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要
特响炮名不虚传
黑火药危机四伏
记者调查:“特响炮”的神秘配方
危机原料成安全事故导火线
保安全一年连出五项新标准
权威访谈:鞭炮安全 重在管理
二、记者调查:(“特响炮”的神秘配方)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我们已经放了上千年,虽然现在有的城市已经禁止放烟花爆竹,但它仍然是我们过年过节的一个标志,当烟花爆竹划破天空的时候,人们似乎感到了它带来的祝福,带来的欢乐,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人们寄予岁岁平安的爆竹声中,有时也让人感到其中的隐患和不安。马上就要过年了,买鞭炮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在在有的地方,有一种鞭炮特别好卖,它的名字叫“特响炮”,那么这种鞭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记者调查小片:“特响炮”的神秘配方)
正文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一些地方烟花炮竹的生产也进入了旺季。记者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日前在广西宾阳县调查时发现,当地鞭炮市场上批发的一种名叫“特响炮”的鞭炮销路非常好。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这些“特响炮”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威力大,燃放时声音比普通鞭炮响得多。
同期
老板:我们的炮响啊,比湖南的鞭炮响。
记者:宾阳的鞭炮比湖南的响啊,它为什么响?
老板:鞭炮好就响,砰砰砰。
老板:就是炮药好。
记者:炮药怎么好啊?
老板:问我炮药怎么好我也答不出来,配方好嘛。
记者:它是什么配方你知道吗?
老板:什么配方你问生产鞭炮的人才知道,你问我推销鞭炮的不知道。
正文
记者注意到,这种标称为“特响炮”的鞭炮是宾阳县国泰炮竹厂生产的。那么,这种鞭炮的火药配方和普通鞭炮相比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决定前往国泰村进行调查采访。
到达国泰村后,村民告诉我们,由于国泰炮竹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早在一年多前就被吊销了生产许可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鞭炮虽然还打着国泰炮竹厂的牌子,但都是村子里的一些私人加工点生产的。
同期
老板:这是私人做的,不是(国泰炮竹厂)想建厂不让干。
记者:只能在家里干。
老板:只能在家里干。
正文
记者从这位老板这里了解到,他们生产的鞭炮特别响,主要是因为火药的配方不一样,但至于配制的是什么火药,他始终不肯告诉我们。几经周折,记者才打听到,由于在配制火药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因此村里的加工户在配制火药时一般选择在一片偏僻的空地上进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找到了配制火药的地方,这里杂草丛生,四周有一些废弃的围墙。
在一处灌木丛的后面,一个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配制火药。记者注意到,老板和其他几个围观的工人同配制火药的地方始终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不敢靠近。
同期
记者:这里危险,是吧?
老板:危险,火药爆炸就把人炸飞了。
记者:这里面放的都有什么药?
老板:这个你就不管了,人家和药管他干吗?响就可以了。这个不用问,这个是配方肯定不和你讲。
正文
那么这种火药到底是用什么配制的呢?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从现场抽取了样品,检测后发现火药里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由于氯酸钾是一种炸响剂,化学性能不稳定,容易爆炸,消费者燃放用氯酸钾制作的鞭炮容易被炸伤。因此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在鞭炮生产中使用氯酸钾。
记者在国泰村调查了十多家炮竹加工点,发现这些加工点都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如此,这些加工点生产鞭炮已经形成了上药、插引信、结编、包装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在这个加工点记者看到,火药配制好后,工人开始上药。工人上药时格外小心谨慎,在搬运鞭炮时走路行动都很缓慢,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工人告诉我们,上药车间里十分危险,除了操作人员外,不允许外人进入。
同期
记者:这是干什么?
工人:上药,(生产鞭炮)最危险就是现在。
正文
上好药的鞭炮被送到另一个车间里插引信(空镜)。
为了保证消费者燃放鞭炮的安全,《烟花炮竹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鞭炮的引信引燃时间应当为3至6秒。但是在这个加工点里记者注意到,结编好的鞭炮的引信很短。
同期
记者:这个引信太短了吧?
工人:短,短一点不好吗?不短,太长了不好。
记者:这个引信长度够不够?
调查人员:应当说不够,国家标准规定是3-6秒。
记者:它这个大概有多少秒?
调查人员:这个大概1秒都不到。
正文
记者随机抽取了一挂鞭炮在远离加工点的空地上做了试验,还没来得及跑出安全距离,鞭炮就响了起来。(燃放空镜)
正文
这些鞭炮加工点的老板也清楚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十分危险,那么为什么还要冒险使用氯酸钾呢?一位鞭炮加工点的老板向我们说出了实情,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响声大,更重要的是价钱便宜。2002年以来,国家在鞭炮生产中推广使用稳定性较好、安全的高氯酸钾,代替氯酸钾,但由于高氯酸钾比氯酸钾每吨贵2000多块钱,村里的鞭炮作坊很少使用高氯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