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絮语/刘心武专栏
编剧在电影大工业中的作用究竟应该如何估计?这在全世界至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据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小说家李准随电影代表团去日本访问,在酒会上,因为他胸卡上写的是编剧,结果竟大受冷落,日本电影界的人士和传媒记者一看他那胸卡,微微一笑后,便都转身离去,抓紧时间去找导演、演员们交谈、采访。李准很后悔没让人给他胸卡上写为作家,出席那酒会的日本作家,因为胸卡上写明作家身份,极受尊敬。李准觉得很奇怪,按那时中国文化界的思维方式,写小说的和写剧本的,不都一样是作家吗?
后来一位电影界人士告诉我,李准那天胸卡上写的日文是“脚本”两个字,如果他是写舞台剧本的,可能还不用那两个字,在日本,写电影脚本的人被视为一种干技术活儿的人,在中国香港也大体是这么个地位,香港人用词也比内地直白,比如我们称“办公楼”或“商用楼”,他们叫作“写字楼”,电影拍摄班子里我们叫“剧务”的,他们字幕上印出来称为“茶水”。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话用在舞台剧上,至今还适用,但用在电影上,却越来越未必了。像香港导演王家卫,他根本不要人家给他什么剧本,他自己构思剧情也基本上不落在纸上,有个大致的梗概后,边拍边琢磨,也就难免改来改去,演员拍这个镜头的时候,也不知道下个镜头他究竟还要怎么拍,跟他合作必须极具耐心,而且要断断续续花费许多时间,所以像张曼玉在拍完《2046》以后就公开表示,今后是“奉陪不起”了。王家卫把“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一论断发挥到了极致,也确实获得了很大成功,现在许多演员绝不死抱“要看本子好不好再决定接不接戏”的圭臬,他们挑的不是本子而是导演,只要王家卫、张艺谋那样的大师级导演一声召唤,管他什么剧情角色,甚至也不管是否1号2号,只要能在他们的新片子里露脸,就视为莫大的机遇,赶紧雀跃报到。
但中国电影自诞生后,在很长时间里都有重剧本、尊编剧的风气。许多著名的作家在创作小说、舞台剧的同时,也都认真地担任电影编剧,像田汉、夏衍、阳翰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不少出色的电影剧本。到上世纪40年代,又有柯灵这样的重量级电影编剧出现。柯灵是全方位的文化人,“海派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编辑的《万象》杂志风靡一时,如今辽宁教育出版社重出《万象》,在柯灵谢世后,仍坚持期期在杂志顾问栏内,将他的大名列于首位。柯灵也是如今名闻遐迩的女作家张爱玲的最早发现者与扶持者,张爱玲受其影响,也曾从事电影编剧,如《太太万岁》就是张在40年代写出的,拍摄后于50年代初上映。
柯灵编剧的电影,重要的有《夜店》、《腐蚀》、《不夜城》。《夜店》原是他和师陀合写的舞台剧,其内容又是将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话剧《底层》加以中国本土化,这是一出群戏,从中国化后的人物称谓及其身份,不难看出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动用了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闻太师(店主)、杨七郎(流浪汉)、石小妹(丫头)、金不换(破落的富家子弟)、海月楼(潦倒伶人)、赖嫂子(贫妇)……柯灵独自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时,又成功地完成了从舞台到银幕的艺术转换,经黄佐临导演拍摄为电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夜店》这样的电影,体现出中国自有电影以来,就有一批电影工作者把目光投注到社会下层,把同情给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寄希望于通过他们的抗争开创出新局面,从20年代的《劳工的爱情》《姊妹花》到30年代的《铁板红泪录》《大路》《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小玩意》《船家女》,再到40年代的《丽人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构成一种厚重的传统,这一历史遗产,应是现在中国的电影人宝贵的营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