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 钟起龙 通讯员 刘进兴 实习生 陈曼)广州实行遗体捐献5年来实际只接收到49具遗体。由于捐献遗体的数量匮乏,不少医学院已经取消了尸体解剖内容。这是记者前天从广州市红十字会主持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获悉的。
三大站5年只收到49具捐献遗体
“我们一年教学所需的解剖人体标本就要100具,而现在因为捐献遗体数量太少,不少学生已经是无法下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徐杰教授如是感叹。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三所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据统计,三大接受站5年内只接收到49具捐献遗体,该院的洪耀文教授表示“这很令人担忧”。
有些学校解剖课用动物代替人体
昨日,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骨髓、器官移植和遗体捐献工作”座谈会的专家都透露出由于捐献的人体标本过少,不少医学院正在逐步减少人体解剖的实际操作课程。不少医学院只能采取多媒体录像教学的方式来授课,更有些学校甚至用解剖动物来代替解剖人体的教学内容。
“解剖课是西医的基础课程,学医的学生首先是观看已经解剖好的人体标本后,然后就要自己动手解剖人体标本。”一名专家说,解剖人体标本对于将来从事外科的医生尤为重要,如果医生在学校没有解剖死人的实践,那么在工作中就是“拿活人开练”。
据介绍,我国医学院的在校生平均20人才能解剖一具人体标本,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学生们却能够在学习期间一人或几人解剖几具甚至十几具人体标本。
八成志愿者死后未捐遗体
据介绍,前往登记站表达捐献遗体的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暨南大学医学院的虞学军说在该院接受站办好了遗体捐献手续的为80名老同志,其中有4人送表表示不再捐献,而志愿者死后完成了遗体捐献的有15人,占到登记人数的18.75%。
虞学军也说在登记捐献的志愿者中,87.5%的人为革命老干部、高校教师,13.5%的人为普通市民。志愿者当中有3人为“年纪很轻的姑娘”。
据徐杰透露,前往中大中山医接受站登记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当中以广州市政府工作人员为主,也有普通群众。其中最年轻的志愿者只有18岁。
捐献不成多因子女反悔
“为什么捐献遗体的数量会远远低于正常的教学需求?”专家一致认为,主要是广大群众受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令人认为“死后无全尸,被摆弄不吉利”。
据悉,志愿者死后往往是其子女反悔令捐献不成功。“当初老人坚持要捐献遗体,他们怕惹老人不高兴,只能让老人先填个申请表。”徐杰说有3名志愿者死后,其家属就打电话到医院说不捐献老人的遗体了,“这都算好的了,许多人是连声招呼都不打。”
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若志愿者的家属不愿意履行捐献遗体的申请,接受站也只能是毫无办法。据了解,因为捐献遗体是志愿行为,目前国家并没有对登记捐献遗体的人有任何特殊的奖励。
昨日,专家都表示应加大宣传,努力使“市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捐献器官的认同率”达到50%以上。广州市红十字会还特意印刷了《生命的升华———捐献造血干细胞(骨髓)、遗体、器官知识简介》的小册子发放市民。“我们医院自捐献者登记后,每年春节都给寄上张贺卡,送上关怀和祝福。”暨南大学医学院虞学军说。
小链接
登记捐献遗体可联系下列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电话:87330712 87330651
暨南大学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地址:广州石牌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事科、人体解剖教研室
电话:85220248
南方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电话:61648199
广州市红十字会
地址:广州市麓景路狮带岗西一号
电话:83497316 83598564(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