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香港1月12日电】(记者刘秋伟)今天下午2时43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立法会发表2005年施政报告,提出巩固和加强经济复苏、扶贫纾困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计划,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施政报告题为《合力发展经济,共建和谐社会》。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的第八份施政报告,也是董建华在第二届任期内发表的第三份施政报告。
董建华说,在特区政府确立了发展的定位和路向以及在市民的努力奋斗下,香港已迎来经济复苏的曙光。香港目前的经济形势,“正处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最佳状况”。
他指出,香港七年来经历了艰苦的经济调整和转型,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使过去一年的经济增长达到7.5%;而且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双位数的增长。其中,出口贸易在1至11月的实质增长达15%;服务输出在首三季增长近17%;访港旅客突破2100万人次,比前年同期飙升近四成。随着经济全面好转,过去长时间困扰香港的一些难题,例如失业、通缩、负资产和财政赤字等,已得到缓解或消除。这“表明香港经济经过多年的艰难调整,已经摆脱困境,开始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董建华说,为了促进香港经济继续发展,要继续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即金融业、工商支援服务业、物流业和旅游业。并提出要以文化及创意产业和旧区重建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吸引内地和海外精英人才来港发展。
在谈到问题和不足时,董建华说,主要是特区政府面对政治转变和经济逆境的冲击,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缺乏应变的经验。今后特区政府将努力改善施政,提升施政水平,继续循以下方向前进: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基本法施政;继续努力确立“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更准确掌握社情民意,更细心聆听市民意见,吸纳更多有代表性的人士加入各类咨询架构;进一步完善问责制的运作和发挥团队精神。
董建华指出,中央政府在香港困难的时候,对特区政府多项建议一一作出积极回应,包括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安排》、开放内地民众来港“个人游”、简化内地企业来港经营的程序,和批准本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个人业务等。目前,内地正加速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市场机会不断增加,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香港经济复苏今年会进入巩固增长期。
多年来,香港各界人士都很关心贫穷问题。因此,在施政报告中,董建华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扶贫纾困策略。
董建华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工种外移,失业率仍然偏高。“社会部分低收入人士在过去几年境况转坏,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因应新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直接的支援。”
他指出,政府的政策理念,首先是致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其次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每个市民都有机会发挥所长,提升自己,摆脱贫困。扶贫纾困要从多方面入手,各项措施包括:减少跨代贫穷、提供家庭辅导、加强长者服务、加强对残疾人士支援,和发挥社工作用等。
董建华表示,处理香港经济转型下的贫穷问题,涉及多方面的政策。因此,我们决定成立扶贫委员会,研究在经济、就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扶贫工作,并探讨扶助年老、单亲、残疾贫困人士的具体措施。委员会会由财政司司长主持,成员包括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工商界人士、民间团体和专家学者。
董建华表示,香港应抓紧内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这个机遇,增加香港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政府在落实和深化《安排》的同时,将继续促进粤港两地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的发展,加强与内地其他省市的双边合作,为内地企业安排市场融资、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捷径等,增加香港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
董建华承诺,与区域内其他省区携手合作,致力完善整个泛珠三角的交通联系,并积极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让香港的投资者和服务业有更多参与机会。
作者:记者刘秋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