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0日在甘肃省第十后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 苏志希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甘肃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4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全局,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效益,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在此基础上,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当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39866万元,完成汇总预算的
111.2%,比上年增长18.6%。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153966万元,完成任务的112.7%,比上年增长21.6%。全省财政支出实现3588812万元,比上年增支588742万元,增长19.6%。总体来看,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和大9径财政收入均超额完成预算任务,是1997年以来增收最多、增幅最高、均衡性最好的一年;财政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预计省级和市州均可实现当年收支平衡,市县消化历年累计赤字可达到1亿元左右。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提前一年实现了财政“十五”计划确定的预期目标。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全省经济发展。认真贯彻“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方针,努力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支持力度, 当年中央下达各类专项125亿元, 比上年增加近4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拨付企业技改资金45732万元、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经费215381万元,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完成了3亿美元的罗定高速公路项目贷款技术性签约,落实世行、亚行及日本协力银行贷款17958万美元,争取赠款2803万美元,支持了我省风沙治理、扶贫开发、基础教育、公路交通、畜牧综合发展等项目建设。贯彻国家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政策,及时办理当年出口退税51500万元,解决2003年以前欠退税29138万元,支持了外贸企业改革和发展。
(二)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全省实行了取消除烟叶特产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统一降低1个百分点,免征牧区农业税、农区牧业税,牧业税定额征收标准比照农业税税率降低幅度降低15%等四项政策,在兰州市五区、嘉峪关市和金川区、天祝县进行了全面取消农牧业税试点。通过改革,当年农牧民负担减轻22700万元,减负率提高到55.3%。在中央没有安排我省粮食直补资金的情况下,从省级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10236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各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1437万元,在皋兰、安西等5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并在25个县进行了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当年全省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支出596889万元,比上年增加282647万元,支持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等工作。及时下拨灾区灾民建房补助、春荒口粮款、救灾生产资料补贴以及抗旱防汛、动物疫情防治等应急资金,积极支持了农村救灾、防疫工作。
(三)保障重点支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当年争取中央对我省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工资性转移支付60.3亿元,比上午增加11.41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8.4l亿元,全部下达市县,并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3亿元,有效缓解了市县财政困难,提高了财政保障水平,基本保证了国家统一规定当年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到位,一些市县还补发了部分历年陈欠工资。全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支出达到817454万元,比上年增加105531万元,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初步建立了高校助学贷款、高校困难学生生活补贴、农村中小学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等扶持政策,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四)支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当年拨付社会保险基金补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补助155891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7223万元,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足额发放,保证了城市低保人员的应保尽保。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及时拨付资金10502万元,促进了就业再就业。积极采取措施,调增了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离休人员生活补贴,解决了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离休人员拖欠医疗费,对生活困难的省级劳模发放了生活补助,继续开展“两节”期间送温暖活动。落实资金3793万元,较好解决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生活困难问题。
(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改革。在全省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规范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行了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办法,建立了农业、科技、政府采购专家评审制度。认真清理整顿了统一着装、公务用车配置、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及利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等问题,组织了对粮食直补、救灾、动物疫情防治等重点资金使用和排污费收缴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
总的看,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财政保障能力较弱,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部分县乡财政困难,赤字包袱沉重,历史欠账较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部分财政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益不高,需要着力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四是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并已进入还债高峰期,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有向财政转移的趋势,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艰巨。五是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财经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研究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一)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
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但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不容忽视,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农民和城镇居民增收难度较大,投资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加大。由于改革和发展任务较重,减收增支因素较多,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将比较突出。从收入方面看,落实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足额保证出口退税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从支出方面看,支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就业再就业,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保证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发展都需要大量增加财政支出。根据对今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我们提出编制预算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支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工作,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省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原则和建议
2005年全省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收入安排要立足经济发展,力求积极可靠,全省工商税收增幅高于国民经济预期的增幅,农业税和其他收入按国家有关政策据实安排。总体上财政收入增幅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支出安排要坚持公共财政方向,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月足额发放,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执法办案所必需经费,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落实政府偿债资金等。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根据上述原则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我们初步提出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代编预算为111亿元,扣除农业税收政策性减收因素后,比去年执行数增加7.1亿元,增长10.5%。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为235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加19.6亿元,同比增长10.9%。在此基础上全省总财力为264.5亿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省财政支出预算相应安排为264.5亿元。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们提出的全省财政收支代编预算只是建议数,待各级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汇总后,我们再按法定程序,专门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2005年省级收支预算草案编制情况根据全省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我们提出今年省级财政收入预算为368682万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后,比去年执行数增长lo.5%,省级收入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和市县体制上解等,减去上解中央和补助市县支出后,当年省级财力为700542万元,比去年年初增加71345万元。按照部门预算编制办法, 当年省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为700542万元,比去年增加713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24227万元,占预算支出的32%,比去年年初增加26553万元,主要是增加了职工工资和岗位津贴;公用经费60589万元,占预算支出的8.6%,比去年年初增加11587万元,主要是新增人员和提高一般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专项经费415726万元, 占预算支出的59.4%,比去年年初增加33205万元,主要是安排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支出项目。
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39200万元,其中:基建投资30700万元,引洮工程财政配套3000万元,重大项目前期费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1000万元,省博物馆、《四库全书》藏书楼基建补助1000万元,开发园区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企业改革发展支出23762万元,其中:国有企业破产清算费用12000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9950万元,支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补助1000万元。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6309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化补助4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支出35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3500万元,天然林保护配套3344万元,乡镇企业发展资金2400万元,农业科技专项资金1500万元,动物疫情防治经费1500万元, 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补助1000万元,项目前期费1000万元。
教育支出80492万元,其中:“普九”攻坚补助3000万元,高等院校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2024万元,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补助1000万元,义务教育补助10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寄宿制中小学建设补助980万元,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专项1000万元。
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17215万元,其中:科研项目经费5097万元,科技三项费用326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600万元,科技平台建设经费450万元,河西“星火”产业带建设补助300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23440万元,其中:农村计划生育手术费补助1054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配套500万元,文物保护费430万元,全国十运会赛前训练费400万元,演出补贴3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4842万元,其中: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补助1300万元,核实报销人员医疗费3000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520万元,药品抽验经费500万元,食品药品监督经费490万元,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配套47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补助300万元。
助1054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配套500万元,文物保护费430万元,全国十运会赛前训练费400万元,演出补贴300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24842万元,其中: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补助1300万元,核实报销人员医疗费3000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520万元,药品抽验经费500万元,食品药品监督经费490万元,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配套47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补助300万元。
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5597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3600万元,社会保障基金补助3000万元,就业再就业补助245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补贴5200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4000万元,省属企业离休人员生活补贴1088万元,救灾支出1500万元。
公检法司支出51928万元,其中:监狱体制改革配套2629万元,换装经费1870万元,第二代身份证换证经费1300万元,政法专项配套1000万元。
政策性补贴支出27134万元,其中:粮食风险基金18000万元,国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3608万元,处理陈化粮补贴1000万元,副食品风险基金1000万元。
其他支出25360万元,其中:农村税费改革配套资金8900万元,简易建筑费1150万元,老区财源建设贴息1000万元,陇南财源建设贴息1000万元,宣传文化发展专项1000万元。
预备费7000万元。
另外,中央对我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量暂按5亿元预计;继续安排对市县以奖代补补助13000万元,少数民族州县财原建设贴息2000万元;安排甘南州财力补助3500万元,临夏州时力补助3000万元,少数民族自治县财力补助500万元,少数民族自治乡财力补助360万元。
这样安排后,由于财力所限,仍有一些需要保障的项目难以进入预算,只能通过增收节支、争取中央支持尽力解决。
三、努力做好2005年各项财政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时期发展打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财政改革,厉行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努力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一)正确把握中央宏观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发展。2005年,国家将调整财政政策取向,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将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量,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要认真落实“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方针,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敏锐地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势,按照中央投资取向和重点,支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努力筹措资金,落实有关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关闭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继续做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积极整合农业投入资金,统筹安排,优化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好新的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在全省4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8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取消农业税,其他县农业税税率再降低4个百分点,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进行取消农业税试点,全面取消牧业税,使全省农牧民负担在去年基础上再减轻4亿元以上。积极稳妥地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多渠道增加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全省16个县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积极进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坚持开发式扶贫,严格扶贫资金报帐制,提高扶贫资金到位率。各级财政都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农民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劳务输出。
(五)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创新财政管理机制,积极推行转移支付、重点专项资金由省直接下达到县办法,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办法。争取中央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快建立最低财力保障制度。贯彻中央三奖一补政策,调整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内容,在全省建立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系统。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从今年起,省级全面实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市县也要加快改革步伐。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加强政府采购监督,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六)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推进依法理财。认真贯彻《预算法》、《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配合审计监督检查。规范资金分配程序,加大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强化会计监督,认真查处会计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事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体系,推进诚信档案建设,规范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行为。贯彻落实彩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彩票市场监管。推行财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 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