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县,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目前8名在伊拉克被绑架的中国人和之前在伊拉克被释放的7名人质全部来自这里。为何在伊出事的都是平潭人?本报记者前往该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目击
摩托车比自行车多
小学生声称要出国
平潭县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贫困,宽阔的水泥马路通向各个村庄,大多村子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一两层的平房居多,村里的摩托车比自行车还多。
这次被绑架的敖东镇敖网村村民魏武,是交给黑中介3万多元劳务费得到约旦签证后,再几经辗转进入伊拉克的。魏武的妈妈昨天含着泪水对记者说,去之前黑中介说每个月可以有3000多元的收入,可是19岁的魏武去了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工作,后来找到一份水泥工的苦差,老板却一直拖欠工资。因此,魏武在伊拉克打工大约一年时间,都没有给家里寄过钱。
相比之下,一位家住敖东镇龙海村的陈姓男子要幸运得多,他现在靠在村里用摩托车载客为生,是村里“公认”的“赚到钱的人”。
陈先生2001年通过黑中介拿到去以色列的“因公”签证,时效2年。“劳务费是12.8万元,其中有10万元是向别人借的高利贷。”陈先生说,当年8月,他就和几个老乡一起到了以色列,做建筑行业。“我没日没夜地干活,通常是晚上12点下班,凌晨3点就起来,老板都担心我们会累死。”
23个月后,陈先生被当地劳工部门抓获遣返回国。“在我工作期间,已经将赚到的钱陆续寄回去了,一共约24万元,但扣除12.8万元的劳务费和上万元的利息,两年也只赚了6万元。”
在平潭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数字:出国的有30%的人赚到钱,有20%的人扯平,而剩下50%的人都是亏本的。但是,当地连上小学的孩子都说,过了今年也要去外国赚钱。
现场
多个村庄成“空城”
两万人持有护照
拥有15个乡镇、约40万人的平潭县,陆地面积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人均不到0.1亩旱地,不靠海的村民年均只有一两千元的经济收入。沿海的乡村经济状况相比之下要宽裕些。
随着近几年人口的增长和海洋资源的枯竭,“闲得慌”的村民们开始漂洋过海出国“淘金”,“出国热”使平潭县流水镇的几个村子的人都走空了。流水镇的湖头村有2500多人,出国的就达500多人,村里很难看到青壮年,只能看到老年人和小孩。“几乎每家都有外出打工的。”当地的知情人士如是说。当地公安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平潭县约有两万人持有护照。这些持有护照的人都想尽办法出国,并且大部分选择黑中介。“因为他们手续办得快,收费也相对便宜。”一位曾经通过黑中介出国的村民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
怪现象
劳务费低速度快
黑中介挤垮公司
“赴伊拉克打工”的招工广告2003年初开始出现在平潭的大街小巷,当时伊拉克局势不稳定,进出伊拉克比较方便,劳务费相对较低,只需3万元左右。廉价的劳务费和诱人的报酬使村民们忘记了伊拉克的危险,许多村民纷纷偷渡进入伊拉克。
知情人介绍,黑中介收取劳务费的高低根据各个国家繁华程度来决定。村民们大多选择花几万元去东南亚国家,只有少部分人花重金去新加坡、以色列等国。
据敖东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街面上出现的黑中介都有很硬的“靠山”,往往是村民只要出钱,黑中介就负责替其办理出国的一切手续。黑中介只是底层拉业务的中间人,每笔业务大约可以提成1000多元。黑中介身后隐藏着具有庞大关系网的蛇头。
相比之下,目前平潭3家正规劳务公司都面临倒闭,10年前红火一时的中富劳务公司在两年前已经停业,其他两家劳务公司也难逃濒临倒闭的厄运。
暗访
出国招工广告减少
警方打击 中介开溜
记者近日在平潭县采访时发现,原来眼花缭乱的出国招工广告都已销声匿迹。据称,这些广告的“失踪”一是因为现在时值年关,是出国务工的淡季;二是与此次8名平潭劳工在伊拉克被劫持有关。
昨天下午,在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平潭县城莲花山路的一家大排档门口。据知情人介绍,该大排档老板就是黑中介,在餐馆二层的小房子里办公,以前村里有人出国都找他,支付给他劳务费后,就可以顺利出国了。而记者以偷渡者的身份致电他时,他却说“打错了”。当记者身旁的这位知情人指出“我家的××原来都是通过您去××国”的事实时,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十分小而警觉:“等这风头过了再说……”说完就挂断了电话,之后再也没有接电话。
据悉,近日福建省福州市警方正在对组织被绑人质前往伊拉克的非法中介展开追捕工作。
建议
1.向海洋养殖方面转型
针对平潭土地资源稀少,当地支柱产业——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劣势,北京大学的一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引导渔民往海洋养殖方面转型。他说,渔民们可以发展养殖鱼类、海带、紫菜等。专家认为,要实现该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发展该地的海洋养殖业。
同时,还可以发展养花、制造盐等产业,此外还可以利用天然的美景发展旅游业。
2.完善劳务输出机制
有关专家还建议,在发展当地经济,打击非法出国务工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务输出机制的配套和完善。
本报特派记者杨章怀 摄影报道
第二盘录像带画面没有劫持者 同胞精神状态还可以 在伊中国人陈宪中称
8名被绑同胞命运乐观
1月21日,伊拉克当地电视台公布了第二盘录像带,绑架中国人质的绑匪声称,如果中国政府宣布禁止所有中国人进入伊拉克,就释放人质。中国长住伊拉克人士陈宪中北京时间凌晨向本报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陈宪中说,他刚刚在当地电视台看了第二盘录像带的播放内容,“这次在画面上出现的没有劫持人质者,只有8名中国人,背靠一堵土墙,神情、精神状态看上去都还可以。” 陈宪中说,在这次人质事件中,中国大使杨洪林和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李华新在当地阿拉伯电视台的声明给人质安全获释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当地阿拉伯人都知道我们中国政府的立场一贯明确,劫持人质者显然不是冲着中国人而来,只是为了增加伊拉克大选的恐怖局势。现在他们目的也已经达到,相信人质不久可以安全获释。”
陈宪中还透露,受中国驻伊使馆委托,目前他正在寻找其他几名在伊拉克的福建人,并将在近期组织他们回国。“由于伊拉克大选将要来临,飞机将会在1月29日至31日左右停飞3天,此前我将把现在准备回国的3名福建人送回去。”
文/ 本报记者 郭媛丹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