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日开始,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将陆续拉开帷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新问题,既是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点话题,也是本次“两会”最吸引普通百姓的看点。
看点一:和谐江苏造福你我
看点检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什么是和谐社会,如何建设和谐社会,也将成为即将召开的我省“两会”讨论的热点。
专家视角(叶南客南京社科院院长):和谐社会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生、互动。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前途。具体到江苏,现实的问题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能否一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同时“稳定”也走在全国前列。“两会”将为新一年的江苏发展画下蓝图,能否在诸如生态省建设、加快富民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有新的创新,是建设江苏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看点二:一号提案关注电荒
看点检索:入冬以来,不少地方延续了去年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频繁地拉闸限电,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而令人担忧的“电荒”仅是我省能源紧缺的一个缩影。即将召开的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已把应对电能源紧缺的话题列为第1号提案。
专家视角(林政山省政协委员、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近年来,我省煤电油运供求缺口一直较大。特别是电力供应紧张,去年全省电力缺口高达8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以电荒为首的能源危机正步步紧逼,也必将是本次省“两会”委员、代表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能源消耗正呈高峰态势。能源短缺已是我省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与挑战。必须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筹划江苏的资源供给,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如鼓励和支持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以切实增强我省可持续发展资源保障能力。
看点三:生态江苏如何起步
看点检索: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是居民向往的生活环境,去年12月,我省通过了《江苏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准备用2000亿元打造八大重点生态工程。去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作为2005年我省经济工作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
专家视角(张伟新省委研究室):作为《江苏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起草编制成员之一,我认为打造生态江苏是非常迫切的问题,我们江苏不少土地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它承受的人的生活、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都相当沉重,生态省是绿色江苏的延伸,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在生态江苏的目标已经确定,省委、省政府决心已下,今年又是建设生态江苏的起步年,如何落实规划纲要、如何用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等,这些肯定都是今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看点四:教育体制必须创新
看点检索:南京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辩论曾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引起省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民革江苏省委向即将召开的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建议在南京基础教育领域建立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区》的提案。建议认真反思南京的基础教育,并在南京基础教育领域建立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区。
专家视角(王国聘南林大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高考之痛,到底痛在何处?这是个值得教育界反思的沉重话题。一方面是国家需要各方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高考录取时必须采用应试选拔的公平政策,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痛点”所在。高考之痛痛的是学生和家长,痛的是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应试体制下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江苏是教育大省,南京中小学更拥有全省最优质的教育师资、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可是教育的现实功利性制约了南京的素质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只有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最终解除“病痛”。而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协调,在高考的录取过程中给南京一些降分录取、切块录取等特殊政策,使得南京市在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凸现全国特大城市的教育个性,进一步展现素质教育的优势,可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