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本报连日来关于《东北咋整》的讨论,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24日本报刚刚开通的“两会会客厅”专栏迎来了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继日前接受本报采访后,24日他表示“‘吉林咋整’,还有很多话要说”。
吉林振兴关键是要不断转型
邴正说,《东北咋整》一书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东北的兴衰过程,对了解东北问题的症结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他认为,吉林要振兴,就要不断转型。
首先是计划向市场的转型。目前的吉林省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典型矛盾中,由于是老解放区,80%的企业都是国企,大部分企业都是煤炭、机械、冶金等传统工业,而且计划经济的全方位覆盖导致了计划经济控制的经济人口压倒大多数,绝大多数劳动力都集中在国企。
其次是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型。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我省的工人以前大多在国企工作,专业划分非常严格,一道工序的工人只会干一样活,其他工序的活根本就不会干,传统技术被淘汰了,很多工人无所适从,对新技术、新技能所知甚少,只能出卖力气。
再有就是社会结构的转型,我省的农民,一直在靠天吃饭,光会种地,没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基础,没有商业积累的过程,乡镇企业一直在徘徊,一直无法做大。由于没有手艺,我省外出打工的农民只能“卖”力气,稍微带点技术含量的活儿根本不会干,在建筑工地上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我省人才姓“国”的多,姓“民”的少
邴正认为,目前,我省许多人才在旧体制下难以发挥作用,不但没成为动力,反而成了财政负担,我省是全国财政供养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邴正说,我省高校多、院士多、教授多是不假,但较起真来,就会发现,我省人才都“挤”在基础研究领域。在2003年公布的网上高校排行榜上,我省高校学科专业排入全国前十名的主要包括化学、法理学、政治学、汽车等等,除汽车外几乎全是基础理论,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其成果多数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有些与经济没有直接联系。而在应用科学领域,特别是新兴经济和新型工业领域,我省总体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吉林省目前的人才现状是姓“国”的多,姓“民”的少,80%~90%都集中在国企、政府,只有7%左右的人才待在民企,“微乎其微”的人才储备让多数民企只能在生存的边缘挣扎。
“市”多“县”少,单是长春、吉林两市就集中了全省60%以上的人才,而人才肯“屈尊”到县级单位的很少,不要说博士,就是硕士也是凤毛麟角。
姓“官”的多,姓“商”的少,人才不是集中在政府,就是集中在科研院所,一些提升了学历之后的官员会留下来继续做官,鲜有下海经商者,我省国企和民企的“老总”在提升了学历水平后,有相当一批人倒流回机关和事业单位,由“民”也变成了“官”,这种倒流让民企的人才更加短缺。
解决问题企业要变找“市长”为找“市场”
邴正认为,要解决吉林振兴的问题,国企改制首当其冲,要快速地突破计划经济的“阴影”。以前国企遇到问题只会找“市长”,今后,要把找“市长”的精力转换成找“市场”。要从自身找原因,尽快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企业;同时,要抓大项目,因为改造国企需要项目,需要投资、需要适应市场的产品,否则即使国企改了制,也没法生存,更没法做大;目前,我省许多部门的官员“官本位”作风还很严重,权力过于集中,各个部门的“头儿”都希望自己部门权力大些,多“管”点事。这就像一个人要生孩子,孩子还没生出来,大人就开始想,孩子出生后不听话怎么办,该怎样管教他、怎样约束他,让他听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要“长大”可就费劲了;再有就是,很多政府官员的薪水还不高,为了让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一些干部就会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转化成“生存能力”,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虽然政府三令五申,但仍有些人明知故犯,他们的做法将企业吃黄了、吓跑了;不少吉林人还有“仇”富的心理,看到别人富了,他不是想办法改变自身境遇,而是千方百计“研究”别人的钱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违法所来,可能的话还会“拆拆台”。综上因素,就形成了“螃蟹群体”,大家互相牵制,谁也别想快走。
官商得分离鼓励干部向企业分流
对于人才问题,邴正在本次政协会上提交了题为“解决我省人才结构的三个断裂的建议”的提案,并提出,首先应鼓励省内高校发展新型应用技术专业,改变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单一学科结构,制订扶持应用技术教学与研究的特殊政策,在科研立项、奖励上给予政策倾斜;遏止高校求大、洋、全的综合化趋势,鼓励省属高校、特别是改造原有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科学校,把今后的定位放在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上来;严格执行官商分离,杜绝“红顶商人”现象,适度而非大批量地从企业选拔公务员及党政机关干部,鼓励他们向企业和基层分流,并辅之以优待性政策。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邴正表示,振兴是要加速,但要有长期准备,想一下子整体推进是不可能的,因为环境是一点点形成的,吉林省所有的老百姓都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力而为。(记者 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