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马尔代夫马累专电特派记者 郑杰
70岁的老阿卜杜拉坐在水果档前,黝黑的脸庞上努力露出平静的神色,可语气仍然充满悲伤。他的家园在大海啸中毁于一旦,电视机、洗衣机等物品全部被卷入大海,家庭成员至今栖身无地。
大海啸来临时,老阿卜杜拉正在海边修船,巨浪突然冲来,他回身就跑,海浪很快就涌到他脖子上,几经挣扎,他在海水中逃了出来,回到家一看,熟悉的房子已成废墟。
首都下半旗向遇难国民致哀
昨天,在记者面前的老阿卜杜拉的档口摆着几个青色木瓜和一堆辣椒,这是他赖以维生的果园仅剩的果实,“我的孩子们正在修复我们的家,我也要尽快赚钱,让大家活下去。”他低沉地说。
灾后第18日,本报记者昨天继续在受灾国马尔代夫的岛屿间穿行。居民们依然没有从海啸袭击的哀伤中解脱,但是人们正在想尽办法重建家园,尽快使这个国家恢复生机。
海啸造成82名国民遇难,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该国历年来最大的劫难。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街道上四处挂着的国旗都下了半旗,向遇难的国民致哀。
马累居民自发接纳受灾同胞
20岁的导游印迪对记者说,马累的人口有7万,大海啸当天,市内也被巨浪淹了一个小时,最深的水没到人们的膝盖,所幸没有人伤亡,损失也不算严重。但海啸使马尔代夫的一些岛屿被完全淹没,不少岛屿上的民居也遭到毁灭性破坏,近三万名灾民一下子涌到了马累,整个城市陷入前所未有的惊慌和忙乱中。
印迪说,不少马累居民很快自发地接纳这些受灾同胞,为他们提供短暂的栖身之所,大部分的妇孺被政府安排到学校暂住,而男人则很快就返回原住地,开始在废墟上清理和重建家园。
鱼虾比灾前涨价不到一成
在马累最大的渔产品市场外,桅杆高耸,渔船云集,上百渔民出入市场,地板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深海鱼类。这里是整个马尔代夫最大的渔产品市场,所有的酒店和当地人都到这里购买鱼虾,每天,渔船穿梭各个岛屿,将渔民和新鲜渔产品接载来此。记者看到,此刻,这里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渔民巴哈米告诉记者,海啸发生后的一个星期,所有的渔业买卖都一度中断,但上周起就完全恢复了。价格比灾前上涨了5%-7%,巴哈米高兴地说:“只要有生意做就行了,灾难过了,人们还是要照常生活。”
在马累的街道上,店铺全都正常营业,行人行走匆匆,生活节奏正在恢复。总统府外面的广场上,成群的孩子们正在和数百鸽子一起嬉戏。灾难留给人们心里的阴影可能短时间内无法消除,但至少从外表上看,世纪海啸的灾劫留给这个城市的痕迹已经不多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