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国家最高委员会已批准了上述(抗击美国攻击)的计划,并已下发到武装部队……”1月30日,伊朗最高决策层宣布,该国军队已作好了战斗准备。一时间,世人的目光从刚刚结束大选的伊拉克再次转向了伊朗。
美高官透露秘密行动
1月下旬的一天,一架美军战机从巴格达附近的空军基地腾空而起,向东飞去。附近另一座美军基地的地面雷达捕捉到了它的踪迹,监控人员吃惊地叫道:“见鬼,它要干什么?”雷达屏幕显示,这架战机越过了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线,进入伊朗领空。此时天气晴好,尽管战机进入伊朗领空后飞得更高了,但雷达锁定它并非难事。难道它不怕被伊朗防空部队发现吗?
布什政府的一名官员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名拒绝透露姓名的官员披露,美军类似的侦察飞行已有数星期之久,战机主要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起飞进入伊朗。这些战机多次光顾伊朗防空阵地附近空域,并故意暴露行踪,试图引诱伊朗军方启动地面雷达系统。至于美军此举的目的,这名官员说:“我们必须知道(战时)要攻击什么样的目标,并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攻击方式。”对此,军事专家分析,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之所以打得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伊拉克防空雷达系统早早瘫痪。美军将领称,若美国和伊朗之间爆发战争,美军第一步也是用导弹摧毁对方的雷达系统。但是,届时美军需出动多少架战机,使用何种导弹才最有效,应该轰炸哪些雷达基地,等等,都要求先摸清楚伊朗防空系统的底细。
伊朗全面军事动员
伊朗军方密切注视着美军战机的一举一动。美国《大西洋月刊》不久前报道称五角大楼已完成攻打伊朗的模拟演习,更使伊朗军方认为,美国可能正在考虑“来真的”。
对于美国的挑衅性举动,伊朗再次作出了强烈反应。1月30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鲁哈尼称,伊朗已制定了迎战美军的计划。鲁哈尼说:尽管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伊朗已制定了所有的应对计划,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上述计划,并下发武装部队,我们将对(美国的)军事打击以牙还牙,准备斩断任何侵略魔爪”。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伊朗处理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最高机构,成员包括总统、议长、内阁核心成员、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和陆海空三军司令等。鲁哈尼是该委员会日常事务的最高负责人,全权负责核问题的对外谈判,说话的分量可想而知。
尽管鲁哈尼拒绝透露抗美计划的任何内容,但伊军方高级将领还是“无意间”陆续透露了的一些应战方案。除伊朗高级将领早先所说的“袭击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设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具体抗美计划(详见本报1月26日第一版)外,近日,伊朗军方又补充说,无论以色列单独还是参与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攻击,伊朗都将发射导弹,对以色列的核设施进行报复性打击。伊朗军方还透露,为此,他们将加紧举行以美军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提高军队战斗力,做好战争准备。
伊朗为什么不担心
自西方热炒“美国可能攻打伊朗”以来,记者详细跟踪了伊朗媒体的军事报道。半个月来,伊朗报纸上几乎没有军队调动的报道,也看不到多少有关美军动向的新闻。在伊朗国防部大门口,进出车辆同往日一样,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过去常见的街头反美游行,近来反而少了……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但在外界看来,“这是神秘的”。由于挖不到“内幕”,西方媒体只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有关伊朗备战的线索。记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去年12月9日,美联社报道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前一天视察军队的情况,刊出的文字很少,图片却很大,似乎是想从图片中看出什么。不过西方媒体都认为“伊朗人很镇定”,不像伊拉克人战前那么惊慌。一些伊朗新闻界的朋友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美国不会轻易对伊朗动武,即使要打,也非迫在眉睫。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人的表现说明,面对美国他们很自信。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评估,伊朗陆军的实力在全球可排进前十位。2000年的资料显示,伊朗陆军、陆上革命卫队、预备役部队的兵力加起来超过80万,拥有主战坦克1400辆。一旦地面战打响,与远离本土的美军相比,伊朗至少在陆军兵力上占优。更重要的是,伊朗有自己的“撒手锏”:一是复杂的地形。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在美军演练的对伊朗作战计划中,驻伊拉克美军和驻阿富汗美军两面夹击是重要一环。但是,两伊边界地区有扎格罗斯山脉和七八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再向东是库赫鲁德山脉。这为伊朗构筑了两条天然的防御阵地,完全护住了伊朗的腹地。阿富汗与伊朗边界地区同样山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伊朗北部边境地区,也有一条大河和两座山脉织成“防御网”。伊朗南部由于临海,被一些西方军事专家看成是“危险地带”。但是,伊朗从俄罗斯引进了3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它有“世界上最安静常规潜艇”的美誉,是美国航母、舰艇的“水下杀手”。二是“流星—3”导弹。伊朗不久前宣布,该国已拥有射程达2000公里的改进型“流星—3”导弹,而且能够制造出射程更远的导弹。有消息称,升级后的“流星—3”甚至可以打到欧洲,如果要打击以色列也已经不是问题。专家因此认为,伊朗有实施抗美计划的“本钱”。
防止擦枪走火是关键
美国和以色列也知道,伊朗“的确不是好啃的骨头”。1月底,针对美国副总统切尼“以色列有可能率先攻击伊朗”的说法,以色列国防部长莫法兹回应说,他认为,应率先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是美国,而非以色列,因为“只有最强大的国家才能够遏制任何拥核国家”。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东问题专家笑称,从美国和以色列的相互“谦让”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都对打击伊朗心存疑虑,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接触。据德国《明镜》周刊1月31日报道,1月25日,候任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华盛顿会见德国外长菲舍尔时,否认美国有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并说美国不准备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专家分析认为,布什总统即将访问欧洲,赖斯此话是想打消欧洲国家对美国可能打击伊朗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博尔顿在海湾地区展开了穿梭访问。1月31日他表示,目前海湾地区各国已“明确”意识到了伊朗的威胁,美国正在取得这些国家的外交支持。也是在1月31日,伊朗政府发表声明,称愿与美国就核问题进行接触。专家认为,这说明,美国和伊朗都在采取两手策略:用强硬反应迫使对方让步,用外交试探避免局势恶化。
不过,专家同时提醒,目前看来僵局远未打破。近日,以色列和美国国防部都得到情报说,伊朗核计划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并可能在2007年之前造出原子弹。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又会备下一份“开战时间表”。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冲突的危险时刻存在,各方保持冷静就更为关键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伊朗专家莱普森就持这种观点。他说,美军对伊朗展开的越境侦察飞行并不是战争行为,但如果伊朗将此视为战争行为,就将意味着攻击的开始———伊朗不仅有可能启动防空雷达,还有可能向美军战机发射防空导弹。不过,多数伊朗人仍很乐观,记者的一些伊朗朋友就认为,他们相信,到了关键时刻,各方“会动用智慧,避免发生军事冲突”。
本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张双 本报特约记者 余东风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