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校园安全问题在本次人代会上引起关注。朝阳团人大代表刘红宇认为,首都的校园安全环境虽然得到改善,但制度化的建设仍待进行。她领衔提交议案,建议建立校车接送学生制度。海淀团代表吕小霖也提交议案,建议市教委支持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实施校车制度,并借助公交车资源。
刘红宇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8岁,在景山学校上学,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接送学生的车辆使学校附近交通非常拥堵,遇到紧急情况,校园的交通将很难得到疏导,并会延长紧急救助的时间。此外,接送孩子也影响家长工作。因此,她希望学校能实施校车接送学生制度,在上学和放学时段,由校车接送学生到指定地点。
吕小霖举了海淀区的例子,她说全区共有235所中小学(中学105所,小学130所),学生约20万人。每天早上、中午、下午,近40所学校门前接送孩子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拥堵校门,继而又引发周边道路和局部交通的堵塞,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安全。
除交通隐患外,“黑校车”也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大隐患。吕小霖说,由于没有合法运营的校车,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需求导致许多“黑校车”的应运而生。
另外,购买校车和维护校车的运营对一般学校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为此,刘红宇建议市财政能通过专项拨款给予资金支持。吕小霖也认为,单纯让教育部门出资运作存在困难,建议教育部门和公交部门联合,由公交公司以比较合理、低廉的价格向各学校租借一些公交车辆,设置专门的路线接送学生上下学。
为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刘红宇还提议完善警、校合作制度。距离中小学、幼儿园最近的派出所应该定期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派出所民警每天应该定时定次到中小学、幼儿园巡检;派出所应该为中小学、幼儿园开通报警专线,以便于在最短时间内给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支援等。
家长观点
校车设站应避开人员杂乱地点
对于开通校车接送孩子上下课的提议,大多数家长还是表示可以接受。对于校车的安全问题、设站等一些因素,有家长建议,校车车站的设置最好避开人员杂乱的公交车站等地点,保证孩子的安全。
家长接送更安全
●施女士,34岁,女儿6岁
施女士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马上就要读小学了。去年幼儿园发生的惨案对施女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说实在的,没怎么担心幼儿园安全问题,毕竟那只是极少数现象。女儿现在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还比较好。”对于开通报警专线,施女士产生了疑问:拨打110和拨打专线有什么区别?这方面的经费谁来承担?
因为女儿即将上小学,施女士也对校车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知道很多打工子弟学校就有校车,但是校车接送的孩子太多,车内挤得不行,一样不安全。”施女士指出,孩子太小,乘坐校车回家的安全因素应该考虑,毕竟校车不会开到每个学生的家门口。而家长接送孩子更安全。
开通校车很有必要
●贾女士,31岁,孩子5岁
贾女士和丈夫工作忙,平时孩子都是奶奶接送,去年幼儿园惨案发生后,她特地去孩子上的幼儿园,实地考察了一下园内的安全情况。
贾女士对用私家车接送孩子持反对态度。“我孩子有一次突然问我,为什么我们家没车去接他而别的同学有,话语中特别羡慕他的同学。”贾女士指出,私家车接送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了攀比或自卑感。“校车开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部门回应
寄宿学校须配备校车
有关校车设置问题,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介绍,教委在2003年就要求郊区县学校和寄宿学校配备校车,并给予了经费支持。对于城区的学校,对配备校车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海淀区中关村地区一所小学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校没有校车,目前也没有置办校车的打算。“这涉及到经费、场地等很多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说,学校绝大部分学生住得都离学校不远,真正住得远的学生,家长也不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学。他认为,如果能把校车体系建立成类似公交车那样,在各个学校设站,费用由几所学校共同负担开支,形成一个详细、长期的计划,“应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目前,海淀、朝阳、东城和西城已经在所有教委直属管理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了与公安机关联网的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含有紧急按钮,学校一旦遇到险情,不到一分钟公安部门就能接到信息。据悉,海淀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最多的安装了64个红外探头和64个紧急报警按钮,安全网覆盖了整个校园。
孩子声音
有人送就愿意坐校车
●范森,6岁,就读学前班
范森平时上下学都是父母坐公交车接送,他不羡慕同学家自己有车接送。
当记者问到如果有校车他是否会坐时,他犹豫了几秒后笑着说“会的”,但随后又问,“什么是校车啊,车上都有什么人?”得到答案后的范森表示,如果有人送他上车他就坐。
校车安全还能交新朋友
●楚新宇,12岁,初一学生
楚新宇上学都是坐公交车,平时早晚放学时的公交车都特别拥挤。“开通校车挺好,至少不用把书包背到前面防小偷了,应该也不会太挤。”小楚说,美国电影里不住校的学生都有校车接送,天天都能坐到座位。这样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认识到同校更多的朋友。“同学在放学的时候有的被小混混勒索过,我想坐校车出了门就能上车,就没必要担心这个了。”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廖卫华魏铭言王荟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