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综合竞争力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北京 |
杭州 |
宁波 |
苏州 |
无锡 |
厦门 |
天津 |
人才竞争力 |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
温州 |
天津 |
沈阳 |
武汉 |
南京 |
资本竞争力 |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
天津 |
成都 |
南京 |
大连 |
武汉 |
科技竞争力 |
北京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南京 |
广州 |
西安 |
深圳 |
成都 |
长春 |
结构竞争力 |
北京 |
温州 |
长沙 |
宁波 |
绍兴 |
广州 |
深圳 |
泉州 |
厦门 |
成都 |
基础设施竞争力 |
上海 |
北京 |
广州 |
深圳 |
天津 |
厦门 |
大连 |
秦皇岛 |
南京 |
沈阳 |
综合区位竞争力 |
上海 |
北京 |
广州 |
成都 |
天津 |
武汉 |
沈阳 |
南京 |
哈尔滨 |
重庆 |
环境竞争力 |
深圳 |
杭州 |
绍兴 |
无锡 |
大连 |
青岛 |
厦门 |
成都 |
上海 |
北京 |
文化竞争力 |
上海 |
温州 |
苏州 |
佛山 |
绍兴 |
重庆 |
南京 |
深圳 |
南昌 |
南通 |
制度竞争力 |
绍兴 |
宁波 |
上海 |
嘉兴 |
苏州 |
珠海 |
厦门 |
潍坊 |
佛山 |
大连 |
政府管理竞争力 |
上海 |
深圳 |
厦门 |
杭州 |
青岛 |
北京 |
宁波 |
南昌 |
佛山 |
大连 |
企业管理竞争力 |
宁波 |
深圳 |
上海 |
厦门 |
东莞 |
长春 |
温州 |
绍兴 |
佛山 |
杭州 |
开放竞争力 |
深圳 |
东莞 |
上海 |
珠海 |
厦门 |
青岛 |
大连 |
北京 |
惠州 |
佛山 |
2005年上午9时30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举行《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发暨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发布2004年度中国200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各单项竞争力的排名,并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研讨。
出席今天会议的主要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南开大学副校长、组合数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川,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司长黄朗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等。
以下是发布实录。
[谢寿光]:《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发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现在开始!在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由我先介绍台上就坐的嘉宾: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博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教授;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司长黄朗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博士。我们为领导和专家能出席今天的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谢寿光]:今天出席会议的还有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他们是由倪鹏飞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群体,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一个品牌,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品牌,也是因为它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成为我们系列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牌之一。
[谢寿光]:今天出席这个会议的新闻单位有: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新闻周刊、南风窗、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经济、中国网进行网上直播,中央电视台派出强大阵容直播。
[谢寿光]:这次发布会和研讨会像往常城市竞争力发布一样,将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即2004年对50个城市竞争力的排序,将和上一年度有什么新的变化,它是中国从领导到研究者到普通城市的居民都普遍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次发布成果的时候,就有过很热烈的讨论,此后几年,广大的市民都在关心和参与自己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科学院以倪鹏飞博士为首的研究群体每个年度所发布的成果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今天的会议将发布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力位次变化和新的特点,并就中国城市在最近几年所关心的产业集群的问题将展开讨论。
在正式报告成果之前,首先有请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博士讲话,请大家欢迎。
[陈佳贵]:各位专家、学者、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来参加城市竞争力的发布会,我首先向主办单位表示感谢,对为此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作者和出版人员表示感谢。
大家知道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有的学者曾经指出,从工业化运动开始,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但是,我们国家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13亿人口的中国要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使13亿人口走上工业化道路,对人类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也会引起很大的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我们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而且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总体来讲,前几年很多人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过程是滞后了,应该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但是近两年又出现了新的议论,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太快了,快得有些工作跟不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这个声音不小。因此,当前对城市化的看法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对城市化还是要采取积极的、稳妥的方针,态度要积极,工作中的措施要稳妥、协调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其他一些问题,要健康推进城市化过程。
[陈佳贵]:另外,在城市化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争论的问题。比如说在城市竞争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因此,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就比较严重。另外,还有一些城市不顾自己的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像这样一些情况,应该说是影响了城市化的过程,也影响了城市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化问题的舆论和对策研究,城市科学健康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城市化发展有许多问题,城市竞争也要深入研究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要全面、动态的考察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对各地政府和国内外一些企业全面认识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些优势、劣势问题,在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陈佳贵]: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发表以来,报告的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中国城市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影响的作用。我曾经参与一个省的发展规划,其发展规划里面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03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提出的中国要逐步形成几大经济区域的观点。所以,城市竞争发展的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城市竞争力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评价具有权威性。现在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数据很多,比如有评价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有评价地皮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又分了很多,有的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等等。那么,这么多人来关心竞争力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很重要。
[陈佳贵]:但是有一次在评价竞争力的研讨会上,有记者就问,说你这个权威性怎么样?我认为,任何一个评价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依照自己设计体系的评价结果就是现在这样子,不能说这是唯一的,或者说别人的评价不一定准确,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同的评价方法、体系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关键在于你这个评价体系怎么样。至于我们这个评价体系是否科学,首先要讨论这个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只要认可评价体系是科学的,评价的结果就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和承认的。
另外,评价也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单向的,或者对某一个重点问题。今年城市竞争力报告除了综合评价以外,重点是放在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改革就业、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都有很大的作用。一些研究产业集群的论文早就对这个问题有了结论,有的地方为什么愿意去投资?比如说愿意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等这些地方投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形成了产业的集群,产业的分工非常的明确,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进行专业化生产以及整个销售过程非常方便。因此,那里经济的发展就比较快。
[陈佳贵]:城市应该说产业集群同样很重要。同样一个城市,规模可能大小差不多,但是有的城市的产业里面有些排头兵或者某些产品一、二、三、四、五、六都能数得出来,而有的城市数不出来,因为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是目前社会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和重视不是很多的,因此对产业集群研究也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是抓引资项目、大型企业,更重要的是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本地区、本城市经济能够比较快速和健康发展。
2005年,我们正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五”的计划今年就要结束了,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应该纳入城市和地区发展过程当中。因此,我们这次出的城市竞争力的报告,把重点放在产业集群上,应该说对制定“十一五”规划,对城市健康发展可以起到一定指导和参考的作用。
今天到会的有许多专家、学者,也有很多新闻界的朋友们,我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报告关于城市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使产业集群能够引起全社会更广泛地重视,使产业集群政策能够上升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或者产业发展政策。谢谢大家。
[谢寿光]:感谢陈院长做了一个很精彩的学术演讲。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博士讲话。
[裴长洪]: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发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首先我代表财贸所向出席会议以及长期支持研究和积极报道研究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由我所与倪鹏飞博士为首的领导小组,与南开、清华、北大、浙大等重点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集体协作完成的一项集体成果,这一研究得到参加研究小组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代表牵头单位对积极支持研究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奉献给城市又一重要研究成果,我向全体课题组成员表示感谢。
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一部呕心沥血制作,从04年上半年开始,在院领导和所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克服重重困难,研读了大量城市竞争力即产业集群的相关文件,举行城市竞争力国际会议和数次学术分析会,进行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收集了有关数据,并进行了十分复杂的计量分析。历经将近一年的时间,写完这部将近70万学术报告,所以研究者们严谨、细致、踏实、认真自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裴长洪]: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一部非常好的城市报告。经济全球化、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显现。所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经出现就成为社会的热点。与此同时,经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不仅逐渐成为一部科学性和权威性相当高的品牌报告,而且也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一,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深入经济学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整套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内容科学的竞争力理论框架,然后在大量的计量、调查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诸多研究成果,同时对中国5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详细的比较。
第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每年选择一个热点作为战略主题,主题研究同样采取建立框架进行计量、调查和案例分析得出研究成果,提出政策框架的结构,这使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给城市政府和企业不仅是个别结论,更是一般的办法,城市相关研究机构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第三,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城市的研究继续推进,比如把孙子兵法与城市战略结合对城市研究很有启发。报告还选择产业集群这一重要问题作为主题,作出了有价值的发现,所以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最后我向报告的作者们表示祝贺,也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领导对报告给予长期支持,各位专家也给予持久的关怀,媒体给予大量的报道和持久的关注,谢谢。
[谢寿光]:感谢裴所长的讲话,下面有请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主持人作关于2005年城市竞争力的主旨报告,有请倪鹏飞博士。
[倪鹏飞]:非常感谢大家的长期支持与关注,也非常感谢今天到会的新闻界朋友,现在我就把2004到2005这一年度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正像刚才领导介绍的一样,城市竞争力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对城市竞争力本身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第二部分,每年对一个重要或者前瞻性的主题进行一个研究。首先我来讲一下第一部分,我们在2005年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课题。
城市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在今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一个城市的中国才有可能是一个崛起的中国,含义非常多。第一,21世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的发展将使近8亿农民从相对落后的农村进入到城市,尽快过上小康的生活。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推进将带动农村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中国全面城市化,使中国文明发生质的飞跃。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还将使人类的整体发展水平发生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
[倪鹏飞]:第二,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多快好省创造财富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从定义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等经济方面,同时也涉及到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好的贯彻。城市竞争力关注和评价城市发展以及竞争的诸多问题,城市竞争力对解决中国城市发展中以及中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和和谐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我们比较了一下发现,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竞争力首先是在中国流行的。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国内有关城市竞争的研究就非常的热,国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现在开始才逐渐的热了起来。比如说世界经济论坛从今年开始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全面的评价,OECD今年4月份要召开一个全球的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学者,更是城市的官员,国家的官员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的一个大型会议,另外世界银行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我们有关城市竞争力或者我们国家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早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和广泛的。当然,我们现在与国际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接触也是比较广泛的。去年召开了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国际论坛,今年四月也要参加在加拿大举行全球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学者论坛,希望在起步早的基础上,加强我们团队积极的努力,争取成为全球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一支内容。
[倪鹏飞]:我先介绍一下城市竞争力的背景。
今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选择了这么一个思路,城市竞争力现在开发了两个框架,一个是弓弦箭模型,一三五使用这个模型,二四六使用另外一个模型,把城市竞争力解释为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科技。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开放等等,表现没有变化,也就是显示性框架都是一样的,每年都是这样的,这个框架在不断的完善。今年对城市竞争力表现的指标做了一个调整,就是加入了资源环境成本节约,这里又包括了消耗水的情况,消耗电的情况,还有环境污染的情况,加了这个指标以后,使得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幻灯片)这是今年有关竞争力的对中国200个城市的比较,第一个是综合竞争力,看前十位的: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和天津,这里面也列出2004年和2003年的变化,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这个设计虽然是2005年的报告,最新的设计是2003年的设计,国际上都是这样的。2003年由于非典的短期冲击,使得北京这样的城市竞争力在表现上有所下降。其次,它的解释因素中,12个分项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同时对我们的框架也是一个考验,因为我们的框架是把竞争力表现方面和解释方面分开了,这样短期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和解释是恒等的。在受到短期影响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要做一个解释。
这是10个最具竞争力城市12分项竞争力,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介绍了,这是50项城市竞争力城市前10名。
[倪鹏飞]:通过计量我们发现:
第一,在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同时,东北、中部、西部的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步伐明显加快,像一些省会城市明显加快了,显示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显示产业转移和国家师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第二个发现,与前两年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更快,长三角又以浙江最快,同时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初步表明以浙江城市为代表的内生、市场和开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更具竞争力。
第三,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较好,尤其东部中小城市,竞争力跨越式提升来源于产业集群的成长,揭示产业集群是实现城市跨越式比较的捷径。
最后,报告通过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规范、精细、大量、艰苦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竞争力一些影响因素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这些发现对于有关决策部门了解决定竞争力的关键,把握社会经济运行的脉搏、体察民意有帮助。
[倪鹏飞]:同时通过计量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变化,现在排在第一位是基础设施,有可能和能源、交通运输紧张有关系。接下来是人才,还有就是政府管理,过去资本排第一现在排第四了,我们对这些影响因素每一个表现,比如GDP增长,人均GDP,劳动增长率等都做了计量,由于时间关系不展开谈。
做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化有关竞争问题的一些成果和现在竞争力的关系,我们发现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竞争力研究,提出了三四五计,也就是分析框架,从哪几方面比较两个实体实力的大小,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把《孙子兵法》的一些原则联系了一下各个城市的情况,做了一些研究,应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倪鹏飞]:下面讲第二个主题,2005年主题战略,刚才已经讲了,我们今年的主题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在中国和国际上的研究是非常深入和非常多的,但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是怎样识别产业集群。我们知道产业集群非常的重要,但这个城市有没有产业集群?是处在形成状态还是发展状态还是衰落状态?根据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战略,所以我们从识别产业集群建立识别产业集群标准这个出发点来进行研究的。
要建立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首先也要建立一个框架,我们吸收了国际上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发展方向。我讲一下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背景和目标。2005年中国城市进入“十一五”的规划年,报告把产业集群作为2005年度主题,试图为正在十一五规划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参考。第二产业集群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第三,产业集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OECD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国家级的产业集群政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第四,产业集群已经在中国个别城市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引起了重视。但是,在中央政府层面和广大地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媒体的呼吁,使促进产业集群的战略上升为国家的战略,让产业集群规划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使产业集群政策成为地方的中心性经济政策。
[倪鹏飞]:接下来我讲一下框架,就是产业集群的框架,一个地方为什么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我们把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划为一个生态模型,或者生态链,包括了种子、土壤、肥料、水分,还有就是空气、阳光,这里面实际上包括了生产要素,包括了科技因素,包括了市场因素,包括了地方文化,这些相互影响最后才形成了产业集群。根据这个框架,我们通过研究制定了识别产业集群的标准,包括两套,一套是显示性,一套是解释性的。显示性可以定量,解释性是定性的。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在这个框架基础上,我们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计量和案例研究。首先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规模非常大,我们对中国280个城市的所有的经贸委、发改委都打了电话,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中国产业集群的情况,对中国280多个城市,175个产业调研的基础上,报告首次制作了19幅中国产业集群示意地图。
第二,一个重要的方案,就是由产业集群导致经济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从经济地理上,从东北、京津冀、山东半岛、苏沪浙、海峡西岸、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由产业集群导致城镇集群和经济集群,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产生一个万里绵延、若隐若现的经济隆起带,在中西部地区,集群经济由点向带发展的趋势初现端倪。这是我们龙脉的图(见图),是一个综合的图,把所有调查的产业集群的情况放在图上。这是各个产业的情况(见图)。
[倪鹏飞]:除了上面的发现,我们还发现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是通过10条道路经过20多年的竞争和演化而来的。我们发现中国产业集群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地理上分布不均衡,在东部特别是广东和浙江地区,在产业上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在载体上主要在小城镇,在技术含量上主要是低成本的,主要是加工,真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比较少,因此中国的产业集群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
(见图),这是我们对中国产业集群做的案例研究,我们集合了产业研究方面的20多位最年轻的一流专家,包括中国国内好多大学一流的专家,每个专家提炼一个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一个产业集群提供一个经验,提供了24个经验,在研究当中发现中国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十大陷井:
第一,无为而治,这是许多学者和官员的观点,产业集群应该自发发展,政府不要干涉,我认为这是一个陷井,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存在着系统缺样和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第二,集而不群;许多开发区集合在一块儿,不是同类的集群。第三,拔苗助长;第四,不堪重负;在80年代许多产业集群都形成了,但有的渐渐失败了,失败原因就是负担太重。第五,营养不良;第六,行政分割;第七,质量柠檬;第八,落地无根;许多跨国公司,许多企业到这个地方,自成体系,与其他地方没有联系。第九,抓大放小;许多地方只重视大企业,不重视小企业;第十,重硬轻软。产业核心当中强调促进产业关联。
[倪鹏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方面,或者对城市发展方面,应该提出一个非常系统的城市产业系统的框架,在投资框架上上升一步,要培育城市产业的生态环境。
产业集群存在十大陷井,也提出了十大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国家竞争战略和政策。刚才讲了OECD很多产业集群上升了国家的战略和政策。中国正处在产业化和工业化最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中国的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尤其在今年这次“十一五”规划当中应该把产业集群纳入规划。
第二,要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向产业园区转型的政策。加入WTO以后,很多优惠政策要取消,高科技开发区有一个发展方向的问题,我们认为它的未来就是产业集群区,因此在这些地区,从中央到地方要研究这些地区区域内产业集群的政策问题。
第三,制定以促进产业集群为核心内容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中央政府现在开始重视中小企业,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促进中小企业增长的最核心是促进产业集群为核心。
第四,以强制和诱致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
第五,实施产业集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战略。现在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科技创新有一个载体就是产业,产业核心就是产业集群,我们认为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结合。
[倪鹏飞]:第六,制定有效政策措施严禁提供集群不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七,采取严格措施集群发展的政府和社会成本。
第八,突出集群政策体系的促进关联的重心地位。这是针对许多地方重硬轻软的问题,政府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关联,这是软的东西,应该突出这个重心。
第九,将培育集群配套产业和环境作为引资的政策。你首先培育一个产业集群的配套环境,然后吸引资金,而不是一味的搞优惠政策,搞土地的廉低价。
第十,完善政府职能,使政府成为产业集群生态的保护神。
研究的说明就简单介绍了一下。
学术阵容有这么几个好的顾问,特别是李扬老师,一直都是我的顾问。我们团队有各方面的人员,包括社学的,包括经济学的,也包括统计学的,这里要特别感谢陈永川老师和黄朗辉老师对我们的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50个城市都有固定的人员来做。研究过程,刚才讲了已经非常辛苦,大概经过了10个步骤,尤其是调研阶段,调动社会人员,涉及了50个城市上万个人,在很短时间调动非常的困难。另外还要感谢科技部给我们资金的支持。
谢谢大家。
[谢寿光]:谢谢倪鹏飞博士把他们的研究团队,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的重要成果向大家宣布。
现在有请专家点评和演讲。第一位演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博士。
[李扬]: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三本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会,刚刚倪鹏飞博士已经说了,我和财贸所和这个课题组有非常深的渊源,我原来在财贸所,这个课题作为它的基础之一是财贸所和德国的一所大学合作,这个合作是由我领导的。对这个事情非常的关心,我非常高兴看到倪鹏飞博士以及一些研究者在财贸所领导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报告里就可以看到。对过去取得的思路以及进行剖析,以它为基础,对各个城市的排名和说明,有这么一个系统,可以使各个城市的发展、给国家有关当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另外,刚才也说了每年有一个主题,今年选了集群这个主题,我首先对竞争性报告的出版表示祝贺,同时对于课题组和财贸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表示钦佩,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提出集群的概念,刚才我和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教授有一个简单的交谈,课题组想用集群概念反映经济事实是很久就有的事情,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早一点。当然,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形成的路径是不同的,中国先有城后有市,所以中国的城市不是产业集群。在欧洲是先有市后有城,先有市场,先有工业者分工,分工完之后有交换,然后有了市场体系,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城市从经济上来说也是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有了,用集群这个概念概括它,实际上还可以商量,但概括的事实是对的。
[李扬]:另外,我们把研究的视野放在这上面就可以看到,集群这个事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说主旋律,至少是主旋律之一。比如这几年炒得沸沸扬扬关于金融中心的问题,其实也是个集群。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论证,论证的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大概也体现在这里,它事实上是无数相关产业聚在一地形成分工,同时又交换,交换成本又很低,所以形成了一个中心,这是金融业的以及相关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实际上金融中心是这样一个东西。把这个概念放在这层面的话,中国已经默认了这样一种状况,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恐怕一个中心,也就是一个集群是比较难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因此,这个集群可能不是一个,有若干个。
如果我们再推广一点,各个城市搞CBD,这也是集群。我看了倪博士讲的就是这个事,把相关的产业放在一块儿来发展,也是解决分工和交易的问题,同时解决成本最低的问题。凡是在经济上又分工、又配合,同时 又使分工、配合的格局能够成本最低,就是一个集群,集群是一个产业群,又是地域的概念。
大家恐怕注意到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又通过了一个东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的快速铁路,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集群,在中央层面主动推动一个集群在发展。我讲的意思就是说,这事本身从经济内容上来说,是贯彻经济始终的东西,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今天这个报告是从一个角度,是基于城市竞争力这样的一个研究引发集群的概念,对于整个问题的研究是有推进的。
[李扬]:第三,集群图。在90年代后半叶,我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收获很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经济地理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尤其研究战略,我工作以后参加了好几个会议,就是地图。另外,从国际上研究来看,是用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物资流、信息流、人流的交往,有相当多的层面,这方面我们是要吸取的。这个报告的好处就是鉴定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便利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方式,它把区域和产业放在一块儿,我觉得也是这样一个评价,对已经相当发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最后,关于产业集群的作用,我想这是无庸置疑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在现实经济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具体的就是让它自然形成还是政府非常主动的去推动它形成?还是政府创造一些环境、条件让它在市场基础上有效形成呢?我觉得这是有了报告以后要回答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非常一个成功的研究,成功就成功在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成功就成功在用中国的数据印证了一些成功,同时成功还在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这是非常好的东西,谢谢各位。
[谢寿光]:感谢李扬所长做了重要点评和谈出重要的看法。下面有请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教授演讲,大家欢迎。
[陈永川]: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经济学家。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我想谈几点体会,首先是对社科院负责这个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中国城市经济的报告刚才陈院长已经讲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对城市的理论问题和政策研究也非常的重要,我从外部角度感觉这些指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今天主要谈什么感想呢?我是研究数学的,我以前的学生侯博士也非常荣幸参加了这个课题组的研究,负责数学与模型。我们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跟经济相关。以前我在洛杉矶工作过,这个地方对数学模型研究非常的重视。美国联邦税务局在调研一个人上税的情况,可行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花的成本比较小,但可以收得更多的税。还有就是大家知道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花旗银行每年要损失很多钱,很多信用卡坏帐,收不回来了,但是又不能不限制性的使用,所以用了一套系统,把消费情况记录下来,有一个数据库,根据你消费的模式或者付账的情况来对你的信用评估,评估的原则是随时打分的,给你一个数据建一个模型,看你的信用度。所以说数据分析还是很重要的。
[陈永川]:倪博士很有组织能力把各路人才集群在一起产生了很重要的成果。我觉得数理很重要,因为排序很简单,一个人的年龄一刀切,一下就切下来了,因为有一个因素。但综合因素就很难排了,你这个人形象美观不美观?因素就很多了,两个人之间谁更漂亮?就可以比身高,比外观,就很复杂。对于综合因素,对于排名或者判别的问题,非常的复杂,在数学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比如哪个公司谁的效益高,要有一个排序的话,数理就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希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合作,我对课题组的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成果再一次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谢寿光]:感谢陈永川教授,下面有请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司长黄朗辉先生。大家欢迎。
[黄朗辉]:今天很高兴参加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发布会。我是从事城市竞争力调查研究的实际工作者,首先很高兴看到城市发展的理论科研成果面世了。我相信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合理、有效、科学的发展,为城市的各地领导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有参考的价值,同时在成果里也学到很多的东西。
第二,我有一位同事,也是年轻有为的博士级重量人物,也参与了这个工作,我很高兴我的同事能够为这个课题组作出他的贡献。城市蓝皮书从2003年开始问世,应该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我在研究团队也学到很多东西,以倪鹏飞为首的中青年、大部分具有博士团队的理论团队功底很扎实,利用了经济、数学、统计、社会学的学科知识,研究的精神非常科学、严谨、扎扎实实。蓝皮书问世,我相信今后能够推动我们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这个课题题目叫城市竞争力,这五个字分为两个内容,一个是城市发展,一个是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刚才各位专家发表了很好的建议,城市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有很重要的因素。城市化、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发达国家,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非常高。发达国家和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70%,和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基础,竞争力充分体现了这个地区或者经济体今后发展的潜力,把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话,它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黄朗辉]:这个报告从2003年关于城市蓝皮书发表以后,在各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研究机构非常重视倪鹏飞为首的团队对研究城市的进展,在国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不同城市的领导决策者都非常关心这个报告。有城市的领导打来电话到国家统计局,说城市蓝皮书把我们城市综合实力排在200名最后几位,你们的依据是什么?说明城市领导人已经关注城市蓝皮书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后来我们跟他解释,我说这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专家提出的蓝皮书,不是国家统计部门的正式研究报告。倪博士对城市的排位和我们国家统计局排名的持续基本一致,我说你们好好研究一下为什么排在200名后面,问题在哪?关键是要找问题,不是要找面子。这个风波就很快停下来了。从反面例子可以说明倪博士的研究成果影响非常大,很多城市决策者都可能买了这本书。因为我们每年都要对全国600多个城市收集资料,有260多个是地级市,400多个是县级市,每年对260多个地级市进行综合实力排名,选取了50多个指标,这项研究成果各个城市领导都很关注。
这次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是以集群作为它的特点,刚才各位专家都做了很好的诠释,我觉得集群的发展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很重要趋势。所谓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建立合理的产业集群,他们实现市场经济各种要素有效的合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高效流动,可以在经济体上促进一个地区科学的发展,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城市竞争力的蓝皮书,抓住了产业集群,在很多层面展开进行分析。倪博士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认真贯彻了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报告里加强了对环境的重要因素,作为综合评价之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黄朗辉]:关于城市发展,我认为研究城市竞争力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国家怎样向中央十五大提出来的建立有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体系,这是城市研究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当前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研究当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考虑,比如说我们怎么样总结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保证我们城市化健康发展。我们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确实走了一些弯路,城市化稽核的标准就是非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而在世界有些国家片面理解城市化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从而造成很严重的经济问题,像巴西、墨西哥以及亚洲一些国家,而中国城市发展这几年也出现了误区,有些城市盲目吸纳农业人口进来,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户籍人口来提高水平,从而产生了误区,我希望应该很好总结国际上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引导我们城市健康发展。
第二个问题,怎样按照中央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进程要求,能够使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就是现在热门的话题。建国50年来,农村的发展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基础,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家有目共睹,怎样保证城乡发展,怎样使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通过政府统计机关、经济研究机关以及社会研究机关共同努力,一定要使城市研究问题,对中国城市发展以及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也期待着以倪鹏飞博士为首的中青年团队今后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城市发展和各级政府决策能够作出贡献。谢谢。
[谢寿光]:感谢黄司长给了很重要的评价,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研究员讲话。
[王振中]: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三本我都参加了,但是对于这本,我感觉挺惊讶的,主题出来以后感到挺振奋的,看了以后本人也学习了很多东西,在年度当中总结了六个发现,作为科研研究,一个年度研究里有一个发现就很不简单了,我觉得能有六个发现,是非常可喜可贺的。这个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绝对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按照我一贯的风格,我提出一些意见,不光是赞扬的。
第一,书名中英文不一致,你讲龙脉,中国人懂。另外集群,英文是产业集群,这个集群,文章里有三个概念——产业集群、经济集群、城市集群,我觉得中英文要统一起来。第十八章、第十九章我感觉应该颠倒一下,先谈50个城市综合,然后讲50个城市分项排名点评,这样从写作顺序来讲比较顺,也符合大家的规则。另外,一个非常遗憾的就是第23页讲了“24条战略经验”,但我觉得非常遗憾,你列了21条,有3个企业经验没有列。另外,你讲十大促进产业政策的建议,这本书里的意见我同意,但你演讲的时候,跟这是不大一样的,因为你特别谈到了开发区向高新园区转移,里面谈到了WTO的优惠措施,我再一次更正,在WTO文本里21项优惠措施一直是保持的。
[王振中]:有一个问题,这个报告有很大的缺陷,就是产业集群的后果或者现象是有两类现象,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地区化或者本地化经济,是怎样一种集群?还有一种是城市化集群,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集群模式,我觉得要酝酿一下。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概念,我看到你的集群坦率的讲都是有利于行业的成长,或者有利于某个企业的成长,这实际上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是地区化的,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是本地化经济集群的话,它的来源是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仅仅是单一行业规模,这是两者的区分之一。第二种区别更重要了,这种产业集群会对整个城市的企业带来利益,而不仅仅对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行业带来利益,这是我们今后研究产业集群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对于产业集群,原来我们的概念就是小城镇经济,我觉得中国的产业集群不是这样的,要比它的根基深得多,意义大得多。如果中国想城市竞争力的话,中国产业集群应该注意两种划分,要在所有产业集群里所有的企业都要受益,而不是某个行业受益。
[谢寿光]:谢谢王所长的意见。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何德旭副所长发言。
[何德旭]:这三本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作为倪鹏飞的同事,我们财贸所非常感谢倪鹏飞这支年轻的团队,成功推出了三本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报告书,为财贸所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为财贸所扩大了知名度,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应该感谢他们的辛勤努力。
另外,这三本书出来之后,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三本书的新闻价值,这三本书的理论价值或者实际意义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来说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学者来说,我们是非常看重每一本书的理论价值。实际上在每一本书里,除了对城市竞争力以外,对每选一个主题也做了贡献,也提出了非常好的一些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它的实际意义和实际价值,每一本书的主题也好,或者对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也好,对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德旭]:三,我想介绍一下,这三本书从他们的研究来说,应该是非常公正、客观、独立的。因为到现在为止,他们没有接收任何方面的资助,这本书只接受了科技部的资助,我想不会影响这本书的结论。研究提倡了非常良好的实事求是的学风,或者研究风格。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完全是用事实来说话,完全用数据来说话,一切是客观的,不带有任何偏见,也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和商业行为,这也是向大家介绍的一点。
最后有两个小的建议,一个建议就是说,这本书的主题: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这个主题我倒没有什么意见,这本书的主题跟前两本书的主题不一样,第一本书的主题: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第二本书的主题也是关于城市的,我建议第三本书可以改为“让中国城市繁荣”更好一点,主要是介绍城市的集群,11章到14章都是介绍产业集群,如果落实到城市上,可能跟我们的城市竞争的报告更温和一些。当然这个建议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刚才有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果对策建议能够更好发挥作用的话,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对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对有价值的渠道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上去,对我们国家制定一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应该说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扩大社会的影响,也更好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
[谢寿光]:最后请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先生讲话。
[牛凤瑞]:首先对倪鹏飞为首的课题组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或者衷心的祝贺。为什么要感谢呢?因为我是搞城市的,倪博士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为城市的产业研究开辟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倪博士所作的城市竞争力的成果取得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应该对他们表示祝贺,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今天上午听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以后,我有一点推论,推论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这样说,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或者一个必然趋势。我们研究城市,城市集群是城市化的一个高级阶段,产业集群跟城市集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是否是一种互动的、共生共融的关系?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推论,这是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
[牛凤瑞]: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最后提两点建议,我是研究城市的,问我中国有多少个城市?我不敢说。中国统计的建制市是660个建制市的行政辖区统计,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这样的话,倪博士书里也是这样用的,大概中国建制市(行政辖区)的竞争力报告。中长期的科技规划我提了第一条就是中国城市逐步统一,我们用的都是行政辖区的统一,比如重庆市,都是行政辖区,对城市本身的研究实际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在城市竞争力排名,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每次排名200多个,这200多个是地级市,这两百多个城市差距是比较大,为了增加它的合理性和说服力的话,可以适当划分一个层次,可能在同一个层次排名更有说服力。城市竞争力,可以按照行政级别,地级市以上,还有直辖市,按照辖区的人口,按照辖区的GDP,这样做起来更符合一些。这是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谢寿光]:感谢牛主任的讲话,我们今天上午的会议议程已经全部完成,新闻界的朋友可以在会后采访课题组的成员。有关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里有很丰厚的内容,长期以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出版各类皮书著称,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资源可以和媒体共享,除了这次会议以后,到月底由牛凤瑞组织的房地产蓝皮书也将发布,杨所长主编的金融蓝皮书也在下个月发布,我们可以保持密切的联系,再一次感谢各位专家、新闻界朋友光临我们今天上午的发布会和研讨会,谢谢大家。
转自搜狐
精彩评论: [我来说两句]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5年03月17日23时19分 IP地址:61.49.229.★
建国以来上海上缴中央财政的资金排在广东后居全国第二位,但中央财政给上海的拨款却居全国第一位,精明的上海人只怕别人会说上海用了全国的资金。于是不顾北京上缴中央财政资金居全国第五位,而中央财政对北京拨款在各省市中只排在第26位的事实,无端指责北京用了全国的资金。企图转移视线,于是不明真相者便人云亦云,猜忌北京。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本来各省市出资修建自己辖区内的工程,实际上是对沿途各省市都有利的事(其中受益最大的是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区,北京受益连1%都不到),但上海人却昧着良心讲南水北调只是为了北京,而网上受骗者就趋之若骛,纷纷咒骂北京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5年03月17日23时16分 IP地址:61.49.229.★
北京一年纳的税比有些地方一个省都多!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自己都养不起自己要靠国家救济,还好意思说养北京搞笑啊哈哈哈哈哈哈~~~~
看看北京CBD、中关村、金融街........那些忙碌的身影,他们才是中国发展的原动力!!!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5年03月17日17时52分 IP地址:61.51.102.★
如果让北京成为垃圾城市能换取中国人(包括你们这些漫骂北京的人)在全世界的扬眉吐气,能换取国家地位的提升,能够使海峡两岸统一、或者能使日本低头认罪,哪怕能换取其中一种效果,那么北京市人民愿意受苦!!!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5年03月17日17时51分 IP地址:221.25.188.★
从这个城市竞争的排名来看,我国的上海,北京尚有很大差距.它的评比标准是非常科学和合理的。希望在今后世界城市评比中能看到我国有更多城市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