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洛杉矶特约记者王晨报道
1月20日,迈克尔·切尔托夫将随布什及其新内阁其他成员一起亮相。在布什精心打造的“亲信内阁”中,和布什并无深交的切尔托夫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切尔托夫放弃了打拚多年才得来的“终身高薪铁饭碗”的联邦法官一职,答应出任新一届国土安全部部长,似乎也说明了他对权力的渴望。
由于切尔托夫参与了“9·11”之后的美国反恐政策制定,而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反恐体系的总设计师”。很多人都担心制定了《爱国法》的他,在出掌国安部之后将更加无视人权、为所欲为。国安部目前当务之急正是确保布什就职典礼顺利举行。据即将卸任的国土安全部部长里奇透露,当局将出动六千名军警加强华盛顿的保安,而联邦航空局也已经把华盛顿禁飞区从方圆24公里增至37公里。1月11日,当布什宣布对切尔托夫的提名时,切尔托夫自己已经承认,在当前的局势下,“国土安全部”这碗饭真是不太好吃。
昔日畅销书主角
今年51岁的切尔托夫是哈佛大学法学院1978届毕业生。毕业之后,切尔托夫投在“水门事件”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的门下。虽然切尔托夫初出茅庐,但却凭著机智的头脑和雄辩的口才震惊了整个法律界,当时很多前辈都将其视为不可多得的“法律怪才”。后来切尔托夫的名号越来越响,而他的事迹也成了当时畅销作家斯考特.特洛创作素材。在斯卡特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中,《哈佛新鲜人:法学院第一年动荡不安的亲身经历》这本书便是切尔托夫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本书鲜活描绘了哈佛法学院的高度竞争压力,非常引人入胜;并且探讨法学院学生学到了什么、没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有能力做什么、无法胜任什么。
由于铁面无私,切尔托夫曾被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布伦南赠与了一个“哈佛异类”的绰号。他在参议院调查与克林顿夫妇有关的“白水事件”时,由于当时调查主导权掌握在民主党的手里,所以进展并不是十分顺利。切尔托夫曾经公开对媒体说“在这样的调查下,你根本就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背景“百分之百清白”
2001年至2003年,切尔托夫任美国司法部刑事司司长,并在美国司法系统对“9·11”恐怖袭击的应对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由于表现突出,被布什提名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自反恐战争打响以来,美国抓获了不少可疑“恐怖分子”。如何处置他们一直在美国司法界争论不休,而切尔托夫的原则是“宁可错抓一千,不能放走一个”。切尔托夫认为,当可疑恐怖分子被逮捕之后,管他有没有经过法庭审讯,最好是全部先关起来。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出庭指证一些重要的恐怖头目。
切尔托夫是布什提名的第二位国土安全部长人选。去年12月3日,布什曾提名前纽约警察局长克里克担任国土安全部长,但随后媒体披露,克里克在背景审查时隐瞒了他家中的保姆是非法移民的事实。克里克在一星期后宣布退出提名。
据布什政府的一名官员称,当里奇提出辞呈之后,美国政府就曾考虑让切尔托夫担任国土安全部长一职。但是由于切尔托夫刚刚担任联邦上诉法院法官不久,而布什政府认为他仍然希望留任原职,所以并没有将切尔托夫正式列入候选名单。
当克里克退出之后,白宫便将目光转向了切尔托夫。而早已钟情这一职位的切尔托夫自然是当仁不让,立即向布什表示他对这一职位甚感兴趣。1月9日,布什和切尔托夫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第二天,布什便邀切尔托夫一起到教堂祈祷、一起骑脚踏车。回来之后,切尔托夫就接到了布什打来的电话——他被录取了。
宣布提名时,布什专门指出,切尔托夫因工作出色,曾3次受到参议院的肯定。言下之意,切尔托夫背景百分之百清白可靠,不会再像克里克那样通不过审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