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题:统计数字急需“挤水”“烘干”
新华社记者吕雪莉、杨步月
某地环保检测人员进行水质检测,恰逢附近一家工厂排放污水。检测人员不检则已,一检吓了一跳:有关指标超标100多倍,而这里是附近1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
“喝了这样的水,不生病才怪呢!”检测人员惊呼。可是,数字到了领导那里竟遭到一顿斥责:“这样的数字怎能往上报,报了哪还有我们的工作成绩?!”经过一番指点迷津,此后检测人员都选择在工厂不排污的时候取水样。
统计数字,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它必须是真实的。全国人大代表程苏说:“对统计数字造假绝不能等闲视之。有关部门应该采取严厉措施开展一场彻底的统计数据‘打假’活动。”
数字“注水”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而且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程苏在基层调研中发现,数字造假在“普九”中反映得相当普遍。
对于国家要求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这项重要指标,不少地方普遍存在虚报情况。一些地方的适龄儿童明明无法入学,只能在家“待学”,但是学校的报表中却赫然写着这些孩子的名字;有的学校学生明明只能轮换上课,课时严重不足,到了报表上,却成了“完成”。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在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口与计划生育、就业率、农民工工资清欠率、排污达标率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数字注水。一位省委书记曾在会议上说,对各地的统计数据要挤出水分再看。这说明,基层统计数字注水是何等普遍。
数字注水,水究竟有多深?就像湿了水的海绵,只要挤,总是用的。但恐怕光挤还不够,俗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数字注没注水,还要烘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