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程云杰刘东凯)八名在伊拉克被挟持的中国人已被移交给中方人员,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福建省平潭县农民工第二次因在海外遭遇困境而引起国内民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完善农民工输出管理的问题也引起舆论进一步关注。
据平潭县县委公布的消息,18日被挟持的这8名农民分别在2003和2004年以赴泰国旅游为由申办出国护照,但事实上却是到伊拉克务工。5个月前,另有3名平潭农民因通过“黑中介”在以色列非法务工而被遣返回国。
外交部领事司亚非领事处处长钟瑞明说:“近年来,外交部多次针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提示国内民众尽量避免前往这些国家,但还是不断有人为了赚钱铤而走险。”
自伊拉克战争发生以来,外交部领事司已先后发布10条领事信息,提醒中国公民不要贸然前往伊拉克。然而,在福建平潭县农村,依然可以看到出国打工的广告。这些广告声称伊拉克重建“蕴藏着巨大商机”。
福建省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郭铁民说:“大多数去伊拉克务工的农民对安全形势都缺乏正确认识,完全是出于赚钱心切。”
钟瑞明表示,实际上,由于局势相当动荡,伊拉克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此次遇困的8个人就是因无工可做,在租车离开伊拉克的途中遭挟持的。
郭铁民说,福建是国内主要的境外劳务输出省份。人质事件暴露了沿海地区劳务输出管理的漏洞,迫使政府在全面解决农民工的出路方面开拓思路。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自1979年开始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4年4月底,对外劳务合作已累计完成营业额280.7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01.4万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老乡或熟人,甚至是非法中介出去的,经常有人在海外遇到无法就业、生活窘迫和没有合法身份的困难。
郭铁民认为,农民甘冒生命危险前去伊拉克等地务工并不是一时糊涂或冲动,而是基于“比较利益的考虑”。因此要帮助农民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有更理智、客观的评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方面进行更具体和系统的努力。
根据专家对农民工收入变化进行的跟踪调查,过去10多年里,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的农民工收入基本在每月500-800元的水平,而赴伊拉克、以色列等地的招工广告上却承诺每月4000-6000元的高薪。
郭铁民说,如果处在最基层的乡镇机关能够对农民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及时获悉外交部的出行提示,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说,为防止民众受骗,避免花了钱却身陷险境,地方政府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加大对出国黑中介的打击力度。
面对日益庞大的农民工输出市场,虽然国务院早在2000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的通知》,并于2002年颁布了《境外就业中介管理协定》,还是有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利用农民致富心切的心理进行非法经营。
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福建省通过正规渠道在境外就业的只有4.7万人,而通过非正规渠道到国外打工的劳务人员据估计有数十万人。
此外,受经济压力的影响,一些地区的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辍学率上升。这次被挟持的魏武只有19岁。据其父魏守龙介绍,魏武因为初中毕业后没事可做就出国打工了。
郭铁民说:“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梯度性,农民工在国内本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教育培训和就业辅导不配套,农民工的职业素质无法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浪费。”
此次挟持事件牵动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心。营救遇困人员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钟瑞明说,中国驻外使领馆对所有在海外遇困的中国公民都会全力救援,无论其是否通过合法手段出境。但是,面对举国上下所花费的巨大资源,以及家人亲友焦急期待的眼神,外出务工人员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冒险的代价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