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追加三千万美元扩建预警系统
印度洋海啸在全球科技界引起强烈震撼,有关加强海啸预警科研和最大限度减少海啸灾害的呼声日见增强。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会正在考虑对海啸预警系统追加3000万美元,以支持海岸浮标系统、波浪计和地震传感器等海啸预警装置建设。估计为维持这样的系统每年需投入750万美元。目前类似的系统只存在于太平洋。在美国会作证的科学家指出,此次海啸导致如此大的伤亡和破坏,暴露不少地区缺乏海啸预警系统,他们呼吁给予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足够的经费,并增加对大西洋和印度洋以及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类似支持。
据悉,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署将部署全部50个海洋探测传感装置,预计每个装置的安装费在25万美元,每年的维持费在5万美元。其中在太平洋已经安置了6个这样的传感装置。三年前,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依靠这6个传感装置,通过卫星及时传递了太平洋海啸信息。
中、德、澳等国纷纷建海啸预警系统
作为地震海啸严重区的中国也已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提供的信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海啸的预报力度,在沿海海域地震海啸分布概况和发生频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90年代后期起,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发了太平洋海啸资料数据库、太平洋海啸传播数值预报模式和越洋、局地海啸数值预报模式。这些模式已在我国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等5个核电站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应用。
澳大利亚科学家正计划建立耗资2000万美元的印度洋预警系统,其中包括30台测震仪,10台潮汐检测仪,6个海啸监测浮标,这些浮标与太平洋2万英尺下的压力记录仪连接,主要用于印度洋深海评估和海啸预测。
德国政府近日决定拨款4000万欧元,用于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新的海啸预警系统将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其他邻国增加30到40个站点。发生地震时,警报将通过它们自动在因特网上发布,并通过地区数据中心以电子邮件或短信方式传播。
海啸科研成为新热点
除了建立和完善海啸预警体系外,与海啸相关的科学研究也正成为新的科研热点。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一场探知深海地震和海啸灾害的革命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中。
一批可接收海底信息的先进脉冲声纳正在加紧研制中;一些研究人员则期望通过跟踪监测珊瑚,来了解该地区海底地震史。
防灾减灾也成为紧迫课题。研究人员注意到,印度洋海啸的伤亡数如此之大与岸边建筑物规划失当有很大关系。巨浪席卷而来时,那些建在滨水区的停车场实际上成了摧毁建筑物的“钢铁加橡胶”的“武器”。为此,美国6所大学的科学家正协力开发相关的计算机模拟软件,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5至10年里,设计出适合于海啸易发区的滨江区域建筑布局,以尽可能降低海啸的为害程度。 文/本报记者江世亮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