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李亚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鸡毛信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依偎在父母的身边听他们讲这样的故事了。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致公组委员认为,“其中的原因,有的是父母工作繁忙,无暇与孩子交流;有的是父母望子成龙,使孩子忙于学习等等。家庭教育的缺位,给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致公组委员认为,“但是,目前我国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据了解,现阶段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接受正规、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历史课,但内容也只局限在古诗词、朝代简史,授课宗旨是为了考试。致公组委员认为:“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多数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不会是博大精深,而是晦涩古板,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那就更难了。”
委员们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会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这一点正在被社会广泛认可。但儿童工作者却颇为苦恼,他们在试图用漫画或动画片向孩子传授传统文化时,发现孩子们并不容易认可这样的形式。语言晦涩难懂、故事呆板枯燥,是国内一些儿童读物的共同缺憾。再者是一些公益设施,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等,由于经费和维护原因,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力度不大,减少了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母亲是未成年人的第一启蒙老师,母亲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致公组委员建议,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适龄女性,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定期开展各种亲和力较强的活动,如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增强她们对传统文化多方位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她们对传统文化真正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成年人。
另外,学校可视自身的经费和教育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纪念馆,增强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增设业余兴趣班,培养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兴趣,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戏曲欣赏、中华礼仪等活动,加深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对于社会而言,要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改变传统节日成“吃喝节”“人情节”的现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加重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分量,同时不断赋予时代精神,改进过节方式,使它们更加适应现代生活,更吸引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