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8号,香港已为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捐出近7亿港元善款,平均每个香港人捐出100港元,成为全球单一捐出最多善款的城市
香港成了“慈善之都”。
近7亿港元善款,使得香港慈善组织“无国界医生”甚至不得不呼吁人们暂停捐款给该组织,因为所获捐善款“太多”。这种情形不论中外,均极为罕见。
香港早就有乐于捐助的爱国和慈善传统。远的可从支持孙中山为推翻满清政权组织兴中会、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开始,在香港及海外所募捐得来革命经费都是经由香港再进入内地,香港因此成为共和革命基地之一。近的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因台风造成山泥倾泻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命伤亡事件,香港的电视台为此事进行募捐,连李小龙也出镜进行慈善表演,反应十分热烈。那是一次全民动员的慈善活动——电视台从晚间新闻后就开始全程现场直播,香港名伶、歌星、影星、名流轮番出镜表演或呼吁,很快就有观众捐款点播名伶或明星演唱或演出某首名曲、折子戏,点播的捐款少则数万,多则上千万!粤剧名伶新马师曾是其中获点播最多因而募捐善款最多一人,因而得“慈善伶王”之称。
与此同时,分布在港九新界各公共屋村(其规模有点类似现在内地城市的大型社区)在屋村居民自助委员会以“多多益善,少少无拘”口号动员下,发动居民捐款,每到某个时段,电视台就会公布某屋村已筹募善款若干万元领先,以此激励其它屋村踊跃捐款。电视台也获电话公司赞助,特开设认捐热线,由最初的十几条热线到后来多达数百条热线,电话认捐者或公司的名字以“走马灯”字幕方式在荧屏下端滚动出现。电视台通宵达旦进行直播,著名主持人和明星不断呼吁捐款、报告所筹得善款新数字,高潮不断。在这之后,“东华三院慈善筹款夜”成了近三十年来香港每年年末必办的传统。
香港各种慈善组织多达数百个,除了有“政府特许”背景支持的最大慈善机构赛马会外,其它慈善机构都靠赛马会作部分拨款赞助的同时,也依靠民间捐款。每到星期六,在香港热闹的街头会有不少年轻人(多是中学生)一手提着一个小箱,一手拿着一张张胶贴纸进行街头募捐,捐款人哪怕是以一、两元硬币塞入小箱子内,他们都会给你衣服上方贴一张小胶纸,以示你今天已为某慈善机构捐了款。
这些被称作“卖旗”(因许多年前是以捐款者获一面小旗子作标志)的街头筹款,要事先获得民政、福利及治安部门批准并在报纸上公布后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每个星期六只准一家慈善机构进行街头“卖旗”,而且,各慈善机构通常是一年前就提出申请了。
因此,香港可说个个礼拜都有慈善捐款活动,也就是说,慈善捐款已成为香港人的一种习惯。这是香港人慈善捐款传统由此而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香港法律规定,任何人或机构的慈善捐款都可作扣除相应个人入息税或盈利税税项。由此,不少捐出巨额款项的大机构或大富豪都可获得这方面的扣税优惠。
不少国际慈善机构都有驻港分支机构,如联合国世界儿童基金、世界宣明会、救世军基金、圣雅各福群会、无国界医生等,这些国际性慈善机构一直以来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也确实为香港和世界其它有需要国家或地区做出了实事;这样,在有着较好法治社会基础的香港,即使是对本地慈善机构,人们从不会怀疑自己所捐出的钱是否会被挪作它用。慈善,在香港已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了。
特别是有着重要号召力的香港演艺界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回归前一年1996年华东发生严重水灾,由香港演艺界发起的,为华东水灾的募捐筹款义演,一下子筹款2000多万港元。2001年,云南发生里氏6.8级地震,也是由香港演艺界发起为云南地震灾民筹款活动。
这次面对印度洋海啸大灾难,除了香港固有的慈善传统外,还因为泰国是香港人最熟悉,也是在心理上感觉最近地区。不少港人习惯到普吉或芭提雅度假,香港经济环境最好时,在精英云集的中环,个别中环人甚至坐飞机到曼谷吃午餐。故此,“近邻”又是“近亲”有难,香港人当然大方出手援助。(东南亚也是北欧人喜欢度假之地。对这次南亚的不幸,他们也显得特别大方,大概也是出于同一道理)
不到700万的人口10余天出手7个亿,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做到。当慈善业已达到并不只是富裕的象征而成为一种文化时,表明了香港又一次城市格位的上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列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