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告界对这次印度洋海啸反应表现得非常到位。广告公司和媒体都在寻求一种恰当的方式既能表现出他们对此次灾难的关注,又可洗脱趁灾难赚钱之嫌疑。
媒体选择如何宣传救济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广大群众为了向慈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去购买那些声称举办募捐活动的商家的产品。尤其是在9.11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
“无论是9.11,还是海啸,这些影响力深远的灾难对于那些商家而言都有很大的商业利用价值。”华盛顿邮报公司商业开发副总裁CliffSloan说道:“然而,这种等同于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是极为不人道的。”
统计表明,部分美国公司花在公司救灾形象宣传方面的广告费用和其实际捐助的资金基本相当。这样的做法正和Sloan的想法不谋而合。正如美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力普.莫里斯,在其网站上宣布他们至少向海啸受灾地区捐赠100万美元的事,被人指责利用施舍来讨好政治家,欺骗公众,通过大肆宣传他们所作的这些捐赠,试图让公众相信他们现在是好公民,虽然他们的产品仍在继续传播疾病和死亡。美国广告代理公司CrispinPorter&Bogusky副主席兼创意部总监说道:“要做就做,但不要为你做过的事大肆宣传。”
美国通用公司表示,现在所关注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海啸中受难的人群身上,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发这些不义之财。该公司也动员其员工向灾区捐款,并通过网上售物,以及提供流动纯净水的服务来募集赈灾款。如今已筹到100万美元,现已送往美国红十字协会。
美国运通公司表示决不会利用广告之便为自己造势,该公司计划筹资100万美元资助红十字协会,以及红新月会,而且还将公司职员的捐款另外作为美国运通基金送往灾区。
美国天气频道网站也为救援活动出了一份力。他们在网站上添加了红十字协会的链接,网民在浏览天气频道的网站时,还可点击链接,去红十字会网站捐款。
美国其他媒体也为此次救灾活动做过多次宣传,动员全社会人民参加募捐。
此外,那些有在受灾国家设立分公司的企业更是为当地受灾群众忙得不亦乐乎。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向印度、斯里兰卡等受灾国家捐赠饮用水等。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