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大熊猫种群中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一只雌性大熊猫往往会与几只雄性大熊猫进行交配,因此按传统的方式很难弄清放养大熊猫的“父子关系”。从遗传多样性来看,这样容易导致近亲繁殖。为此,大熊猫血库此次专门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合作,将利用采集的血样对大熊猫进行一次全面的“亲子鉴定”。
负责该项目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说,通过已经成熟的DNA技术,找到大熊猫个体染色体中特定的“微卫星”(DNA片段),就能确定各个熊猫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他告诉记者,虽然染色体也存在于大熊猫的毛发中,但采集起来更加困难而且准确性不高。而血液中本身包含丰富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比对血样中的DNA片段就能准确地找到大熊猫的“亲属”。
大熊猫血库项目总工程师黄炎表示,随着保护区范围扩大、生态体系改善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大熊猫的数量有了明显增长。目前我国圈养的大熊猫数量为163只,而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在几年中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约1590只,但仍属于濒危的小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目前拥有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雅安碧峰峡基地两个基地,虽然都没有出现近亲繁殖的证据,但此项研究将尽早避免出现近亲繁殖导致的种群退化的严重后果,确保我国大熊猫种群能健康发展。
文/本报记者 黄涛 张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