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鹏
3月下旬的北京,恰如当前的中美关系,乍暖还寒。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这样一个季节访问北京,虽是既定的外交安排,却又别具意义。
赖斯的中国观已大致有迹可循,包括: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坦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定位,重提鲍威尔前国务卿关于“中美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的说法,欢迎一个“自信、和平和繁荣的中国崛起”,希望中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伙伴”等等。尽管其间掺杂有对中国人权、宗教问题的负面评论,以及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批评,但总体而言,其调门之积极、姿态之乐观,打消了人们对她可能背离鲍威尔温和对华路线的顾虑。
这种相对理性、客观、积极的对华姿态是对当前美国国内突然兴起的一股对华政策逆流的有效平衡。近两个月,围绕欧盟对华武器解禁、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中国军力发展和中国影响力向全球扩散等问题,美国保守势力开始重炒所谓“中国威胁论”;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中情局局长戈斯等人在国会听证会上都用了较为严厉的词句评价中国崛起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威胁;美、日“2+2”会议将台海议题公然纳入其中,使中美关系良好气氛深受影响;而布什第二任伊始,明显将外交议程聚焦中东、中亚、欧盟、俄罗斯,似乎在“有意冷落”中国。凡此引发人们对中美关系何去何从的忧虑。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赖斯受命访华显然格外引人注目。其访华前后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表明,美国不仅将继续推动美中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其亚太战略的中心议题,并愿意看到中国“和平和繁荣的崛起”。这些无疑对推进中美关系继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更值得关注的是,赖斯是在布什第二任内阁班子大调整的背景下发表上述言论的。沃尔福威茨、博尔顿、费思等“新保派”人物被挪动或即将挪动位置,无形中使赖斯在美国家安全决策中的地位上升。因此可以说,其亚洲观、中国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布什第二任亚洲政策及对华政策的未来走向。与中国领导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在《反分裂国家法》后的台海局势、朝核问题及欧盟对华武器解禁问题等双方存在分歧的领域“坦诚交换意见”,无疑将起到增信释疑的积极效果。
赖斯访华还正式开启了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进程。经过近30年的正常化交流,尤其是经过“9·11”以来在反恐、朝核等问题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新的层次和阶段,其中心内容是如何有效处理一个崛起的大国同现有超级大国之间长期和平共处的结构性难题。为此,中美需要高层战略对话。赖斯的访问只是揭开了她就任以来与中国战略对话的序幕,而中美关系要长期平稳发展,还需要两国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对话与沟通。