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3月7日电 针对目前高校的医疗保障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浙江省政协常委、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陈浩日前提议:将大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陈浩认为,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因患大病、重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求助社会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助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正是高校医疗保障制度的欠缺。
陈浩介绍,以浙江为例,目前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4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各高校沿用的是从1950年开始的公费医疗体制:部委所属院校和部分省属院校,国家给每位学生每年拨款60元作为医疗费用,拨给大部分省属院校的学生则是40元,而对于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扩招及高职高专的学生,国家则没有一分钱拨款。在具体操作上,大部分院校采取了“国家拿一点,学校负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陈浩说,一是学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自办医院,还要负责学生的医疗费用报销,庞大的开支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像浙江工业大学,目前在校学生2.76万人,享受国家拨款的计划内学生仅有1.8万人。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来计算,该校享受的国家拨款为108万元。但据该校医院统计,浙工大每位学生每年仅门诊费平均就在150元左右,加上住院费用,大大超过了国家拨款标准。如此情况下,学校每年只有从其他资金中拿出钱作为医疗费用投入。这样的医疗体制,一旦出现大病、重病的学生,有限的投入就更显杯水车薪,一个重病学生往往会花光全年级的医疗费用,而浙江省几乎每所高校都被类似的问题困扰。
二是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医院的医疗水平。目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浙江各高校大都没有考虑医疗机构的发展,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陈旧,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有人形象地将学校医院比喻为“慈善机构”,渴了给点水,饿了给点饭,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很多学生一方面欢迎学校医院低廉的医药费用,同时又对学校医院设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药品质量等提出意见。
三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为学生进行大病保险的方式尚不成熟。这些年,不少高校开始探索医疗保障体系的社会化,将商业保险引入校园,学生根据自愿原则进行投保。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减轻了负担,但也屡遭质疑。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操作还不是很规范;保险公司认为保费偏低,不太愿意介入;有的学生因为家境贫穷,不愿交保费。
陈浩认为,国家需要明确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定位,针对新的形势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起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进行有效保障。记者 董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