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向普京总统汇报国防及军事工作时表示,中俄计划2005年下半年在中国境内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俄军将派出大量官兵和先进武器参加演习。这是中俄之间举行的首次实兵诸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反映出中俄军事互信与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境外媒体揣测演习细节
据报道,目前中俄两国的军事部门正在研究此次联合演习的具体计划,有关演习的时间、兵力、规模、地点、武器装备等详细情况外人尚不得而知。但美联社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今年5月份访问莫斯科,参加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俄在此期间举行联合演习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演习的地点,俄罗斯媒体根据两国在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分析,认为很可能选在黑龙江省,因为俄军在滨海边疆区的谢尔盖耶夫有一个大型训练靶场,其正对面的黑龙江省内也有一个解放军大型训练场,在这里举行联合演习,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双方的兵力调动与集结都非常方便。
关于演习的规模,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称这是一次“规模相当大”的联合军事演习,但俄军事专家认为,双方投入的兵力大约在2个团左右,因为:第一,俄罗斯刚刚从谢尔盖耶夫靶场撤走了集团驻军,俄军总参谋部再大规模抽调部队参加中俄联合军演有一定困难。第二,中俄双方都不想让别国觉得联合演习是针对“某个国家”。第三,实兵演习组织协调相当复杂,中俄首次实兵演习的难度不应太高。
关于参演的武器,伊万诺夫透露说,俄罗斯会投入绝大部分的代表顶尖技术发展水平的武器装备,包括海军的潜艇和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驻远东地区俄军的主战装备都有可能参加演习,如陆军普遍装备的T-72和T-80坦克、BTR-80型及BMP-2型步兵战车,空军的苏—24轰炸机、苏—25强击机、苏—27歼击机、图—95MS战略轰炸机和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及海军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从中看出,这是一场诸军种联合实兵演习。
关于演习的假想敌,俄方曾透露主要演练对国际恐怖主义联合打击的能力。近年来中国与外国军队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基本上都是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为主,而且中俄都面临着民族分离主义的威胁,车臣非法武装和新疆“东子都在从事恐怖活动且呈现出相互串联、相互勾结的趋势。因此,打击恐怖分子是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它成为两国第一次联合军演的主题,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安全合作到联合军演
一般的看法是,军事合作的状况最能反映国家之间的关系水平,而联合军事演习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军事合作方式。众所周知,军事演习是和平时期对未来战争的“模拟”,联合军演也就意味着参加演习的国家在“战争”状态下“肩并肩”打仗。因此,中俄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表明中俄军事合作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中俄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正在向高水平的军事合作方向过渡。
中俄军事关系的深化是两国在安全领域富有成果的合作的必然结果。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成立“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其初衷是共同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问题,增强彼此之间的安全信任。在此框架下,经过几年的努力,1999年12月9日,中俄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叙述议定书》和《关于中俄国界线西段的叙述议定书》,中俄边界问题在两国关系史上首次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中俄开始在边境地区大规模裁军,正规作战部队撤至距边境300公里的纵深地区,两国在边境地区的重要军事行动如演习等都事先向对方通报。
随着边境地区信任的建立,“上海五国”元首会晤的内容逐步扩大,其中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中俄在这一机制内建立了执法与安全、国防等部门领导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上海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决定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并正式吸收乌兹别克斯坦完全平等成员身份加入该组织,同时为该组织的合作制定了共同的目标:联合打击威胁本地区安全的“三股势力”。根据这个精神,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必要时可对“三股势力”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中俄之间的安全合作从此开始向具有军事合作的性质变化。
2001年7月中旬,中俄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该条约规定,当缔约一方受到侵略或军事进攻威胁时,两国应立即展开磋商。根据这一精神,中俄两国国防部加紧了磋商,两国国防部长建立了定期会晤制度,中俄国防与军事合作驶上了机制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也就水到渠成了。2002年7月中俄两国军队举行了联合指挥所演习,2003年7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又举行了联合反恐演习。对于即将举行的中俄实兵联合演习,俄罗斯军事专家评论称,随着联合军演的举行,俄中军事合作已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标志着两国军事关系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俄不会结成军事同盟
必须指出的是,中俄睦邻友好条约为中俄发展军事合作关系指明了方向。该条约明确指出,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条约没有给双方规定承担军事的义务,但如果缔约一方遭到侵略威胁,双方将紧商,这既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条件,也为双方自主做出决定留下了充分的余地。这种不结盟性质集中反映了中俄两国在冷战结束后,既要密切双方关系,又不愿与任何一国为敌的国际关系新思维。
但是国外一些媒体却过时的“冷战”思维解读中俄即将举行的联合军演。如美联社认为,俄罗斯提出举行中俄军事演习可能是对乌克兰选举风波做出的反应,旨在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弥补与西方争斗的损失。日本的一些媒体也分析认为,中俄联合演习可能假想敌”,旨在共同对付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也有拉俄震慑“台独”及阻止美国战时军事干预台海局势的意图。显然,这种思维仍然停留在“不是盟友就是敌人”的冷战时代。中俄所倡导的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安全观,超越了冷战思维,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合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中俄都不会结成军事同盟关系。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