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朱华夏
3月7日,记者采访南昌市长李豆罗代表。因为长期在农村工作,李豆罗风趣地自称“青岚农夫”,但他一口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却对记者的听力提出了一点小小的“考验”。他详细介绍了南昌市发展大计,说到聚精会神处,竟不知不觉盘腿坐在了椅子上。
记者心中一动:在农村基层采访时,与乡村老农对谈交流,时常可见到这一习惯性的坐姿。望着正精神奕奕描绘南昌未来建设蓝图的李豆罗,记者深深感到:许多代表、委员在地方担任重要的工作职位,但始终都保持着一种百姓本色。
其实,在京采访“两会”的日子里,这种触动几乎每天都有。记得采访江苏团的李源潮代表时,记者一开始竟然没认出对面坐着的就是江苏省委书记:没穿西装革履,一件普通的深蓝色外套;也没有随行工作人员,一个人坐在圆桌边等待提问;稍后,还是他站起身给各位记者分发有关介绍材料,亲切招呼。这是记者在“两会”上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省部级领导干部,李源潮的朴实与随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领导干部也是人,而且是可爱的人。”“两会”期间,这是听同行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记得有次在江苏代表团驻地采访,午饭时与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代表同桌。他向记者展现了学说各地方言的“才艺”,摹仿得惟妙惟肖。这些方言,都是他在各地、特别是在农村工作时学来的。一旦别人猜不到一些方言含义,他脸上就满是孩童般的笑容———“我可是在当地半年后才搞明白的”。
言为心声,行乃意影。他们从群众中来,切实代表着广大群众利益———从清新平实的行事风格中,代表、委员们的百姓本色也可见一斑。
(人民网北京3月9日讯)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10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