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议案
提议案人:潍坊代表团王义正(潍坊市科协主席)等15人
议案理由: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议案背景:近些年来,我省各级农业、劳动保障、科协等部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开展了农民技能培训,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各级科协开展的“农村通科普工程”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农民职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在全省3700万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7.5%,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6.4%,文盲、半文盲占6.1%;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0.8%,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薄弱。表现在: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涉及部门多,职能分散,各自为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经费没有真正列入财政预算;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培训资源、培训师资、培训教材等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等等。
具体建议:建议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将全面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工作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扶持。培训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递增。将这项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省人大常委会或有关专门委员会,定期组织视察、检查和调研,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行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议改善培训管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认真搞好多领域、多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逐步形成以乡镇为主体、以县市区为重点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工作中要采取各部门广泛参与、农民自愿参加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牵头、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培训工作格局。可通过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专项基金等途径,采取培训券的方式,使农民凭券自主选择培训专业和培训机构,增强培训实效性。(记者 姜玉泰)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