场。记者看到,尽管是冬季,但厚厚的干草覆盖了整个牧场。凭目测,这些草应该有一尺多高。张义厚告诉记者,这一片草场有上百亩,是他家在1999年承包的,承包期30年,但在刚刚承包了一年之后,鄂尔多斯市政府突然下发一纸禁令,不许进入草场放牧了。

  牧民张义厚:别人的草场也不让放自己的草场也不让放。

  张义厚家里当时养了47头绒山羊。剪羊绒卖羊绒是他家的主要生活来源。这一带牧民主要靠绒山羊维持生计。一夜之间不许把羊群赶到自家的牧场去放牧,牧民们都想不通了。

  张义厚:当时老百姓意见非常大,老百姓就说这是坑害农民利益的政策出来了,不让我们养羊,我们的经济收入从哪来。

  就在牧民们为生活发愁的时候,当地的羊绒加工企业也着急了,禁止放牧,羊绒从哪里来?

  张福荣(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原料公司副总经理):担心的话就是怕山羊的数量减少,最后所产的绒的数量减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需要量越来越多,原料减少了,可能要引起原料的缺口。

  当时鄂尔多斯集团每年的羊绒需求量是4000吨,国际羊绒产品市场需求年年攀升,企业发展势头正好。所以草场全年禁牧的通知让牧民和企业都难以接受。那么,市政府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白副市长:不采取禁牧和休牧的措施生态环境不可能恢复,那么就不要说发展了。

  白副市长告诉记者,在2000年,鄂尔多斯共有牲畜600多万头,但8000多万亩草场由于退化沙化,植被覆盖率已经降到了30%。草场载畜量比正常载畜量超过了50%以上。政府在调研后认为,载畜过量和传统的放养方式造成了对草场的掠夺。所以,当务之急首先是减少牲畜头数,但这是一件让政府头疼牧民心疼的难题。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郝义胜:当时政府的政策是非常强硬给你限定了,你这个草场比如说5000亩草场,我给你限定最多就是250只羊,但是当时的状况是500到1000,你必须给我降到250只,如果你不降,我替你降,就抓走替你卖钱给你返回来,那牧民一想,你卖还不如我卖,还有人比他价格高买,他就自然把羊转移出去了。

  通过采取种种措施,鄂尔多斯地区的牲畜总量很快有了大幅度下降。

  白玉岭:比如说东胜地区当年有28万牲畜,禁牧以后降到9万了。

  很多牧民都是含泪宰杀了他们过量的山羊。张义厚的47头绒山羊有的杀了有的卖了,到2000年年底只剩下了20多头。羊的数量总算降下来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张义厚:因为羊一直是放养的,它喂一来没东西没有草,它的设备都起不来

  圈住喂拿什么喂。

  2001年,整个鄂尔多斯地区连杀带卖,牲口总量从600多万头减少到了400万头。但保护了生态,畜牧业还能不能发展呢?我们再来听听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有什么高招。

  记者:你们在那种情况下怎么来发展畜牧业?

  杨晶主席:又要考虑到草原的保护,又要考虑到牧民的收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了一个建舍养畜,走一条新型的现代化的建舍养畜的,这样一个生产的路子。

  记者:你们当时的一种思路是什么?

  杨晶主席:在局部地区进行了试点,给他们打井搞饲草料基地,然后走这种建舍养畜的路子。

  杨晶主席告诉我们建舍养畜,换句话说,就是盖起羊圈,把羊圈起来养。那圈养到底能不能解决发展畜牧业和草原生态退化这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吗?

  前面我们看到,鄂尔多斯的牧民转变了牧畜方式,从传统的放养,改成了圈养。那这给牧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我们还是到牧民张义厚家去看一看。

  记者来到张义厚家时,他正在喂羊。现在他家里有220多头绒山羊。都养在砖墙砌成的羊圈里。根据当地的草场条件,如果用原始的放养方式,需要有5500亩草场来保证。但他家只有100多亩草场还被禁牧了。那么,这么多羊吃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呢?

  张义厚:政府出台一系列搞人工种草的优惠政策,所以大多数老百姓都开始搞种草,这就给设施养殖带来了特大的好处。

  张义厚告诉记者,在2000年禁牧以后,鄂尔多斯市政府在牧区推行设施养殖的新型畜牧方式,要求每一户牧民必须修建饲草和饲料两个基地,同时具备青草贮窖和标准化棚圈等6项配套设施。对圈养的牲畜喂养地里种植的高营养青草和饲料,饲料的配方由当地农牧部门提供。但设施养殖比传统的畜牧方式无疑增加了很多成本,修建圈养设施的费用从哪儿来呢?

  张义厚:像我这样的棚户,政府差不多在棚圈上,我是投入了三万吧,政府差不多给我投了两万。

  记者:什么方式是贷款还是借款?

  张义厚:纯粹白给。

  郝义胜:政府就采取补贴无偿地给你,比如说你三分之一,你个人牧民拿三分之一,我政府出三分之一,银行贷款三分之一帮助你搞设施养殖。

  郝主任告诉记者,为了推行新兴畜牧方式,当地政府,企业和银行总共拿出了近5000万元。那么,采取圈养方式以后,牧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呢?

  记者:现在每头羊的产绒量有多少?

  张义厚:我这个羊每只产绒量,平均在一斤九两每年,禁牧以前四到五两,每年。

  圈养以后,每头羊羊绒的单产是以前的4倍多。张义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放养的时候,虽然不要太多成本,但是,他养的47头山羊每年产绒也就10公斤左右,按照当时的价格一年的总收入也就刚刚3000多元。但现在的收入说出来让人吃惊。

  张义厚:就是养一只绒山羊,农牧民纯利润是1300元,2003年像我这一户是纯收入是一口人达到21000元,2004差不多还要出售一部分人均31000元。

  从圈养中得到好处的,不仅仅是张义厚一家。我这里有一组数据,鄂尔多斯市2002年人均增收300元,2003年人均增收600元;2004年有望出现更大增长。我们知道,内蒙古向来牛羊齐名,羊和牛是拉动内蒙古畜牧业的两驾马车,内蒙牧民从养羊业上找到了致富的希望。那他们养牛的出路又在哪儿呢?

  张满文是呼和浩特市郊区的一个奶牛养殖户。他一家老小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卖牛奶的收入。但老张告诉记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不得不把新鲜的牛奶一桶一桶地倒掉。

  张满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牧民):就在收奶的那儿倒地下了不要了。

  在奶牛养殖户的眼睛里,新鲜的牛奶比什么都金贵。那么张满文为什么要把牛奶倒掉呢?

  张满文:那个时候我家产50多公斤奶,50多公斤奶它只能要你30多公斤,剩下的奶就自个儿处理,养的猪、鸡、狗。

  记者:这都喂奶呢?

  张满文:喂得最后这些牲畜不吃奶了,都倒了。

  张满文说,1998年的时候,他家里养了4头奶牛。每天产奶50公斤,但收奶的人单方面定了一个规矩,对养牛户定量收购,也就是说,对每一户牧民交来的牛奶按照比例,只收其中的50%到80%。剩下的牛奶都由牧民自己处理。所以经常不得不把新鲜的牛奶倒掉。当时这个村子有300多户养着1000多头奶牛,高峰时一天倒掉的牛奶有一两吨。那时候在周边各村各乡甚至各个旗县,都能看到倒奶的或者用牛奶喂猪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牧民:奶卖不了,挤200公斤奶,我家里留100公斤

  自己就喂猪,再喂点小公牛。

  好好的牛奶,内蒙牧区的养牛户,不是拿来喂猪喂牲口,就是白白倒掉。难道牧区的牛奶真的是多的卖不出去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给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访谈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

  记者:在那个时候是不是真的我们市场上,这样一些产品都出现了过剩?

  杨晶主席:应该讲我觉得是结构性的过剩,不是总量的过剩,结构就包括我们对农副产品加工的这种程度,非常低,就是并不是说真的老百姓不需要这一些产品,而是说老百姓需要的产品,不能够进行这种深加工,没有深加工,没有流通企业来把农村的这种农副产品直接推到消费者里边去,也许市场需要不知道你这里有,你这里生产了又不知道哪里有市场,所以这样生产和消费对接不起来。

  记者:你们当时的一个思路是什么

  杨晶主席:我记得当时我们国家人均年消费乳制品的量只有6公斤,当时的欧洲年人均消耗奶,已经达到了180公斤,美国呢240公斤,日本120公斤,印度还80公斤,中国的乳制品市场空间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自治区党委政府还是坚定了走农牧业产业化这一个路子,大力发展乳制品、乳业这样一个思路吧。

  杨晶主席告诉我,他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知道牧民对牛羊有深厚的感情,也知道除了发展畜牧业,内蒙经济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那怎么才能破解这道难题呢?

  内蒙古下定决心要发展乳品行业,怎么才能把市场预期变成现实的需求,帮助养牛户把牛奶卖出去,并且卖一个好价钱呢?先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牧区的故事。

  奶站和标准化、农区牧民的变化

  就在1999年的年初,奶牛养殖户们发现,卖奶难的问题出现了转机,牛奶不仅好卖了,还有人为了收奶几乎要动手打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满文:两家公司收奶好像都竞争争这个奶呢。

  老张说,原来收奶的单位只有伊利公司一家。但在这一年年初,有一家新的企业蒙牛公司到村里来收奶。所以,牛奶从没人要变成了两家抢着收了。不仅如此,现在卖奶也更方便了。以前卖奶时每天都要挑着担子把几十公斤的牛奶往两三公里以外的马路上送,现在卖奶只需要赶着牛出门走几步路。因为村子里新建了好几个奶站专门收奶。

  张满文:就在村里建奶站,两个公司都在村里建奶站。

  奶站是什么样的?这天早晨八点,张满文牵着自己的奶牛到了一百多米外的奶站。记者注意到,奶站工作人员在给奶牛做了清洁消毒之后,接上了一个挤奶器。挤奶器的另一端连接着一只封闭的奶桶。

  记者:张满文今天上午交的奶有多少?

  奶站工作人员:8.6公斤

  记者:他一天来交几次?

  奶站工作人员:两次。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满文家共有两头奶牛,但进入产奶期的只有一头,一天交奶15公斤左右,现在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73元。这样,张满文家的奶牛一天可为他带来26元的收入。现在,全村养殖户的收入提高了许多。

  贾忠旺(村支部书记):我们一个村每天能出售鲜奶15吨,光奶牛一项人均收入1千几百元。

  然而,就在牧民们长舒了一口气的时候,为他们解决卖奶难的奶站却遇到了麻烦事。收购人员告诉记者,奶站的钱不好挣,因为他们收购的奶有时候会被牛奶加工企业拒收,而不得不整车倒掉。

  收购人员:说倒就倒了,不合格达不到人家的要求,人家就不要。

  这位收购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奶站原来是蒙牛公司自己建的,后来私人承包,专门为蒙牛公司收奶送奶。蒙牛公司按照它们收购的牛奶的等级和数量支付管理费。那么,蒙牛为什么会有时候拒收奶站的奶呢?

  牛根生(蒙牛集团董事长):凡是不是奶站的牛奶我们不能收,凡质量标准不合格的我们不要,然后只要你不进入我们挤奶站挤奶的我们不要。

  牛根生告诉记者,做乳品企业最大的资本靠的是牛奶的品质。要保证品质就必须采取标准化的生产,同时要求牧民的饲养方式也要规范化。但内蒙古的奶牛养殖长期以来是人和牲畜混居在一起,对卫生和防疫不利,所以难免出现牛奶不合格。根本的出路在于人畜分离。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式成了2004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的工作。

  杨晶主席:因为乳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如果一旦出现疫情将是毁灭性的

  就实行人畜分离,既有利于农民家庭卫生的保障,又有利于牲畜自身卫生条件的提高。

  在采访中,听到牧民们现在说到收入,一开口就是几万元的时候,真的很为他们高兴。他们不仅从贫困中走了出来,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一场危机四伏的生态灾难。对这种变化,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觉得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呢?

  这里是呼和浩特市新建的一个养殖小区。很明显这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在牧民的奶牛养殖区,记者注意到,几十头奶牛集中在一起喂养,饲料库在这个院子的后面。人居住的地方距离这一片养殖区有500多米。

  养牛户:畜牧局搞人畜分离,这个比较合理,养牛的空间大了,能多养几头。

  这位养牛户告诉记者,人畜分离之后他家养的奶牛增加到30多头,目前产奶的有18头,不管是单产还是总体效益都增加了不少。

  养牛户:纯利润一头牛是5700元,刨了开支,那就是纯利润收入六七万(每年)。

  杨晶主席:内蒙古的农牧业这几年出现了这种势头,这是非常可喜的,也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他把纯粹原始的传统的这种畜牧业改为一种工业式的工厂化的这种生产,所以我们讲用谋划工业那样的思路,去谋划我们的农牧业使我们的农牧业尽快走向现代的农牧业的路子。

  内蒙走现代农牧业的路子,现在还只是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但它给草原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来看看这组数字,到2003年,内蒙古的牲畜总头数是7000多万,2004年接近9000万头。牲畜增加的同时,草场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植被覆盖面积从1999年的13亿亩增加到了2004年的17.5亿亩。

  实际上,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还不仅仅是养羊、养牛,它还要从农牧业里长出工业,从农牧业里延伸出第三产业。最近几年,有了农牧业的支持,草原上还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名牌企业,蒙牛、草原兴发、鄂尔多斯、小肥羊,个个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品牌。草原经济,在内蒙古找到了更新的含义。

  记者:刘煜晨 马洪涛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5

  重播时间:12:30(次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