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他在谈到中国过去一年的外交成果时,强调了外交政策中的四个坚持:坚持外交为民、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坚持推动和参与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李肇星随后还就国内外记者提出的有关朝核六方会谈、中日关系、日美合作、中俄关系、中美关系、“台独美元外交”、油价上升、反对霸权、对华军售解禁、外交为民以及“中国威胁论”等问题作了精彩的回答。
外国媒体第一时间作了报道
对李肇星外长的谈话,许多外国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作了报道。
关于李肇星谈到的中日关系问题,日本时事社报道说,在日中两国领导人互访问题上,李肇星表示,希望日本要按照“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努力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气氛。在去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李肇星强调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之间的突出问题,但今年没有提到靖国神社问题。有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时事社的报道称,李肇星强调当务之急是增加美国和朝鲜两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重新举行六方会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国希望各方表示出足够的诚意。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希望朝美直接对话”,中国希望朝美更灵活、合理地走到谈判桌前。从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扮演的角色看,中国正成为外交上的赢家。
由于过周末和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俄罗斯这几天都不出版报纸。不过,俄通社—塔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俄新社等援引了中国外长的讲话,报道了有关对华军售、朝鲜半岛核问题、中俄关系和石油价格的消息,没作任何评论。
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也是发了三条相关消息,两条关于台湾问题,一条关于朝鲜半岛核问题,没作任何评论。
高度关注台海话题
西方媒体尤其高度关注李肇星有关台海问题的讲话。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在报道中国外长李肇星答记者问时,都用了同样一个标题《中国外长警告美日,不要把台湾纳入军事同盟》。
德国《明镜》周刊以《北京扮演反分裂的角色》为题,称中国重返世界舞台面临最后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文章说,自从1949年中国共产党击败国民党掌权以来,收复台湾就一直是它的中心任务之一。北京政府再次对台湾的“独立”企图提出警告。在为期10天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近3000名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德国电视一台以《中国无条件保留战争的可能》为题写道,中国以“强硬”的对台政策进一步显示新一届政府的大方针。而大陆民间也对“反对‘台独’,希望统一”存有共识。德国电视一台称,中国的《反分裂国家法》将要出台,这实际上是北京在用法律的语言表述“自己政治上的策略和底线,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
德国另一家新闻台N24电视台以《中国不希望发生台海战争》为题,称中国否认已经有攻打台湾的计划。同时,报道认为,欧盟解禁对华军售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德国新闻网刊发文章《中国说不需要“昂贵”和“无用”的欧洲武器》,称“台海两岸的军事平衡正在向大陆倾斜”。如果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话,这一趋势将会加速。中国计划增加军费12.6%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加速军事现代化,使军事威慑更加有效,以此反对台湾的“独立”。
日本共同社在报道李肇星讲话时表示,中国对“日美两国将台湾海峡列入日美共同战略目标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西方记者不再提人权等问题
西方国家最爱提起的人权、非法移民、武器扩散等问题,在这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没有一位外国记者提出。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研究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20多年。他分析说,能够派驻中国并进入人民大会堂提问的媒体,都是有相当影响的各国媒体。其实,记者的提问不是记者本人关心的问题,而是他们国内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此次中外记者关注点的转移,表明了一种新趋势,那就是,随着中国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更关注的是,中国在国际合作与安全等方面将怎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这是更高层面的一种关注。
民本外交色彩更加鲜明
曲星分析,李肇星此次讲话的一大亮点就是,中国外交的民本色彩越来越突出。李肇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阐述了中国“外交为民”的理念。中国公司与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是中国驻外使领馆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这个方面,中国外交部已经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外交部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救助电话,驻当地的外交机构也会在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交涉,确保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护公民海外权益牵涉到很多政府部门,目前,已经建立起驻外使领馆、驻外机构和代表处相配合、协调的机制,保证了紧急事态下的处理效率。
曲星说:“中国的民本外交,不仅针对中国公民,而且也表现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援助中。”▲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