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贺伟裴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夏日援引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理论说,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能够让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每年提供上千亿元的产值。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夏日指出,所谓沙草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据介绍,甘肃省张掖地区已经探索出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发展沙草产业的技术路线,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沙柳、甘草、沙棘等沙生植物试验示范基地也有着颇有说服力的成果。
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五大草原都在西部。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西部不但是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风沙和沙尘暴的源头。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人口虽占全国的近3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东部地区的50%左右,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种日益扩大的东西部发展差距,不但阻碍着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也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们应该走出‘沙漠是地球癌症’的认识误区。”夏日委员表示,关键是要用新的理念去治理、利用沙漠。中国西部虽然雨少、干旱、沙大、风多,但优势是阳光充沛,光、热、风、气等资源得天独厚。夏日说,已经有条件运用新的技术成果与新的产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风能,把光和风的优势放到最大,把水的劣势降到最低。
夏日建议,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同时对现行的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的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
“黄沙淘尽始见金。”在夏日看来,只要知识密集型的沙、草产业切实得到发展,沙漠和草原就能变成边疆地区的主要资源,变成国家的宝贵财富。(完)(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