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 > 光明网

神华“煤变油”项目提速(图)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21日13:54  来源:光明日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神华“煤变油”项目提速(图)
区淑宜 绘

  神华“煤变油”项目提速

  已获得技术上的关键性突破,谋划3000万吨生产规模

  本报记者 徐万国 特约记者杨志 北京、宁夏报道

  日处理6吨煤的PDU装置在上海第一次投煤获得成功,并成功制出了实验油品。

  神华集团1月12日对外披露了此消息。神华称:“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流程业已打通,神华煤制油向实现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寒冬中的鄂尔多斯滴水成冰,大部分野外作业都已停工。而在伊金霍洛旗,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建设现场,几十台夯机分布在2.25平方公里的广阔工地上,将40多吨重的大夯锤吊起、放下,骤然落地时,几百米以外都能听到砰然有声。

  知情人士透露,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原计划2004年投资20.3亿元,但由于受项目工艺优化方案等因素的影响,仅完成了7.56亿元的投资。“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工人们都在冒寒施工。”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度带着几分“冒险”色彩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已经获得了技术上的关键性突破:神华煤直接液化试验装置已于几天前在上海中试基地一次性投煤成功,并获得实验油品。

  产业化成为可能

  从山西煤化所专家孙予罕喊出“5吨煤可变1吨油”开始,“煤制油”就被当作一种能源置换战略备受关注。

  2004年8月25日,神华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上马了我国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并计划在2007年建成第一条500万吨的生产线。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业界的争议和担忧。

  一方面,出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考虑,神华踏上了一条新的能源置换新途径;另一方面,从技术到工业化生产,一直是煤制油面临的头等难题,我国所掌握的煤制油技术一直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可供借鉴的工业化生产经验。即便是在国外,除“二战”时期德国以军事为目的、不计成本的落后工艺之外,美、日、前苏联等国耗巨资进行的相关研发均未能实现煤炭直接液化的工业化。

  正因为如此,神华煤制油成了“理论上可行”的冒险行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当时,很多媒体在报道此事时,运用了“赌命”、“豪赌”、“押注”等字眼。

  “不排除工业化道路上的技术瓶颈,神华煤制油就是一种冒险。”当时,很多专家如此评论鄂尔多斯项目,反对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

  为了排除技术上的担忧,神华集团曾一度考虑购买美国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但因技术转让费用惊人、适用性欠佳等多种原因而搁浅。据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计划并没有付诸工业化生产。

  可喜的是,就在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上马后的一个月,神华集团联合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神华煤制油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了煤制油中试装置(PDU)。该装置拟在实验室的基础上放大60倍进行试验。当时北京煤化所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该装置试验成功,将意味神华煤制油工业化的障碍可以被清除。

  经过几个月的安装调试,2004年12月16日,日处理6吨煤的PDU装置在上海第一次投煤获得成功,并成功制出了实验油品。

  神华集团1月12日对外披露了此消息。神华称:“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流程业已打通,神华煤制油向实现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了解,目前,神华煤制油研究中心正全面总结装置建设及首次开车经验,进一步完善试验方案,计划今年再次开车,实现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获取全套试验数据,为已在内蒙古开工建设的世界首个大规模煤直接液化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谋划新项目

  基于此技术的成功,神华集团已经计划在2005年完成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详细工程设计、承包商主要设备订货、大部分土建施工、部分设备安装等工作。同时将考虑开展新的煤制油项目。

  神华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卓透露,神华规划到2020年“煤制油”形成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生产规模。

  按照规划,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将在2007年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用煤970万吨,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到2010年,该项目产量提升到每年500万吨;到2015年,产量增加到1500万吨;2020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

  另外,1000万吨的规划差额也已经“有主”。据宁夏发改委有关人员介绍,神华集团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的牵头下,与宁夏煤业集团(简称宁煤集团)组成了对外谈判小组,与南非索沃公司进行了12轮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神华集团和宁夏煤业集团与南非索沃公司合作,计划在中国投资600亿元建设两个新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透露,神华和宁煤集团目前正在评估索沃公司所提出的建议书。根据计划,神华将在陕西榆林地区兴建煤液化项目,宁煤集团则计划在附近的宁夏省建厂。这两座液化厂每年将生产300万吨,或者是6.5万桶煤油或者其他燃油。

  宁夏发改委有关人员还透露说,基于神华的实力,在拟建设的这两座间接液化厂中,神华集团极有可能参股宁煤集团的液化项目。此前,神华集团董事长陈必亭已经多次考察了位于宁夏的宁东煤炭基地,并表示了强烈的投资欲望。

  中国计划投入150亿美元上马“煤变油”项目2005-01-20 10:44:1421世纪经济报道·“煤变油”计划的非经济背景中国能源安全堪忧 2003-11-23·中国试验“煤变油” 能源发展开辟新途径2004-11-03·中国60亿美元打造“煤变油”技术转让费10亿美元 2004-08-20·中国最大“煤变油”项目正在内蒙古紧张建设2004-06-22

  南方网讯 “一项技术关乎一个产业的命运。”这句话正在来势凶猛的“煤变油”项目投资风暴中应验。

  在今年开年之际,中国第一个“煤变油”试水企业——神华集团宣布,中国“煤变油”已经突破了核心技术,迈出了“煤变油”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神华集团在披露该消息时同时透露,鉴于核心技术的突破,神华集团已经计划在未来将先前规划的1000万吨“煤变油”项目规模提高到3000万吨甚至更高的生产规模。

  这一信号犹如一支高倍“兴奋剂”注入一度犹豫不决的“煤变油”投资者群体中,中国“煤变油”投资顿成风潮。

  据一位煤炭行业人士1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透露,神华集团作为“煤变油”项目的标杆性企业,其一举一动都将对整个产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几乎在每一个有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都在谋划上马‘煤变油’项目。”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目前正在兴建和拟建设的“煤变油”项目已达1600万吨;外电也报道说,中国正在计划投入大约150亿美元上马“煤变油”项目。而在这位煤炭界人士看来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估计。他说:“无论从投资额度,还是投资规模,‘煤变油’都可能超出此前人们的想象。”

  投资风暴卷席各地

  正如上述人士所言,几乎在每一个有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都在谋划上马“煤变油”项目。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除了十五期间,列入国家“十五”规划的云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煤变油”项目外,国内数得出来的大型煤业集团基本都进行了“煤变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大部分项目已经提交了“可研报告”或者“预可研报告”。

  据了解,除了目前在内蒙古开工的神华集团“煤变油”项目外,内蒙古已经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开工投产4个煤炭液化项目,形成2000万吨的成品油生产能力。

  在产煤大省山西,“煤田变油田”正在成为当前最为时尚的话题。该省甚至表示,“煤变油”将为山西煤炭工业结构调整提供最有效的契机。据该省煤炭工业局人士介绍,山西已经将“煤变油”列入省级发展规划,并计划在今后5年-10年内,依托自己的煤炭资源优势,借助产业化部门的加盟,通过国家投资和社会融资方式,在朔州和大同几个大煤田之间建成一个以百万吨煤基合成油为核心的、多联产特大型企业集团,并初步计划在煤都大同附近建设一个“煤变油”的大基地。

  而这只是山西谋划“煤变油”项目的冰山一角。在2004年10月由山西省政府组织的“2004中国山西跨国采购洽谈会”上,“煤变油”成为洽谈会的一个新亮点。据会务人员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洽谈会上,美国乐迈控股有限公司与阳泉隆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亿美元的煤化工合作项目,双方将联手投资“煤变油”项目。

  另据可靠消息,山西晋城沁和煤业有限公司正在与中石化和南非萨索尔公司商洽100万吨级的煤变油项目,计划投资100个亿,届时可消化400万吨原煤。

  在山东,其最大的煤炭企业——兖矿集团坑口煤炭液化项目也正在紧张运作中。该项目是兖矿集团煤化工新基地项目之一,将采用俄罗斯煤直接加氢液化技术,项目每年计划处理高硫煤500万吨;而鲁能集团则确立了煤电化、煤液化、煤电冶一体化开发思路,将分三期建设煤电液化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960万吨成品油的规模,每期油品生产能力320万吨/年。另外,包括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在内的几大山东煤企,都在谋划上马煤变油项目。

  甚至包括在贵州,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一座高达300万吨的“煤变油”工厂。2004年10月,该省副省长包克辛在一次煤电开发项目专题调研时指出:织金南部肥田、三塘一带的煤炭资源,那是目前贵州最好的一块煤炭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动用,是贵州实施“煤变油”搞煤化工的首选基地,要留给有资金、有技术、设计功能达到年产300万吨的“煤变油”的业主开发。

  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在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

  战略选择vs商机涌现

  关于“煤变油”,首先是被当作一种战略抉择而进入人们视野的。国家的态度是,我国富煤少油,石油可开采量逐年下降,而需求日益膨胀。从1997始,中国就已经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了进口国。据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1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了40%左右。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放大。

  但是尽管中国对“煤变油”技术的研究已经有50年左右的历史,“煤变油”却一直没有进行真正的工业化生产。有关专家解释说,一方面是由于1997年以前,中国石油除自身需求外,还有部分出口,石油危机没有充分显现;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早就掌握了“煤变油”技术,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工业化生产经验,投资额度过巨,风险较大,一直没有启动。

  事实上,大约在“九五”末期,中国就已经掀起了“煤变油”投资的第一轮高潮。但正是出于风险和技术的考虑,一度沸沸扬扬的投资热潮仅仅停留在“喊的多,做的少”阶段。

  2004,这是一个改变“煤变油”命运的关键数字。在这一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刺痛了无数人的神经,煤炭运输让那些为煤而谋的人伤透了脑筋,有关中国能源危机的预言犹如重磅炸弹悬挂在人们的心坎上,谁来供应中国?

  “煤变油”,这个自我拯救的策略在人们焦虑不安的氛围中蓦然回首——有关技术,有关成本,几乎随着2004年终结的钟声,“煤变油”产业化的消息打消了人们苦苦等待的悬念。

  此前,专家曾多次指出,“煤变油”的市场竞争能力来自于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来自于国际油价高于23美元至28美元。这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都在2004年的最后时刻,为“煤变油”置下了“生存”甚至“生长”的土壤。

  按照专家的逻辑,国际油价高于28美元,将意味着“煤变油”有利可图,而现在远远高置的国际油价对“煤变油”来说,无疑将会是暴利。(当然这要排除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媒体甚至指出,在当前情况下,“煤变油”简直就是“造血”商机。

  好消息不仅于此。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之外,还有来自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利好。据透露,“煤变油”项目的审批,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年产50万吨及以上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他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虽然相比其他项目的审批而言,‘煤变油’可能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但已经很不错了。”平顶山煤业集团一位人士表示,几年前,别说是上马项目,就是做项目方案,都必须征得国家主管部门的同意。(中国能源赌命煤变油75亿元巨额保单为神华护盘https://finance.sina.com.cn2004年11月03日 07:59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万国 北京报道

  75亿的巨额保单

  一份保额高达75亿元人民币的保单,对于当前炙手可热的“煤变油”工程意味着什么?

  这可能是中国“煤变油”工程最为隐秘的事情。但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片沙丘中,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惟一一个超级煤变油项目——神华集团煤变油项目施工现场,没有人去关注这样的话题。

  “关于成本,那是投资商的事,或者更大意义上是国家的事。”一位知情者回忆说:“这份巨额保单已经签署一个多月了,签约日期大概在9月中旬,只是外界鲜为人知。”

  据悉,该保单由华泰保险经纪公司牵线,由神华集团所属的中国煤制油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和天安保险公司签定。这四家国内最具实力的财险公司将共同为神华“煤变油”工程项目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所谓“煤变油”,科学上称为煤炭的液化,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

  根据现有的数据,这是今年国内最大的工程保险项目之一。而在业界,如此巨大的保单却一直秘而不宣。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分析:“这可能与‘煤变油’工程的成本有关。”他认为,“煤变油”技术从理论上说已很成熟,但成本问题曾一度受到反对者的诟病。目前“神华项目”还仅仅是“示范性”的,需要一个很好的舆论环境。

  关于成本的纷争,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一人士透露,目前正在开工建设或者正准备上马的一些“煤变油”项目,其成本核算值得怀疑。据了解,目前国内煤炭的市场价已经达到500元/吨以上(一般为570元/吨),而有关企业在启动‘煤变油’项目的时候,可行性方案中的效益一项是按照煤炭90元/吨来计算的。在云南先锋煤变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原料煤的成本甚至只有81.9元/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这位人士说:“时至今日,煤炭价格已经比90元/吨涨了3倍以上。以目前的市场煤‘变’出来的油,是否有竞争力值得怀疑。”

  持相同观点的另外一个重磅级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他说:“当前煤炭液化(即煤变油)的投入产出比是,仅从设备来讲,生产1万吨油就需要1亿元的投资,而沿海炼油厂扩建的投入产出比是每增产100万吨油投资不能超过10个亿,也就是说,每1万吨的投入是1000万元。两笔账一算,煤炭液化投资过巨,没有利润可言。”

  事实也许能证明这一点。国家在“十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要在陕西神东(即神华项目)、云南先锋、黑龙江依兰建设3个“示范性的国家煤变油项目”。但直到现在,5年多过去了,仅有“神华项目”被批准开工。据知情人士透露,审批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不排除国家对成本的考虑。

  石油高价铺路

  而在技术人员看来,成本根本不是问题。

  早在一年多前,“煤变油”的积极鼓动者——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所长孙予罕就宣称:从煤炭价格、人工成本和使用国产化设备等因素考虑,中国“煤变油”技术每桶汽柴油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0美元左右。

  按照他的这一“控制理论”,仅云南先锋煤变油项目(100万吨/年)建成后,年均利润就能达到10亿元以上,8年左右就能全部收回投资。该项目原料煤成本为81.9元/吨,水为0.175元/吨。

  另据了解,对于煤炭的成本,虽然目前煤炭的市场价在500元/吨,但主要涨价在运输和流通环节,煤炭坑口价格涨幅很小,并且各地差别较大,如山西煤炭达到200元/吨,而内蒙煤炭坑口价仅90元/吨。

  11月1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化工研究分院院长杜铭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煤变油”不是成本问题。

  据杜铭华介绍,“煤变油”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技术已经北京煤化院进行了更新改善,目前“神华项目”所用的催化剂就是该所的研究成果。这种催化剂每吨只需要二三十元,而在国外,这样的催化剂每吨需要160元左右。“这可以大大降低煤变油的成本”。

  “目前,3吨~5吨煤可以液化1吨油。液化油每桶大约25美元左右。这个价格与当前石油价格相比,效益已经相当可观。”杜说。

  但杜也坦言,这一成本核算大致是按照原料煤90元/吨来核算的。他解释,目前煤炭的坑口价跟几年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国家煤转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李永旺也表示:“一旦百万吨的装置投入运行,就会产生规模效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据知情人士透露,企业在说服有关部门时,都无一例外地谈到通过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而据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介绍,当前的“煤变油”技术,还有成本削减的空间。张玉卓介绍,“神华项目”生产线示范投产成功后,将在上海建设煤炭直接液化PDU装置(日加工煤炭6吨,2004年7月投产),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攻关,采取一系列的优化设计,降低投资,进一步优化溶剂体系,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改进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经济性,为今后其它煤变油项目铺平道路。

  另外,让很多企业跃跃欲试的一个重要根据是,国际上有一个“煤变油”效益的通行法则,那就是:只要成本控制在22美元~28美元之间,“煤变油”就能保本运营。突破28美元,效益就十分显著。

  而目前高企的油价也让“煤变油”的前景露出更多的曙光。今年年初的时候,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到10月25日,国际石油价格飙升至55.57美元/桶,突破21年的最高。至11月1日,12月份到期的世界原油价格为每桶49.5美元。尽管如此,目前的石油价格依然比一年前高了80%。

  风险何在?

  “投资太大,风险没有保障,谁敢上?”杜铭华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出差,一边回应着记者的提问。在他的日程里,满满排列着各地出差计划——为“煤变油”四处奔波。

  据悉,除云南、黑龙江外,内蒙古、山东、贵州、陕西、河南,甚至中海油,都在筹划自己的“煤变油”项目,但由于风险太大,均被国家叫停,决策部门希望等神华的工业化示范项目效果出来后再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当前的风险在于‘过程’,是从技术到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杜说,一项技术必须经过“实验-半工业实验-工业化示范-大规模工业化示范-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这样一个过程。“神华项目就处于大规模工业化示范的阶段,它的意义在于为国内发展这一产业开辟一个途径。”杜说。

  正因为是“示范”阶段,很多投资商紧捂着口袋不肯出资。记者致电云南煤炭工业局,一位熟知先锋煤变油项目的人士说:“现在实际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据介绍,此前云南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煤变油”领导小组,负责筹备事宜。但自从项目论证后,此事就一直搁浅下来。在今年年初,云南省政府曾责令省内8家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每家出资10亿元,以推进项目尽快落实,但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出资。

  为了推动云南先锋项目,两年前,北京煤化所专家杜林曾赴云南煤炭工业局挂职“督办”此事,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杜林已于去年10月返回北京煤化所。“根据现在的情况看,只有等神华项目效益显现后,先锋项目才有可能实施,但也不排除有实力的投资者会跟神华一样冒险。”杜林说。

  另据杜林介绍,因为“资源问题”,作为煤变油三大国家示范性项目之一的黑龙江依兰项目已经基本划上了句号,国家批准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手记. 煤变油的“战略因素”

  在“煤变油”技术发达的地方,经济考虑是第二位的:德国是在二战中采用“煤变油”的;而南非是在种族隔离时期,由于政治孤立和石油禁运才发展“煤变油”的。

  中国似乎也逃脱不了这样的逻辑。在石油外交屡屡受挫之后,“煤变油”似乎成了一个自我拯救的选择。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所说:“要从战略高度而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待煤变油。”采访中,相关人士也一再表示,石油和煤炭都不应仅仅以单纯的生产资料来看待,它们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进入非常时期,“煤变油”是不需要计算成本的。

  “煤变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意义,这是专家们一致的观点。

  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已达到2.52亿吨,净进口量达到9112.63万吨,进口原油占国内原油消费量的比重达到36.1%。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且,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

  据了解,由此,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将“煤变油”列入“十一五规划”,并把包括“煤变油”在内的煤转化与西气东输一起列为今年我国的10大重点工程,希望在“十五”冲刺阶段在煤转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也有观点认为,一度沉默良久的“煤变油”加速推进,主要原因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一路狂飙造就的。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的一个测算引起了高层关注:如果全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我国就要多掏70亿~80亿美元。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