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02日 20:50)
在2004年,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因为一次调动,因为一场官司,或是因为一句话一场比赛都能使一些人的命运就此转弯。我们用“成败”这连个字来总结这些命运转变,不管发展的方向是好是坏,他们的成败得失都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李昌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李昌钰这张面孔多少有些神秘,因为,这张面孔总是与一些世界著名的大案相关。其中包括轰动全球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杀妻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案、肯尼迪总统遇刺的重新调查、911事件法医鉴定等等。在李昌钰的参与下,这些重大案件有的发生了重大转机,有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所以许多媒体把他称作 “当代福尔摩斯”。
记 者:当你拿到莱文斯基的裙子的时候,克林顿对你是不是一种压力?我想他应该对你不错。
李昌钰;不错,我们认识的,我还跟他打过球,这个不能因为说我认识,跟他打过球就说不是他的精液,是他的精液就是他的精液。起先说从来没有这个事情,没有性,到后来只好承认说不是常规的性。
记 者:如果你不说呢?
李昌钰:我不说人家也会说,他是精液就是他的精液,我总不能说是乔治·布什的精液吧。是不是?或者是你的精液。是不是?不可能的嘛。所以有证据,让证据说话,做鉴识科学就有这个独立,完全独立。
记 者:他是总统啊。
李昌钰:是总统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总统他的精液在被害人的身上就是他的精液。
记 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解只能说李博士你是超人,你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李昌钰: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外界的因素就是看你承受不承受了。你外界的因素你不认为他是干扰,你不理他也就过去了。你假如自愿让外界的因素干扰,你一次屈服了以后,你以后就不能不屈服。这个正义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你不能牺牲它,也不能用钱买的,你不可能说这一次马马虎虎,下一次我借人家的正义,你不可能的。
记 者:信誉可能也是这样。
李昌钰:信誉很重要。
46年来,李昌钰以“至诚信誉”为座右铭,一直坚持让证据说话,侦破了6000多起案件,赢得过800多项荣誉。作为全球身价最高的鉴识专家之一,请他工作每天的酬劳高达一万美金,然而每次回国讲课,他都坚持不收演讲费,一颗中国心让人感动。
记 者:你自己不需要钱吗?
李昌钰:不需要钱,你能吃多少,你睡觉就一张床。我们生活已经很愉快了,我跟我太太两个人的生活非常简单的。所以你假如说要赚钱,我赚钱的机会很多。但是你赚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干什么?我每次到中国我从来不收演讲费的,有的时候还亏本的。
记 者:为什么?
李昌钰:好像说他只有经费出普通仓(机票),我们这么大年纪还要坐普通仓吗?当然坐商务仓,他只付普通仓的钱就算了,你自己就贴一点钱坐商务仓。
记 者: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钱你是该得的。
李昌钰:是该得的,我到泰国去办案件,泰国国会议员的案件,很简单,15万美金,要不然我不去的。
李昌钰:我假如到国内演讲是收的谁的钱?假如说警察学院要请我演讲。我算便宜一点五千块美金啊。我向谁收钱?是大家的钱。对我多五千块少五千块并不是很重要的事。
记 者:为什么愿意这样呢?
李昌钰:这是也是我对祖国的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一点,尽一点心力。
宋亚平
如果把从政者分类,宋亚平属于坚强的改革派,从1999年调任到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担任区委书记开始,宋亚平接连推出了14项引起激烈反响的改革,涉及领域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干部分流、企业改制等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宋亚平也因此成了著名的“改革书记”,他本人的命运沉浮也注定和改革的成败联系在一起。
记 者:是什么原因让你想到一定要改革?
宋亚平:不改革,我们地方县域经济没法发展,很多矛盾得不到解决。
记 者:书记你可以当得很好,县委书记不改一样可以当得很好,为什么要改?
宋亚平:严格来讲我是一个受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干部,在我的骨子里面这种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这种思想观念几十年了,一直在我心目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和思想准备。我想要是有机会能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不甘平庸轰轰烈烈干一把。
记 者:你在咸安改革你有约束吗?
宋亚平:我给你讲一个不好意思的话,我在咸安这么多年没有上过歌舞厅,我包括去理头发我都要起码一到两个男人陪着我(剪)再一个女同志我是一而再再而三我是要求你不要到我家里来,我说我老婆不在家,我说你一来以后,别人看见她别人不知道我们两在里面干什么。所以女同志到我家里来,我把门打开我站在门里面你站在门外面你有什么话,咱们这样对着门说。
记 者:这些小节跟你改革成败又有什么关系?
宋亚平:应该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不注意小节,我不注意我平常的一举一动,我就非常容易授人以柄,最后别人攻击的是我,受损害的是改革。
2004年1月1日,宋亚平调任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任副厅级副主任。此次宋亚平的调任,引发了很多对于咸安改革前途的猜测和议论,宋亚平关于咸安改革的全盘构想还没有完全付诸实施,这场代很多个人色彩的改革在他离任后是否能够继续,咸安改革究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憾事又一次夭折的尝试,都还没有答案。
记 者:那在现有的条件下,咸安还能走多远呢?
宋亚平:我相信他们能够朝前走。这个里面就是一个改革要连动的问题,任何一个地方的改革绝对不能孤军深入得太久,否则就被别人包围起来,再有就是分而治之,就把你干倒了,如果不突围的话,那孤岛就要沉没。(C8)
记 者: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你内心的愿望是什么?是愿意离开还是愿意把改革继续下去?
宋亚平:我想我根据我个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和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想如果把我继续留在第一线搞操作可能更合适一些。
陈忠和
2004年8月29日凌晨,在雅典的和平与友谊体育馆,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翻三局,最后以3:2战胜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在与奥运会冠军阔别20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主教练陈忠和以及女排姑娘们喜极而泣的场面长久地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深处。
记 者:我记得你四年前组队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你的目标就是奥运会的冠军。
陈忠和:奥运冠军是梦寐以求,可以说每天都在想的一件事情。
记 者:这一届的奥运会,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得冠军,得了冠军怎样,一种是不得冠军,不得又会怎样。
陈忠和:得冠军当然是好,当然是开心,多年来梦寐以求,包括我和我的球员和我们整个班子,都是在想,当然是一个很好很开心的事情,那不得呢,最惨的就是下课了。
记 者:奥运会对你教练生涯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陈忠和:非常重要,我这次奥运会给球员比喻,那天开会的时候我问了球员,我说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最重要?(剪)有的回答是生命最重要,(剪)我说奥运会跟生命一样地宝贵,一样地重要,你们这一辈子可能有的人还有机会参加第二次奥运会,有的人没有了,跟生命这么宝贵就一次了,一辈子都没有了,
对于女排输赢之间的差距,也许只有陈忠和自己最明白,在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前,陈忠和担任了几任女排主教练的助手,从事过陪练、助理教练、教练等各项辅助工作,经历过女排由盛到衰再艰难爬坡的所有经历。在所有的失败经历中,2002年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的失败最让陈忠和刻骨铭心,当时,陈忠和为了选择对手而采取让球战术,遭到舆论的批评,中国队在此次比赛中最终也只获得了第四名。
记 者:当时来说教练来说应该是一种战术,你怎么认识这种战术?
陈忠和:现在再说起这个事情确实很心酸,到目前有时候我看到这份报纸,或者看到报道这一方面有时候我也挺难受的。当时一个作为我自己太想取得好成绩,主要是这个,但时队伍还不够成熟,所以就是要避开这些强队,其实是一种错误,正因为你现在队伍不够成熟,才不应该去选择这些躲躲闪闪,就是应该立足去冲击每一个对手。
记 者:您后来对媒体的时候,(说)我再也不敢了,你也做了检讨,这种检讨是真的服气,还是感到压力之后的一种决策。
陈忠和:确实我们是真心的,当然是真心的。
记 者:回过头看这种让球风波带来的这种结果,会不会是中国女排你组建以来,你担任主教练以来最低谷?
陈忠和:应该来讲,也不算最低谷,在情绪上,在各方面压力上比较大,但是队伍还是看到往上走了,并不是说这个打击让队员趴下去,我觉得这个时候有了这么一次教训,有了这一次经验,队员这时候更有一种凝聚力、一种精神。
顶着巨大压力的陈忠和随后率队在釜山亚运会上拿下冠军奖杯,又率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距离上个世纪80年代五连冠的17年后又一次在女排三大赛事中捧杯。
记 者:你得了世界杯之后,你有一句话,大家现在记得很牢,当我胜利的时候,不要说我什么都行,当我失败的时候不要什么都不行,这是我们很想听你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作为教练来说,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教练,是行的教练还是不行的教练。
陈忠和:当然是行啦,因为从整个队伍情况,带队的成绩包括队员这种场上的表现,包括整个队伍的管理,我觉得应该还是做的,我自己认为还是不错
记 者:您自己有压力吗?
陈忠和:没压力是假的,肯定是有压力的,因为去年拿了冠军之后,其实那一刻无形当中我就多了一份压力。
记 者:从何谈起呢?
陈忠和:因为你拿了冠军,今年必须还拿,而且期望值高了,像球迷、老百姓,包括各个方面对女排这种期望值就更高了,你一定要去拿。
记 者:你当过运动员,又当过陪练,又当过助理,又当过主教练,所以你排球生涯是很完整的,你的体验肯定比别人丰富。
陈忠和:比较丰富一点,也体验到陪练,体验到助理,体验到教练,这可能是全国没有一个,从陪打、助理教练、教练到了主教练,应该是没有了。体验会更深一些,对人,对教练的理解,可能会理解更多一点。
记 者:如果让你总结,你会更喜欢哪种角色?
陈忠和:如果是现在,我应该更喜欢主教练这个角色。
阿里汉
体育比赛的结果总是牵动人心,足球尤其如此。2004年11月17日,在同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中,中国队虽然以7比0的高比分获胜,但仍因总进球数的劣势被阻挡在2006世界杯亚洲区八强决赛的大门外。由于中国队过早地远离了2006德国世界杯,中国球迷四年等一回的梦想成为泡影,荷兰人阿里汉的使命也就此终结,回想起他在世界杯小组赛开赛时的豪言壮语,不免让人感叹足球的残酷。
记 者:你喜欢预测比赛吗?
阿里汉:我从来不预测比赛。
记 者:但是结果只有两种?
阿里汉:不,结果只有一个。我所理解的足球比赛结果就是赢球。
记 者:但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阿里汉:每一场比赛不管和谁比赛,我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拿下这场比赛。这是我的天性,因为在我踢球的生涯当中赢了很多的比赛,所以我无法想象去输掉一场比赛,甚至打平我都不能忍受。因为只有通过获胜你才能取得下一场的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
记 者:如果输了呢?
阿里汉:我们不会输的,我们不会输的,这是不可能的。
记 者:但是很冷静的,很理智的想,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阿里汉:但是生活中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有可能明天人类就不存在了,比赛也打不了了,都是有可能的。
记 者:不管你有压力也好,没压力也好,等待你的结果可能是两种很现实的,一种可能是鲜花和地毯,一种可能是唾液跟板砖,你觉得会是哪种?
阿里汉:很简单,我想要的肯定是前一种。到目前为止,给我的还都是鲜花。
记 者:我们也很担心,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你会怎么对待呢?
阿里汉:我们不会,不会输的。
记 者:为什么会那么自信呢?
阿里汉:没有自信的话,就别干这工作了。
记 者:前几任外籍教练,大家可能都记住了,施拉普拉,大家记住一个豹子精神,到霍顿的时候记住一个平行站位,米卢的时候记住一个快乐足球,你希望你留给中国足球什么呢?
阿里汉:下一步,等我真走的时候你们会知道。
对于阿里汉,直到现在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准确或者是透彻的评价“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当时的自信爆棚有多少给自己打气的成分。然而,胜者王侯败者寇,阿里汉没有第三种选择。从2003年1月16日正式上任,到2004年11月17日卸任,在699天的时间跨度里,56岁的他在中国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灾难。699天后,阿里汉带着指责离开,中国足球带着悲情沉沦。
马胜利
提起马胜利,经历过经历过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人们,大都还能回忆起,当时这位闻名全国的“马承包”。因为承包国有企业并扭亏为盈,马胜利成为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风云人物,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400多项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做了600多场经验报告会, 1987年,马胜利吸纳了100家亏损造纸企业,组成了横跨全国的“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一时间,马胜利 “一包就灵”的改革神话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
记 者:这个承包和不承包区别到底在哪儿?你承包的动力是什么,
马胜利:当时我也想不起来是什么动机,反正就干了,反正不是糊里糊涂地干的,这是第一,也不是为了发财,当时来讲我这个人就愿意干这事,我觉得做一个人,一个人的价值,存在这个世界上老马得干点事。
记 者:您不觉得那些荣誉来得太快了,您不觉得那些荣誉最后成了您一个包袱吗?[20]
马胜利:没想过是个包袱啊,我这个人,大概是性格决定的,像他们说名人难做,我没觉得,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我是越来劲越大,我一点也不收,有人劝我,老马快急流勇退,哪能那样啊?
然而,由于扩张速度过快,企业的效益开始出现大面积滑坡。1995年,集团解散,马胜利也被上级主管部门免去了石家庄造纸厂厂长职务。之后,马胜利靠卖过包子、卫生纸等维持生计,直到2003年11月,在一批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家的聚会上,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决定“承包”这位生活处于困境的老朋友,让他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双星马胜利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是,在2004年的春天,这位身上带着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烙印的人物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记 者:您有这个结局大家很高兴,但是有句老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马毕竟65了。
马胜利:你这个说法不对,谁告诉你我65了,我对外讲我都是42.5岁,你知道为什么吗?我是从加权平均来的,我老马现在可是三头六臂,我告诉你讲,我有俩助手,也可以叫副经理,也可以叫秘书,也是我的助理。都是20多岁,而且不仅精通外语,都是MBA毕业的,有一个是中央财经学院的。
记 者:还有一点我们很担心,20年之前你在汪海之上,应该这么说,20年之后你在他之下,你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吗?
马胜利:能,早就调整过来了。
记 者:因为你没有别的选择。
马胜利:不是,我认为只能是双赢的,我老马还有追求的,刚才不是跟你说嘛,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为亿万富翁嘛,说这个什么老马是马前卒,马后卒也没事,说什么都没事,当小跑也没事,说什么都没事。
记 者:你有失败的准备吗?
马胜利:没有。他们说老马你是背水一战,我也承认背水一战,但是有备而战。
麻广军
麻广军是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名律师,从业10年来,对于所受理官司的赢与输早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然而,一年前,在一起普通刑事案件的被告方作无罪辩护的同时,自己却因言获罪,被宁城县检察院以涉嫌作伪证逮捕, 在看守所被整整羁押了210天。
记 者:210天,210天都怎么渡过的?
麻广军:这么说,这210天可以说是在一种期盼、等待跟希望中渡过的,期盼着法院能够早日给我开庭,等待着法院能够做出一个公正的裁决,希望法院能够早日还我一个清白,还我一个人身自由。
记 者:以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
麻广军:没有,从来没有。翻开中国律师史,就是从1998年以来吧,这么多年,就是近六年来,新的诉讼法颁布,近七年,律师就是涉嫌妨害作伪证应该受到追诉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等什么直接批捕的。也没有一个当被告人还没有定罪的时候,就把律师抓起来关几个月开庭的,我这个例子就开了全国之最。
让麻广军入狱的案子是发生在2002年年底的一起涉嫌强奸案,为了尽快结案并维护自己办案的正确,有关部门使用刑讯逼供的手段,使被告人被迫承认了自己本来就不曾发生过的犯罪事实,几位证人也被迫承认他们是受麻广军的指使,在法庭上做的是“伪证”,于是,矛头直指麻广军。
记 者:到底有没有作伪证?或者说有没有唆使别人做伪证?
麻广军:没有,根本就没有,我也不可能做,我也没必要去那么做。我是一位律师,我十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了。我知道法律的严肃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借口去作伪证。
记 者:你的意思对你的指控都是无稽之谈?
麻广军:都是无稽之谈,而且那都是纯是诬告、陷害、捏造的。我记得有一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皮哪有毛,许文生被告的案子还没有审结,还没罪呢,我律师都有罪了,都抓了半年,都开庭审判了。那么这种现象谁能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恰恰在我身上就发生了,而且关了我七个月之久。
麻广军入狱之后,内蒙古律师协会专门派律师为他做辩护,最后,麻广军的辩护对象以及麻广军本人都被终审判决无罪释放,从无罪到有罪,再从有罪到无罪,麻广军的遭遇所折射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官司本身。
记 者:那当两位律师坐在您对面的时候,他的位置应该是你原来坐的。
麻广军:对,我当时很悲伤,我哭了,真的哭了。那么我作为许文生的辩护人,在头半年之前,我是在外边会见许文生,希望给他做无罪辩护,为他申冤。没想到半年之后,我坐到了许文生的位置上,由自治区律协派了两个律师在我为在做无罪辩护的努力,我由辩护人变成了被告人,这种心情让人无法接受啊,但是面对现实,你必须得接受。
记 者:你当时来说你自己怎么考虑呢,事已至此。
麻广军:我相信法律,尽管在宁城这个小地区来讲,在某些程度、某些地区上存在着这种司法腐败不公的现象,但是我相信,你宁城这块乌云是永远遮不住太阳的。
记 者:问题出在哪儿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麻广军:问题就出在,根源就是许文生案子,一开始报案就是假案,公安机关跟检察机关一开始就把这个案子办成一起错案了,他们要错上加错,为了维护他们的尊严,为了维护他们办的这种错案,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记 者:有没有后悔接许文生这个案子?
麻广军:没有,我到现在也不后悔。当时我相信法律,相信法庭。因为法庭它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它代表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某个领导的意志。法庭代表的是国家的法律跟尊严,它绝对不是代表某个领导的面子。
熊德明
熊德明原本是重庆市云阳县的一名普通农妇。2003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考察路过熊德明的家门口时,她向温总理如实地说出了自己丈夫打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在总理的过问下,熊德明一家很快就拿到了被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资。农民工欠薪问题也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同年年底,这张面孔出现在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只有初中文化的熊德明获得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社会公益奖。
记 者:你觉得你在中间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熊德明:我觉得我如果不向总理讲那句话的话,上面还是不能为民工讨工资的。
记 者:但是我想法不一样,即便不是熊德明,可能换一个人总理也会去关心,这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
熊德明:对,其他人没有这个机遇,没有说到那个地方去,我向总理说了一句,我的工资得到解决,以前没有听到过谁找了谁马上就能追到工资。
记 者:总理可能帮很多老百姓解决问题,为什么帮你讨回这2000多块钱工资,你就变得那么有名,
熊德明:我想是这么一回事,前年某个报纸要我到他那去,他有一篇报纸给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说农民工欠薪是一个长期性的东西,但是有人把炸药包已经放到那了,有人把导火索已经准备好了,就是说我这一句话给是一个火柴,是一个火甩到那就把它点燃了,这是一个报纸上说的,我也想应该是这样的。我当时去颁奖的时候我还在想那些事,全部都是些老总,各个大企业的一些老总,我觉得挨着他们坐我都不配,我是一个农民我没有钱,我不可能去向他们平吃平坐。
记 者:那当时通知你领奖的时候你怎么就来了呢?
熊德明:当时通知领奖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农民,能够一两次到北京,能够好几次坐飞机到北京,这也是一种荣幸,可能还有一部分人说我工作几十年我们都没有坐过飞机,我觉得还是荣幸的,我荣幸的是能够上新闻报道、能够上电视,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室,能够到北京后来和老总领奖,
记 者:对你的意义来说可能坐上飞机比你这个奖更实际?
熊德明:对,还有一个原因,那个奖品我是这样想的,他们有人问你得了多少钱,这个奖品可能是一百万两百万也买不来,为什么买不了,那些企业家可能真的想来领这个奖,但是他们领不了,我觉得虽然没有得到钱,但是有一个名在,是一个无价之宝。
走下讲领奖台的熊德明还是那个熊德明,大规模的清欠风暴也没有让所有农民工都拿到所欠的薪水。但在乡亲们眼中,盛名之下的熊德明就是一个大能人,每天到她家里寻求帮助的人络绎不绝。面对这些远远超过了自己能力的请求,熊德明觉得既同情又无奈。
熊德明:我觉得太无奈了,我说我都是无奈的,没有钱的时候,向总理说了一句实话,我不是总理我不可能解决,起码最开始来的人就讲,你能帮我们把总理的电话告诉我们,我们能给总理打个电话,把我们的事也像你一样得到解决。
记 者:你有吗?
熊德明:(笑)没有。我当时觉得太,我就说如果每一个人有一点点事就给总理打电话,可能总理办国家大事办不好了。
记 者:你想帮他们?
熊德明:还是想。
记 者:你办到过吗?
熊德明:没有。他们不明白,还死死活活地抓着我要我去给他们帮忙。对我心里的压力特别大,我一天都不好受。有时候我一想进中央电视台,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但是他们找到我我没有帮他们忙的话,我觉得压抑,当初如果是总理到这问起的时候我不讲的话多好。
记 者:你后悔跟总理说实话了?
熊德明:对,有一点点,如果我不说那句话的话他们不能知道最好,我过以前平平淡淡的生活多好啊。
2004年11月份,几位老乡请求熊德明到温州帮他们维权,但一行人的维权行动并不顺利。对于熊德明来说,2004年的年底要比2003年的年底落寞很多。年关将近,但愿今年的农民工都能领到回家的血汗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每个人也都渴望成功和胜利,但失败却总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处在非胜即负的境地的时候。所以,坦然面对胜负,不管是对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是需要具备的心态,关键是这些成败得失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启示,如果真是是这样,我们的社会也许就不存在失败者,因为命运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条直线,社会也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明天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新年特别节目《面孔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