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月19日电 (记者姜辰蓉)从正在召开的青海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青海省经济运行仍受6大问题的困扰。
1、电力运输依然紧张。由于新项目的陆续开工,省内铁路运力紧张,用电量也快速增加,西北电网电力紧张,电力缺口较大,供不应求。
2、投资增速下降过快。2004年青海投资增幅明显低于全国,其中有项目储备不足的原因,更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吸引外资和外省资金起步晚、民间积累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债项目收缩,国家限制发展的电解铝、水泥等产业恰恰是青海省重点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增速。
3、“三农”发展基础薄弱。“三农”问题是全国性重点问题,在青海表现的更为突出。靠天吃饭、水土流失,水利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盲率高,贫困面大,制约着农牧区发展。
4、居民收入仍然偏低。青海省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分别只有全国的79.5%和69.3%,在各省市区中居27位和26位。
5、扶贫济困任务艰巨。贫困面大,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得突出问题。
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多年来,青海地方财政收入增加速度一直较慢,甚至慢于生产总值的增速。所以当大多数省区市的综合税负在提高时,青海的综合税负却在下降。2004年1-9月,青海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仅为14.7%,远远低于全国各省市区的29.9%。农牧税收大幅度减少后,农牧区基层政府财力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