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全省上下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抓项目不放松,认准改革抓企业不动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预计,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0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04亿元、215.4亿元,增长18.6%和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增长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200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坚持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切实贯彻。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重点行业清理整顿的同时,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两次电价调整和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有效制止了小铁合金等行业的盲目发展,推动了钢铁、 电解铝、水泥等产业的结构调整。在暂停农用地转非审批期间,积极争取国家确认了一批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重点项目的急需用地。对一些重大项目征地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协调,为这些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适当控制商品房建设用地, 努力提高经济适用房比例,房地产市场实现产销两旺。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土地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治理。撤销违规设立或开发程度低、布局不合理的开发区43个,复耕土地4335亩。
(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调整农业结构并重,农民增收渠道有所拓宽。全面落实中央“一减三补”等各项扶农政策,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广大农民从政策减负、结构调整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大幅增收。粮食面积、单产和总产均有增长, 总产量达到805.8万吨,是我省历史上第四个粮食高产年。农业结构调整从战略主导产业、 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面全面展开。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区域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优质专用农作物面积继续扩大,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6%。组织开展农民工输转培训5.5万人次,劳务输出324万人次, 劳务创收64亿元。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全面启动以上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预计全省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0万人、相对贫困人口40万人。
(三)突出更新改造和国企改革,工业增速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工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化、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黄金冶炼和地质勘探等方面近40个项目获得国债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省列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 医药等行业给予了重点扶持。酒钢产品结构调整、金川镍精炼系统和铜冶炼节能降耗更新改造项目进展较快,兰州卷烟厂易地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兰州石化大乙烯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大幅提高。 围绕产权多元化改革,推进了中铝控股兰铝等大型企业集团的重组改制和合资合作,加快了中小企业规范化改制。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 比上年增长15.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5亿元,增长1.1倍。
(四)狠抓项目建设和谋划,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始终把发展抓项目摆在首要位置,研究国家宏观政策,把握国债投资方向,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强化协调服务,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全年争取到国债资金46.4亿元,新安排了乡镇卫生院、农村寄宿制学校、 中心城市环保设施、缺水县城供水扩建和重点乡镇基础设施等——大批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新增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8万千瓦,解决了120万人的饮水困难;485万亩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任务提前完成,1100万亩草地实施退牧还草, 民勤湖区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按计划进行。交通建设成效显著。七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344公里,兰州市区五个出9全部实现高速连通;兰武铁路二线、武嘉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敦煌铁路建设进展良好。一批电源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装机容量55万千瓦。组织开展了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和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牧民新村建设试点,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53亿元,增长15%。
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罗汉洞至定西、天水至宝鸡高速公路,盐环定扬黄二期,黄河乌金峡水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正抓紧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编制了白龙江、 白水江、洮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引导水电快速有序发展。完成乙烯下游产品深加工规划,提出了发展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加工、化工助剂等一批延长产业链条的项目。
(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罐装项目已建成投产,丹麦嘉士伯啤酒与兰州黄河啤酒在省内设立了合资企业,标志着世界500强企业已进入我省。酒钢、金川公司立足可持续发展,在海外开始建立资源基地。张掖小孤山水电站等借用国外贷款项目正式启动。预计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其中: 借用国外贷款2.28亿美元。对外贸易稳步发展。 一般贸易出口增速较高,苹果汁、番茄酱等农产品出口大幅上升, 非国有经济出口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新动力。预计全省外贸进出口17.7亿美元, 增长33.6%,其中, 出口9.96亿美元,增长14%。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全年向国家争取到社会事业专项资金近8亿元,增长44%。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状况。落实高中扩招、中等职业教育专项,扩大了高中阶段办学规模。高等教育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中稳步发展,招生规模创历年最高水平。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顺利, 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建成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四库全书》藏书楼和省图书馆综合楼。新安排了一批生态旅游、公检法司和基层“两所”建设项目。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全省新增就业人数12.7万人,有6.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会保障事业有新的进展。
总体来看,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增长面宽,增长点多。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除了农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投资来源渠道狭窄、投资环境不宽松等问题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银行信贷趋紧,资金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工作水平亟待提高;铁路运输紧张,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l%; 外贸进出口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今年, 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必须把握政策,抓住机遇,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加强薄弱环节结合起来,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建设一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项目。在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对煤炭、有色金属等前景好、风险小、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引入风险勘探机制,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我省资源勘查开发。
努力缓解煤炭偏紧状况。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现有煤炭企业的开采能力,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建设。协调铁路运力,搞好产需衔接,保障我省电煤和重点企业用煤。改革传统煤炭订货分配方式,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二)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来抓,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发挥资源优势,尽快把牛羊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马铃薯、 中药材、酿造葡萄、啤酒大麦、啤酒花、瓜果蔬菜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力求在新品种引进推广、提高单产、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继续扶持发展百合、油橄榄、食用菌、黄花菜等地方特色产品,搞好原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努力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推向全国市场。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从品种、 品质、品牌入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一些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龙头企业资产重组和规模扩张。发展几个辐射面广、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促销工作。
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力度,初步安排推广农村沼气5万户, 草场围栏(退牧还草)2000万亩,解决农村?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发展节水灌溉60万亩以上,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lo万千瓦,新建乡村道路3500公里。启动实施“百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工程”。
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加强劳务输转工作,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农民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把发展小城镇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交通干线、 中心城市郊区的建制镇建设及产业开发, 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聚集、 向产业园区集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坚持扩大规模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立足现有基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专做精中小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工业总量扩张,不断增强产业聚集的规模优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全省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2%。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搞好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的重大技术改造,巩固提高其优势地位。支持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地方化工、新材料五个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三化一新” (产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自主创新)的目标,推动具有特色优势的新材料、新能源、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设立省级产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推动园区滚动开发。寻求与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资合作,提升进区项目的档次和质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点科研院所,抓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 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等国家专项4,2亿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启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项,整合、扶持一批地县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适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着力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办学质量。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增加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纳入国债计划的11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和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县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使用。加快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流动人:的计划生育管理。考虑到我省目前已进入育龄妇女增长高峰期、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的因素,今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力争控制在7%。以内。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分步实施“红色旅游”(参观游览中国革命历史纪念地、标志物)景区规划项目。开工建设省地质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二期扩建等一批新的文化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公检法司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国扶重点县文化馆、 图书馆建设。实施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发展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反映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五)以扩大内外资利用规模为重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 以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广泛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扩大与东部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合资。把引进外资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结合起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开工建设兰州天然气管网、疾病控制、罗汉洞至定西高速公路等国外贷款项目;启动国道212线临洮至文县罐子沟高速公路、天水早作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对外贷款工作。
调整出9商品结构,积极推动加工贸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i销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 中亚、拉美等新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开发利用省内短缺资源。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努力扩大智能型、技术性劳务输出。
(六)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放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在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真实施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加快股份制改革,肄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和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投资融资、用地用人、供电供水、税收优惠和进出口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平等的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兼并、收购国有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民营化步伐。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围绕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出台《甘肃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及《甘肃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建立企业投资监管体系。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根据项目性质, 可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安排政府资金。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落实投资审批责任追究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积极推行社会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认真办好抓项目培训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项目管理水平。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逐步整合财政建设资金。 以县为基本单元, 以规划为基础, 以项目为支撑,先行对各类农业资金进行整合,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
深化农村及涉农领域各项改革,促进农民减负和增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有步骤地推进科教文卫、勘察设计、水利等行业的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单位先行试点。
三、立足当前抓项目,着眼长远搞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抓紧续建项目和近期能开工项目,确保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又要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尽快谋划一大批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既要抓经济建设项目,又要抓社会发展项目,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项目建设,努力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引大入秦工程调整方案的实施,争取开上盐环定扬黄二期等骨干水利工程。扩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范围。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任务。退耕还林以巩固成果为重点,搞好后续产业发展,确保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对去年国家认可的超计划面积,在今年予以兑现。加快交通建设。完成临泽至清水、树屏至徐家磨、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40条县际公路改造和庆阳机场复航改造等工程;新开工罗汉洞至定西、天水至宝鸡、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等高速公路,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天水机场军民合用等项目。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建成黑河龙首二级水电站、连城电厂二期、黄河小峡水电站, 完善330千伏输变电主网架;抓紧建设张掖电厂、靖远电厂三期、酒钢自备电厂、柴家峡水电站等工程;开工建设华亭电厂、乌金峡水电站、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新增煤炭生产能力450万吨。切实抓好中心城市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和县城供排水等项目的建设,努力改善城市公共设施条件。
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用足用活国家土地、信贷政策。既要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又要从实际出发,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搞好银企合作,扩大银行融资规模,争取金融部门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贷款, 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挖潜改造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扩大社会投资。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土地征用、工商登记、技术咨询、银行信贷等方面的服务。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下决心培育几户实力比较雄厚、融资功能比较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支持国内外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并购等方式,收购改组省内优势项目、优势企业。
(二)搞好评估论证,努力提高项目谋划水平
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通过依法招投标,选择信誉好、力量强、有资质的单位承担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的编制工作。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提高项目工作深度,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继续深入做好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有关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配置、地方资金配套等方面的评估论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建设。抓紧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天水至定西、金昌巨永昌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平西铁路,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兰州燃气电厂、平凉电厂二期、酒泉热电厂、天水电厂,华亭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乙烯下游产品开发、银光公司10万吨TDI扩建和四O四核乏燃料大型商业化后处理基地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达到上报立项的工作深度。
结合中长期规划编制,做好重大项目的征集、筛选和论证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规划。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超前谋划一批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对全局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大项目。 围绕增加地方财源、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重视增加中小项目储备。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吸引一批内外资项目。把握西部大开发支持的新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安排一批急需的社会事业项目。加强项目库的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搞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统筹项目建设,对于抓住并且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2020年远景目标,做实做深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组织编制各具特色的市县规划。规划纲要力求体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任务、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政策, 明确近五年的阶段性目标和发展重点。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抓紧编制14个专项规划和以兰州经济圈为重点的区域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突出市县规划的地域特色。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高举发展、改革的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