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提交提案称,投入不足使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本报讯 去年全国两会上,沈士团等56位政协委员共同提出提案,建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尽快达到4%。在此次政协会议上,沈士团再次提出相关提案。
昨天,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今后各地将确保全年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争取2007年实现教育支出占GDP的4%。
据了解,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现在只有3.28%,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1996年一度跌到2.44%,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
沈士团委员介绍,4%的比例是参照世界平均水平确定的,1994年该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4.9%,1995年为5.2%.“据统计,我国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近20%的中小学生。”沈士团说。投入不足引起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很多比较严重的问题。
据沈士团委员介绍,到2002年底,我国农村中小学还存在4000万平方米D级危房,2003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2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资金约31亿元,改造危房980万平方米,还有30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没有改造。此外,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工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
据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10月,全国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共154.15亿元,其中2003年1至10月新增拖欠工资19.74亿元。“教师拿不到工资,他们如何生活。应当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沈士团委员说。
部门回应
财政部将加大教育投入
有关人士表示,教育在GDP中比例偏低
本报讯针对沈士团等56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日前,国家财政部做出明确回复,认为委员们提出的这一建议是合理的。
财政部表示,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争取到2007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段柄仁表示,目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比例确实较低,应当逐步增长。
而义务教育经费已经建立了增长机制,《义务教育法》规定,这部分经费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至于是否应该将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明确下来,他认为,基于国家财力等因素考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部门统筹。
专家观点
应适当限制重点学校经费
北师大博士秦玉友认为,关键是保证经费的应用效率
本报讯北师大博士秦玉友说,教育经费不足是一个问题,农村地区尤为普遍。同时他还觉得即使教育经费占到GDP的4%,但还要在于这些经费如何分配,改变现有的分配不均状况。
秦玉友说,因教育经费不足,北方有些学校连取暖煤都买不起,学生要在学校受冻,而有些房子不能及时修复。
秦玉友提醒说,即使教育经费占到GDP的4%,但关键也是保证这些经费的应用效率。他说,要在保安全和保工资的下限的同时,要规定上限。现在教育经费实行的是扶强抑弱的配置方式。重点学校占用了过多的教育经费,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显得有些豪华,适当限制对重点学校的经费配置。
对话
义务教育实施应设举报制
人大代表任玉奇称,农村义务教育最大困难是经费
人物档案
任玉奇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金侨集团董事长任玉奇今年两会再度为修改义务教育法进言。他即将提交大会的议案的基础,是其用120多天时间、深入走访了大量乡镇、召开70多次座谈会而形成了几十万字的调研材料。
高中应纳入义务教育
新京报:今年上会,你准备了哪些议案、建议?
任玉奇(以下简称任玉奇):义务教育法、国土法、水利法、银行法等法律的修改议案。
新京报:我记得,去年你就提交了修改义务教育法的议案,今年为何又提?
任:今年我提出,对农村生活困难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除了减免学杂费外,国家还要对其实行生活救助。
新京报:除了实行生活救助外,还有什么建议?
任:义务教育法应过渡到12年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应要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县乡未达到国家要求,应实行举报制,追究县乡村行政领导的责任、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调查完才打招呼怕受干扰
新京报:今年调查的情况怎么样?
任:我们调查的都是贫困县乡,湖南、湖北、广东都去了。时间是去年六七八连续三个月,以及年底开始又进行了一次。
新京报:你因为调研受到了压力吗?
任:有一点,但(我)不怕。我每去完一个地方都会给地方人大一份调查数据。
新京报:事后才给吗?
任:是。我们有时候跑了两三天、三四天,调查完了,才跟地方人大说,我们来调研了,感谢你们的支持,然后就走了。
新京报:为什么事后才给呢?
任:免得更多麻烦。
义务教育政府必须承担“兜底”责任
新京报:你在调查过程中,感受到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任:经费不足。
新京报: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任: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并不是必须由政府完全包办,政府必须承担的是‘兜底’责任,尤其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也就是说,针对所有的受义务教育者来说,政府必须为其提供具有底线水平的免费教育,并对其承担无限的‘兜底’责任。
新京报:你有信心调查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吗?
任:需要综合分析。老百姓他们反映的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如了解哪个县里义务教育达不达标,就要找乡干部,县里的教育局,每次我总跟他们强调,你们要说真的,不要说假的。
甚至我们直接到学校去,一个乡里一所中学,一个班里才三四个学生,我们就问,为什么,辍学的学生这么多。一下子就了解到真实数据了。如果是看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肯定是受教育率为98%、99%,因为辍学率超过3%,县长市长就要处罚了,肯定是假数据。
多赚十亿无法与人大代表履职相比
新京报:除了全国人大代表,你还有一个身份是企业家,你更看重哪一个?
任:当然是人大代表。
新京报:为什么?
任:这是人生价值观决定的,人大代表的身份能为社会作更大贡献,认真履职,为老百姓代言,帮助国家制定更好管理国家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企业多赚十亿、二十亿,无法与之相比。
新京报: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任:人的思想都是有根源的。我是怎样我也不清楚(笑),但我从小就爱做好事,喜欢扶助贫困人群。还有就是我本身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很穷,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带着一种很深的感情,农民情结。
委员建议
困难地区教育应专项补贴
政协委员薛康表示,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在扩大
本报讯 “农村中小学投入不足、教学设施缺乏、非教育支出过大、教师心理不平衡加剧……”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建议,对部分财政确实困难的地区进行专项补贴。
薛康委员介绍,据调查发现,农村基础教育所需投入与县级财政的缺口很大,在抽样的所有地方县,缺口均在300万至700万元之间。
“教育的投入大部分只能用于教师工资发放和学校基本运营”,只有极少部分用于购买粉笔、修缮校舍等不得不支出的教学开支,有的老师连开音乐课都没有必要的乐器。“薛康委员介绍。
薛康委员指出,这些差距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师的心理不平衡。“他们总是发牢骚,心理不平衡,难以专心教育学生”。
在此次政协会议上,薛康委员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标准,对部分财政确实困难的地区进行专项补贴,并加强对投入渠道的监督。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郭少峰谢炜赖颢宁本版摄影\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