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1月12日电 作为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控制中心,五角大楼在美国独立200周年大庆,即1976年才首次向公众开放,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仅凭一张美国驾照就参观过五角大楼。“9·11”事件后,出于安全考虑,五角大楼停止了开放性参观活动。1月11日中午,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的安排下,常驻华盛顿的部分中国记者走进五角大楼,不仅进行了参观,而且还和五角大楼的“中国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巧遇美俄国防部长
访问五角大楼原来只有3项内容:与国防部长办公室的中国处成员座谈;与常驻五角大楼的美国媒体记者交流;参观五角大楼。后来,我们被告知临时增加了一项内容:参加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记者会。
当天中午,我们乘坐五角大楼安排的面包车来到了戒备森严的的五角大楼东门,面临波托马克河的门前广场是美军为到访的外国军方领导人举行欢迎仪式的场所。在美国国务院公共事务官员特里·大卫逊、外国记者中心亚太地区官员约瑟夫·布克班德及美海岸警卫队士兵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位于二楼的五角大楼新闻发布室。我们被告知,这是拉姆斯菲尔德与到访的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所以中国记者难有机会提问,我们只能坐着旁听。跟随伊万诺夫来访的俄罗斯记者看到大量中国记者到场十分惊奇,直把镜头对着中国记者。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记者问本报记者:“中国媒体为什么对俄罗斯国防部长访美如此感兴趣?”
哪知由于俄罗斯记者最后来得过多,不大的五角大楼新闻发布室容纳不下,中国记者不得不放弃参加这场记者会。正当我们站在走廊准备参加下一场活动时,拉姆斯菲尔德和伊万诺夫在随从的陪同下前往新闻发布室。当得知我们是中国记者时,美俄两位国防部长都驻足向我们问好。在媒体面前表情一向严肃的拉姆斯菲尔德身着他常穿的灰色西装,或许今天有什么高兴事,他面带微笑地欢迎我们到五角大楼参观。同样身着灰色西装的伊万诺夫儒雅地用英文向我们表示,上个月他刚刚访问了北京。
接着伊万诺夫的话茬,本报记者走到拉姆斯菲尔德的面前问道:“你任职4年,似乎尚未访问中国?”
“我正在考虑,正在考虑。”个头不高的拉姆斯菲尔德低着头回答。
“现在有无访华计划?”
“我正在考虑。”拉姆斯菲尔德回答,“我在1974年第一次访华。”
“那可是30年前的事了。”
也许是看到大多数中国记者很年轻,他回过头来对我说:“那时可能还没有你们呢!”
拉姆斯菲尔德上任伊始就对中美军事交流抱质疑和审慎的态度,2001年的撞机事件再次冲击了中美两国关系,拉姆斯菲尔德决定全面停止两国军事交流和互访活动。“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开始采取务实性对华政策,两国军事交流也再次回暖。据报道,布什当时是绕过拉姆斯菲尔德,直接向沃尔福威茨下达推动中美两军交流命令的。对于拉姆斯菲尔德迟迟没能访问中国,美方的解释是拉氏太忙。在随后与五角大楼中层官员座谈时,美军一位官员的回答如出一辙,说拉氏因深深陷入伊拉克事务而暂时没能访华。
70多岁的拉氏在上个月的圣诞前夕旋风式访问伊拉克看望美军士兵也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与美军“中国通”面对面
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的国际安全事务处下设国别地区科。11日下午与中国记者座谈的是中国事务科的官员。他们是参与制定五角大楼对华政策的中层官员。毫无疑问,他们是五角大楼的“中国通”。
五角大楼中国科共有5位官员,周二与我们见面的有3位(由于此次访谈是背景吹风,所以我们在报道中不能引用他们的名字)。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年轻,年纪都约在30多岁;二是都从事参与中国政策制定或研究多年,都能说流利的汉语;三是多有在美军服役经历或正在服役,其中一位是现役陆军中校。
让人吃惊的是,中国科的资深科长是位华裔,拥有一个典型中国名字的他是本周一才来五角大楼正式上班的。他是出任该职的首位华裔,一年前自美国空军退役,军衔为中校。他曾两度担任美国空军部国际事务官员,退役后,一度在空军部从事国际高科技方面的工作,精通汉语。
当本报记者询问他是第几代移民时,他告诉说是第二代,他的父母早年从上海一带去的台湾,后来移民美国。我笑称他是“外省人的第二代”。
一位曾担任过美国驻华使馆武官的五角大楼官员向我们介绍说,国防部部长办公室里的中国科是制定有关中国政策的工作级层面,他们当中既有职业军人和文职人员,也有政府任命的官员。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有关中国的国防政策建议,其中包含中美双边对话、两军交流及军售等。
在谈到中美两军关系发展落后于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时,这位官员表示,美国和中国不是同盟关系,两军不可能有如美国与北约盟国那样的军事合作。美中两军关系发展的重点是了解对方,保持对话及在可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目前,两军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军高层的互访和交流,如两军领导人这几年的互访,及两军国防协商对话及特殊政策对话等。教育交流是两军交流的另一个层面,虽然目前两国军人到对方军事院校学习的时间不长,但让两军未来领导人通过这种方式彼此认识,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到两军最高领导人建立热线电话时,这位官员说,美中都是亚太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中领导人设立热线电话很重要。目前白宫和中南海有热线电话,国务院与中国外交部有热线,美军希望美中两国的国防部也能设立热线电话。美国防部与30多个国家的国防部有国防热线。而美中国防部目前只能通过各自驻对方的武官来保持沟通。
五角大楼里的“9·11”纪念馆
这么多年过去了,五角大楼有什么变化?变化不大,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室,每天有2.3万人在此上班,其中1.6万名是职业军人,有9500个停车位。五角大楼有自己的地铁站、警察部队、消防站、幼儿园、各式餐厅和购物中心等。
要说有变化则多少都与“9·11”事件有关。首先是戒备更加森严。记者初次来美工作时曾在五角大楼的停车场练过车,而目前进入五角大楼一带则相当困难。进入的车辆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我进入五角大楼时还要经过安全检查,必须携带两个带有照片的身份证。
五角大楼自1976年开放后,每年大约有10多万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参观。“9·11”后,出于安全考虑,五角大楼停止公开对外开放。现在每天仍有大约1000人前来参观,但参观者都是单位和社区组织的,参观必须至少提前两个星期预约,五角大楼在对参观者进行安全背景检查后才予以放行。
2001年9月11日,五角大楼也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的撞击,除去5名恐怖分子,机上乘客、机组成员加上五角大楼工作人员,共有184人遇难,五角大楼大约20%的区域遭到破坏。据陪同参观的美海岸警卫队士兵介绍,虽然恐怖分子在袭击前做过多次飞行训练,但他们劫持的美国航空公司77次航班从西北方向飞来时,飞机在离五角大楼几十米的地方提前着地,油箱爆炸。而五角大楼被炸的一侧正值维修,没有什么人在那里上班。如果飞机撞中大楼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角大楼是1941年9月11日动工兴建的,恐怖分子选择60年后的同一天袭击五角大楼更是激起美国人的爱国热情。为了纪念这些死难者,五角大楼在修复后的大楼里新辟了一块“9·11”纪念馆,死难者的姓名和简历被刻在石碑上。美国民众也纷纷以绘画、诗词、捐赠等多种形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记者 翁翔)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请进入《环球军情》论坛和大家一起讨论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