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似金,新春吐蕊,我们走进充满希望的2005年。
展望前路,代表、委员们精神振奋,对完成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充满信心。大家注意到,围绕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石秀诗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短短的70多个字,拨动了代表、委员们的兴奋点。
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宏观调控一年多来,我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代表、委员们认为,贵州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偏低,《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符合贵州实际,是我省继续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与此同时,代表、委员们表示,实施宏观调控,也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宏观调控既使西部一些过度投资、盲目发展的过热行业‘降温’,另一方面又加强和支持农业、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正是贵州等西部省份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契机。”一些代表、委员的话反映了普遍共识。
据统计,全国铁合金生产的规模有三分之二集中在贵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弊端重生。来自遵义、安顺、黔东南的代表说,去年,我省已经关停了一批对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小铁合金厂、小炼焦等项目,而加强能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等领域的建设,前景广阔。
我省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近年来,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许多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表示:“虽然目前一些企业受到了宏观调控的影响,但也是在市场变化中,一些优秀的企业捕捉到了机会。”他们认为,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项目审批、征用土地审批、贷款发放,同时电力供量紧缺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整合现存的项目资源、土地资源,确保土地、电力、资金向重点项目、大项目、高附加值项目倾斜。同时,要处理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改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代表、委员们认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错误观念,“以过度消耗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终究是走不下去的。现实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发展的热情,更需要科学的态度。”
代表、委员们呼吁,要尽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节电型、节水型、节地型的工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是宏观调控遵循的重要原则。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廖新和代表说,在调配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电力供应要体现扶优原则。应合理调整供电,把有限的电力供给效益好的企业,能保的尽量保;对那些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将坚决实行拉闸限电。
张佩良、李效敬代表说,要高度重视循环经济,这是贵州发展的迫切需要。贵州的希望就在青山绿水,一定要积极推进生态立省,要坚持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原则,否则,环境将会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大问题。
“三农”工作的新起点
2004年的“三农”工作,在黔中大地上亮点频闪。年终岁尾,人们叩问:这项工作在新的一年中会有什么新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给全省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铿锵的话语,句句说到了农民心坎上。
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让农民如沐春风。何述祥代表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取消农业税与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相比意义更加重大,将更加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稳定。
去年,农民增收显著,但如何在日后继续保持这种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代表、委员们认为,这需要政策和多方面的支持。2004年,省政府切实加大了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资金接近9000万元。周培荣委员说,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今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还应该继续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会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会减,随着我省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
代表、委员们积极寻求破解“三农”问题良方。黄保勤代表介绍,镇远县开展农村小康新村建设试点效果很好,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拉近了干群关系,希望进一步得到省里的支持。陈雯茜委员说,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全省农民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占26.2%,乡镇企业实交税金占县级财政收入20%以上的有42个县。所以,继续推进乡镇企业大发展、大提高是农民增收的大文章。
社会和谐的新共识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和谐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件大事的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串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科技兴黔”、“人才强省”……
拿就业来说,尽管去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8.55万人,但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把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把政策效应进一步放大,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岗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蒋晓音委员谈到,贵州各类少数民族在校生达310万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37.3%,全省未实现“两基”的30个县中有21个地处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她建议,要尽快制定并落实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中小学寄宿制教育发展规划。
代表、委员们始终心系民生。唐光族、邱历华代表提出,建立城镇低保人员的医疗救助基金,研究城镇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关心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2003年,平坝等8县(市)进行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赵兴民代表建议,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使农民做到小病不出村。黄泗亭委员希望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财政供给体系,发挥村委会和村民组的作用,规范农民参合金增收渠道。
毕节地区的代表反映,现在农民用煤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生在煤山无煤烧”,有些农民为解决生活问题,上山砍树,使生态遭到破坏;有些偷偷下井挖煤,安全隐患更大。因此,必须在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应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加大对煤炭生产销售的调节,解决农村群众后顾之忧。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