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努力下,近几年我省高等教育获得了跳跃式发展。全省省属高校在校学生已由1999年的10.6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28.6万人,年均增长56。6%,教师和教学设施也有较大幅度的
增加,后勤社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对于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这几年扩招幅度过大,相应措施未能跟上,致使高校教学、教育质量出现一些问题。为使我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省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教学、教育质量上有一定程度的滑坡。突出问题有:
1、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
一是学校教师数量年均增长32.3%,滞后于在校学生的增长,目前全省学校师生比平均为l:17,其中有些学校为1:18—1:20,远小于教育部规定的1:14;教师总量不足,外语、数学、物理等一些重要基础课教师缺口更大。二是一批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休,不少教学科研骨干外流,许多中青年骨干又去攻读博士、硕士,而真正在一线专心从事教学、教学质量高的骨干教师为数不多。三是近两年进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许多人未经助课或进修、培训就担任主讲,缺乏教学经验,讲课质量普遍不高。 四是少数教师治学态度不好,对自己、对学生要求不严,教学效果差。在这种情况下,近两年不少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2、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削弱,理论脱离实际。
教学改革中,在加强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教学的同时,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已被严重挤压而减少。近两年, 因学生数量剧增,实验设施、场所明显不足,不仅许多学生不能亲自参加测试、实践,有的根本上不了实验课,甚至将实验、学习时间一压再压, 内容一减再减,要求一再降低,致使实践性环节教学进一步被削弱。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训练。
3、高学历教育不规范,质量不容乐观。
博士、硕士学历教育不规范,近年来有所滋长。有些学校研究生上课、考试有随意性,有的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有的降低标准,在各地开办研究生班;有的学校对有一定行政职务和高级职称的人采取“特殊”政策,免于入学考试和上课,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就可发给学位证书。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些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实际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4、学风不正、道德失衡不同程度的存在。
现在,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听讲和旷课的为数不少,课后不复习的也大有人在。有些学生急于求成,距毕业还有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就把规定课程学习放到一边,专心读硕士、博士招生考试课程。不少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四处寻求就业门路,严重影响正常学习。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学生为了推荐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制作假的学历和荣誉证件。教师、干部的学术风气也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和领导为了谋取高职称、高学历,热衷于写论文, 以致肆意抄袭他人的成果。有的领导利用职权,把别人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据为已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还毒害了学生、教师的思想,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二、应当采取的对策
为了促进我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高校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
1、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但是,现在已隐约出现一种倾向:似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意味着必然是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显然,这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误解,是非常错误、有害的。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那绝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级化”;这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
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应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高等教育的现状。我省属经济欠发达省份,地方财力有限,不少高校师资、校舍、实验设施相当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近几年内使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是不切实际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根据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提高适龄青年毛入学率,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经过几年连续扩招,我省许多学校已不堪重负。今后几年,应适当控制招生规模,集中力量加强师资、教学设施建设和管理,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2、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反对功利主义。
近几年,功利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所滋长。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把扩大办学规模,增力口学生人数,当作追求成绩和增加学校收入的主要手段。为了使学校“上档次”、“上水平”,获得“升格”、“升级”,想方设法争着上硕士点、博士点,争着多评教授、副教授。急功近利,也使一些教师、学生不去认真教书、刻苦学习,而集中精力去追求高职称、高学历,一心通过“走捷径”、投机取巧谋取名利。
部分高校领导和师生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当前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导致教学、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广泛开展反对功利主义的教育活动,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在学校招生、办学和教学、学生学习各个环节,大力倡导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严谨治学的精神,以保证高等教育在较高水平上向前发展。
3、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反对唯学历论。
近几年,唯学历论在社会上愈演愈烈,在高校更是如此。现在在高校,学历是决定职称、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高低的主要条件。凡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不论教学、科研实绩如何,便可在很短时间内晋升教授、副教授,对有博士学历的,还有10多万元的额外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资金,配偶可立即调入校内,并有较大面积的住房。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教师不愿承担教学和科学试验任务,不顾一切地去读博、读硕,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和科研。而部分具有高学历尤其是博士学历者,身价越来越高,稍不如意,就要炒领导的“鱿鱼”。有些单位还制订了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 以超乎寻常的“高价”收买高学历者。这样,就加剧了人才流动的无序和混乱,致使学校中青年骨干不断流失。
有关学历问题,我们认为:要重视学历,但不唯学历论,重在实际能力和贡献。把学历炒的过热,完全以学历取人,既不客观公道,又会给事业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造就有真才实学、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正确地处理学历及相关问题。为此,应当淡化教师任用和职称评审的学历门槛。在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革评审办法,保证公平公正;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制止“高价”收买高学历者。
(二)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实第一线教学骨干。第一,各学校可以采取选留、引进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以及选调企事业单位优秀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办法,充实、扩大教师队伍,使之与教学、科研任务相适应。第二,为充实、加强第一线教学骨干,确保教学质量,一要延聘、返聘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身体健康的老教师继续任教;二要对教师外出读博、读硕和进修实行计划管理,严格控制中青年骨干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三要实行青年教师助课进修、培训制度。 第三,要改进、拓宽教师队伍培养方式,坚持以在职边教学、边科研、边学习为主,实行在职锻炼提高、接受高学历教育和外出进修相结合,防止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倾向。
2、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充实内涵,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要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努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业务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量力而行,办好高层次学历教育。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条件,一般本科院校要集中人力、物力,把本科教育办好,确保并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博士特别是博士学历教育,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恶性竞争。绝大多数专科院校(含高职),更要集中力量把专科教育办好,使之达到应有水平,切不可争上本科而“误人子弟”。
要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为保证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一般不应招收应届毕业生。
4、加强教学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把教学管理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常抓不懈;经常研究、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和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重要作用,认真负责地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教学及学术活动,深入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过好教学关。
在各类高校,都要加强以诚实守信和反对功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循序渐进,反对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大力提倡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反对弄虚作假、 自欺欺人,严肃查处严重学术腐败、制假和考试作弊行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领导、教师和政治指导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自己、影响学生。
(三)加大投入,优化办学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应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增加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切实保证教育经费与在校学生数同步增长。 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捐助,推动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向高校捐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
后勤社会和一批大学城、大学公寓的建成,使学校办学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根据目前情况,要特别重视学生公寓的管理,吁请有关部门加强对临近地区的网吧、娱乐场所和饭店的整治,强化治安管理,注意解决学校之间学生的纠纷,全面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中共十六大为我们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总结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和经验,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为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民革安徽省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