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近日媒体报道,我省某地出现“催眠猪”,令人震惊。这里有经营者利欲熏心,不管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问题,同时也考验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食品安全,许多部门都管,但都管得不全面。百姓不禁要问:难道我们每天都在吃含有催眠药的猪肉吗?出现问题谁来承担责任呢?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完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和技术力量还很不足,对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力,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不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工商部门都能对不安全的食品进行监督,但各部门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使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消耗掉。监管工作往往难以形成合力。
多头管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出了问题之后找不到责任人。如果你买到了有毒有害的食品,该找谁说理?是工商部门没有管好市场流通环节,还是检疫部门没有检测出这种肉对人体有害?畜禽屠宰管理部门是不是也有一定责任?都有责任,又都可以推卸责任。同时这样的体制也给一些部门创造了“寻租”的机会,有些部门没有利益不执法,有了利益乱执法。食品安全出了问题之后,责任划分不清。因此,食品安全的管理要依照食品的产业特性,实行综合执法。同时建立并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机制。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是一个“从田野到餐桌”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统一和协调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的系统建设,做到职责分工明确,行动统一协调有力。各部门一旦形成合力,食品安全问题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