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巷子窄巷子与“经营城市” 四川新闻网-四川工人日报讯
曾经,在这个城市开展过一场寻找“城市名片”的活动,所谓“城市名片”即是最能代表城市风貌、表达城市内涵的东西。在我心里,成都的万种风情,最有代表性的也许就是那两条平行着的、隐于闹市的小巷子———宽巷子、窄巷子。
这两条巷子,说它们小,不过是因为它们窄而短,但是它们年龄很大,名声也很响。它们座落于老成都市中心,古称“少城”。据说自清朝起这里就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处,不过现在却住着最普通的成都百姓,过去拥有过繁华、富贵、渊远,如今更充满了平凡的、淡雅的、仍旧尚在的老成都气息,那些高墙拱门的院落并没有一点“昨日王谢”的失落感,而是被现在的住户经营出了蓬勃的活力。常常,巷子里有一些姑娘借古典灵气摆姿留照,而竹椅上喝茶的老人却淡定自若。这样的景致,不禁让人感叹古老与现代、厚重与灵动在这里融合得自然而充满魅力。
宽、窄巷子内的建筑很有灵气、很有魅力、很适合居住,有古蓉城的痕迹,它叙说着成都悠久的历史,又时刻在展现成都平实的生活,它沉淀了数百年的文化,却静静地守望着人间烟火。在这里,有成都最精美的院落、最丰富的艺术,也有最地道的生活,它是城市的中心,也是城市最恬淡的角落。相比于它百年的历史,我的叙述太浅薄了;然而,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学者疾呼“成都失踪了”、“老蓉城不见了”……当我看到朱门青砖变成断瓦残垣时,我认为:古建筑灰飞烟灭之时,也是历史云淡风轻之日,我们将再也看不到历史悠久的成都名片——宽、窄巷子了。
随着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城市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多数要求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被淹没了。随着新建的楼房越来越高时,我们也越来越失去了我们自身的特色,一个城市的唯一性是一种不会被取代的骄傲,它是沉积悠远的历史。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城市里,欧式建筑和古代建筑的模仿之风盛行,显得不伦不类,与城市的传统风格背道而驰,而真正神形兼备的老式建筑却在慢慢消失,似乎忘记了好的建筑和当地的文脉、地脉、人脉相吻合的道理。
由此,我想起一句在最近常常听到的话“经营城市”,四个字下面所蕴涵的是高度的智慧与高超的手法,所谓“经营”并非一卖了事,“经营城市”更是要深刻的挖掘出、利用好城市的优势和文化遗产资源,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的同时,需要传承传统。我国现在城市建筑市场很开放,使中国成了世界建筑的实验场。上海“新天地”的开发正是经营城市的一个较好的例子,与我们的宽巷子、窄巷子的情况相似。上海的老式里弄石库门建筑经过修葺后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韵味,但经过装修后被开发为高档的店铺、酒吧,既具有历史感又紧跟时尚潮流,深受现代白领与外国人的喜欢,成为上海一大旅游亮点和热门消费场所,给城市带来了长远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果我们的宽、窄巷子拆迁改造方案经上级管理部门和专家们研究后,在保留古建筑的基础上,通过人性化拆迁将改建方案展示给大家,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成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但是,内陆城市对“经营城市”观念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导致我们的经营还在于土地的买卖基础上,甚至在买卖的同时将本来的一些优势忽略了。宽、窄巷子的开发如果采取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仅出卖开发权的方式,允许开发商在保护民间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经营,就可以既保护又充分利用它们的历史文化优势创造出新的价值。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无非是一笔巨大的资本,我们善加利用,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经营城市的关键。
中国建筑真正适合中国人,才能让中国人找到归属感。让成都带着历史的骄傲前进,为了下一代,也为了所有热爱成都的投资者、旅游者保留一点过去,好不好(冯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